图书介绍

北京考古集成 12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北京考古集成 12
  • 苏天钧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出版社
  • ISBN:720004086X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505页
  • 文件大小:199MB
  • 文件页数:53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北京考古集成 1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图说北京史1

序3

序5

前言7

第一编 北京历史的开端—9

第一章 远古的北京9

第一节 北京人及其他旧石10

第二节 新洞人与旧石器时20

第三节 山顶洞人及王府井21

第二章 原始聚落的产生与31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早期文31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晚期文33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中期文33

第二编 北京建城之始——34

第一章 文明的曙光34

第一节 传说中的北京34

第二节 夏商时期文化34

第二章 西周燕国都城及燕37

第一节 燕国的都城38

第二节 西周初期燕国的经39

第三节 西周时期燕国的阶52

第四节 “蓟”和其他部族56

第五节 占卜文化56

第三章 山戎族经济与文化58

第二节 山戎经济与文化59

第一节 山戎与燕的关系59

第四章 燕都萄城60

第一节 蓟城61

第二节 古城邑63

第三节 燕昭王励精图治66

第四节 冶铁与铸铜66

第五节 仿铜陶礼器——礼66

第六节 刀币与贸易67

第三编 北方军事重镇——68

第一章 秦王朝北方的燕蓟68

第一节 统一中国、废分封68

第三节 秦末农民起义及燕69

第二节 经营蓟地69

第二章 西汉时期的燕蓟地70

第一节 建制70

第二节 经济的发展73

第三节 广阳王的地下宫殿82

第三章 东汉时期的幽州蓟89

第一节 建制、行政区划89

第二节 幽蓟地区经济恢复89

第三节 临河、三台山汉墓96

第四章 民族大融合的魏晋97

第一节 曹魏经营燕蓟98

第二节 王浚苛政治幽州101

第四节 北朝时期的燕蓟105

第三节 十六国时期的燕蓟105

第五章 隋朝蓟城108

第一节 隋朝在蓟城的经营108

第二节 隋末幽州人民的反110

第三节 石经与舍利函110

第六章 唐朝统治下的幽州110

第一节 幽州城110

第二节 军事防御的前哨阵114

第三节 幽州经济124

第四节 幽州文化124

第七章 五代时期的北京126

第一节 契丹族的兴起127

第一章 契丹族源流、立国127

第四编 辽朝陪都——南京127

第二节 耶律阿保机称帝128

第二章 行政区划、政权机128

第一节 升幽州为南京128

第二节 行政区划及机构设129

第三节 城市布局130

第三章 宋与辽争夺燕京130

第四章 汉族世家显贵131

第一节 韩氏家族132

第二节 刘氏家族132

第三节 马氏家族132

第四节 赵氏家族132

第二节 对外经济交流133

第五章 经济恢复与发展133

第一节 门头沟辽代窑址133

第六章 文化及社会习俗136

第一节 文化136

第二节 社会习俗138

第七章 佛教的兴盛139

第一节 寺庙139

第二节 石板刻经与契丹藏141

第五编 北半部中国的政治146

第一章 辽、宋、金争夺南146

第一节 女真族的兴起146

第二节 宋金“海上之盟”146

第一节 迁都燕京147

第二章 金中都的建立147

第三节 短命的燕山府147

第二节 行政区划及机构设148

第三节 金中都的城市建设148

第三章 经济的繁盛153

第一节 农业153

第二节 漕运154

第三节 手工业157

第四节 商业与货币157

第四章 文化及风景胜迹158

第一节 教育及科举158

第二节 文学艺术159

第三节 风景胜迹160

第一节 金陵161

第五章 金陵及其他金代墓161

第二节 其他金代墓葬163

第六编 大一统的政治中心166

第一章 元大都166

第一节 成吉思汗攻克金中166

第二节 蒙古国时期的燕京167

第二章 大都城的设计与建168

第一节 城址的选定168

第二节 大都城的建设169

第三章 大都的政治180

第二节 防卫设置181

第三节 元代重臣181

第一节 行政建制181

第四章 大都的经济183

第一节 农业生产183

第二节 手工业生产184

第三节 商业贸易与交通运192

第五章 科技与文化194

第一节 科学技术194

第二节 文化教育198

第三节 文化艺术200

第六章 大都的宗教208

第一节 佛教与寺院208

第二节 道教211

第三节 伊斯兰教与基督教212

第二节 外国人旅居大都213

第七章 中外使者与文化交213

第一节 中国人出访外国213

第八章 人民反抗斗争与元217

第七编 封建社会都城的辉219

第一章 永乐迁都定京师一219

第一节 明王朝初立、群雄219

第二节 靖难之役与燕王登219

第二章 辉煌灿烂紫禁城—221

第一节 宫城(紫禁城)221

第二节 皇城221

第三节 格局规整的内外城221

第三章 皇权高度集中的明225

第一节 中央衙署的设置及231

第二节 政局动荡之中的君233

第三节 宦官奸臣及外戚祸234

第四章 北京的文化教育234

第一节 国学、科举236

第二节 皇史?及永乐大典236

第三节 文学艺术241

第四节 科学技术241

第五章 宗教文化241

第六章 商业和手工业241

第一节 冶铸业244

第二节 景泰蓝249

第三节 北京雕漆249

第四节 宣德一品252

第五节 玉雕256

第六节 金银工艺257

第七节 官府制瓷257

第八节 贸易与对外交流263

第七章 北京的长城263

第八章 明王朝的崩溃266

第九章 雄伟的十三陵268

第一节 长陵270

第二节 定陵270

第八编 末世王朝的都城—271

第一章 满族的兴起及定鼎271

第二章 多民族国家的政治272

第一节 统一政权与规复疆273

第二节 清廷的祭祀活动279

第三节 清廷统治机构及北280

第四节 宗室封爵制度282

第三章 城市建设282

第一节 京城的改造与扩建284

第二节 京城园林289

第四章 北京经济292

第一节 土地与农业292

第二节 手工业292

第三节 商业与金融295

第五章 文化艺术298

第一节 思想著述299

第二节 文学与艺术303

第六章 宗教、民俗与文化308

第一节 宗教文化310

第二节 社会生活311

第三节 中西文化交流313

第七章 鸦片战争前后的北315

第一节 禁烟运动317

第二节 两次鸦片战争阴云319

第三节 辛酉政变321

第四节 西方势力进一步渗324

第八章 洋务运动与百日维325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的萌326

第二节 京城内的西方宗教328

第三节 康有为上书活动及329

第四节 举步艰难的百日维330

第五节 戊戌政变331

第九章 义和团运动及八国332

第一节 北京早期的义和团332

第二节 义和团运动在北京333

第三节 义和团助清军围攻333

第四节 侵略者的挑衅行为334

第五节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334

第六节 《辛丑条约》的签336

第十章 资产阶级革命及清337

第一节 慈禧新政337

第二节 武昌起义和袁世凯339

第三节 清王朝的结束3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