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煤矿革命史 1921-1949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薛世孝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04474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94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404页
- 主题词:煤矿-工业史-中国-1921~1949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煤矿革命史 1921-1949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时期(1921年7月至1923年6月)1
第一节 中国的近代煤矿与煤矿工人1
一、中国近代煤矿的产生与发展2
二、中国煤矿工人的成长和特点7
三、中国煤矿工人的早期斗争12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3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煤矿工人运动的结合23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煤矿工人运动的领导44
第三节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68
一、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发动68
二、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爆发71
三、安源路矿工人在罢工中的斗争74
四、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胜利76
五、为巩固和发展罢工胜利成果的斗争80
第四节 开滦五矿同盟大罢工96
一、开滦五矿同盟罢工的爆发96
二、开滦五矿同盟罢工的坚持与斗争101
三、开滦五矿同盟罢工的妥协及失败107
四、开滦五矿同盟罢工的经验教训及意义108
第五节 京汉铁路罢工和煤矿工人斗争的坚持110
一、京汉铁路大罢工110
二、焦作道清铁路工人罢工114
三、硕果仅存的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117
第二章 大革命时期(1923年6月至1927年7月)121
第一节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后煤矿工人运动的发展122
一、国共合作后两党对工人运动的方针和政策122
二、全国煤矿党组织的恢复与工人运动的复兴128
三、党和全国劳动大会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提出137
第二节 五卅运动中的煤矿工人141
一、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的爆发142
二、五卅运动在煤矿区的开展143
第三节 焦作煤矿工人反帝大罢工164
一、英国福公司焦作煤矿罢工的爆发165
二、焦作煤矿工会和厨司工会的建立167
三、焦作煤矿罢工的坚持和斗争170
四、焦作煤矿大罢工的胜利175
第四节 北伐战争中的煤矿党组织和工人运动181
一、国共两党对北伐战争的准备181
二、在党的领导下煤矿工人对北伐战争的支援185
三、北伐战争推动了煤矿党组织和工运的发展192
四、大冶和安源煤矿工人的失利及大革命的失败209
第三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213
第一节 大革命失败后的政局和煤炭工业状况213
一、国民党政权的建立213
二、在国民党政权下的煤炭工业和工人状况215
三、煤矿的革命形势转入低潮225
第二节 煤矿工人为反抗国民党镇压的斗争227
一、中国共产党的八七会议和职工运动决议案227
二、各地煤矿工人的武装起义230
三、本溪、安源煤矿工人的反抗斗争248
四、“左”倾盲动错误对煤矿工人运动的影响254
第三节 党为复兴革命运动的艰苦斗争259
一、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260
二、全总第二次扩大会议及《矿工运动决议案》263
三、各地煤矿党组织和工人运动的恢复和发展267
四、第五次全国劳动大会的召开297
五、“左”倾冒险错误对煤矿工人运动的再次危害300
六、安源、杨山煤矿工人对革命根据地的支援304
第四节 九一八事变后煤矿工人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308
一、日本侵占东北三省、热河,向关内扩张308
二、日军制造的抚顺平顶山惨案310
三、全国煤矿的抗日救亡运动313
四、各地煤矿工人的罢工斗争320
五、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对煤矿工人运动的危害339
第五节 开滦煤矿工人的反英抗日斗争342
一、日本侵入冀东后开滦煤矿的政治形势343
二、共产党组织与赤色工会的重建344
三、马家沟矿罢工旗开得胜345
四、唐山矿工人罢工斗争遭受挫折353
五、唐家庄矿工人斗争的失败359
六、1934年同盟罢工的意义和教训362
第六节 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斗争364
一、华北事变后的国内政治和经济形势364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制定366
三、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策略思想369
四、一二·九运动在煤矿区374
五、各地煤矿迎接抗日高潮的到来385
六、党为抗日战争的到来所作的准备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