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法基础文献会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张世明,刘亚丛,王济东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3643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654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682页
- 主题词:经济法-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经济法基础文献会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3
推参阐述在经济法中的应用:兼论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研究策略&张世明3
一、经济的理想类型3
二、中国学术界经济法定义的方法论偏颇12
三、推参阐述方法与经济法问题的研究18
四、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经济法研究策略25
基础理论与方法33
推参阐述和法律的推参阐述性定义&[德国]费肯杰(Wolfgang Fikentscher)33
一、推参阐述难题33
(一)一个例证33
(二)推参阐述的目的37
(三)与“批判理性主义”的比较以及与近代哲学经验主义的关系38
二、推参阐述的设问41
(一)推参阐述的关联性41
(二)法律体系的“开放性”问题43
(三)近边缘、个性及人权46
(四)国际经济新秩序48
(五)小结50
三、思想方法的规划51
(一)一个提议51
(二)二分法:分裂型一组织有序型52
(三)无政府事例55
(四)特定社会中分裂的和组织有序的混合层62
四、推参阐述学说,一个元理论63
(一)如何考虑他者的思想:“引号”的方法63
(二)系统的双重功能65
(三)作为元理论的诚实信用67
(四)进一步探究称作元理论的推参阐述学说的可能性主题68
(五)小结72
五、推参阐述意义中法律概念的考察74
(一)法律的推参阐述任务:法律的定义74
(二)法律的定义75
(三)建构法律定义的尝试77
(四)比较学说80
(五)对四项标准的批判82
(六)法律概念的推参阐述定义的要求89
(七)作为一种(推参阐述意义上)应然的法律92
(八)小结95
六、正义的概念——推参阐述定义中的某些考察95
(一)出发点:相异思维方式中不同的正义概念95
(二)趋向于对立的历史尝试:胡果·格老秀斯的诚信概念96
(三)卡尔·拉伦茨“互相尊重的基本准则”101
(四)追求价值(元理论意义上的诚信概念)的互相尊重权,社会之个人的价值行为能力103
(五)国际公法中的某些结果以及相关法律规则105
(六)小结108
法律概念系统学简论——法律概念形成研究&[瑞典]埃克·弗里德伯格(Ake Frandberg)109
一、引论109
二、法律陈述的功能和司法操作的功能111
三、法律陈述功能概念的进一步区分112
四、具有司法操作功能概念的进一步区分119
五、JL-Concept145
六、法律思维的一般框架146
法律事实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操作、经验工作、法律事实研究与法社会学&[德国]卡尔·瓦赫(Karl J.T.Wach)150
一、引论150
(一)需要方法学说的法律事实研究?150
(二)法学家必须懂得法律事实研究的方法?151
二、方法论的基本问题152
(一)RTF与法社会学的关系152
(二)现代RTF占统治地位的方法学说导引156
(三)不确定因素及其控制问题详论159
三、结语166
(一)研究者人格与经验研究166
(二)研究竞合与方法评论167
经济法历史与本体173
尤斯图斯·威廉·黑德曼与“经济法”学科的发展&[德国]海因茨·莫恩豪普特(Heinz Mohnhaupt)173
一、引言:一项科学学科的基本要素173
二、耶拿作为经济法的中心177
三、“经济法”定义上的困难183
四、关于19世纪潘德克顿法学和国民经济学的关系190
(一)国民经济学角度的观点195
(二)法学角度的观点199
五、战后的觉醒:耶拿研究所205
六、经济法的材料及其系统化和学科化尝试209
七、黑德曼和国家社会主义时期的经济法218
八、题外话:1936年起的柏林经济法研究所222
九、结语223
经济法本源论——“社会基本矛盾论”是解释和解决经济法系列问题的理论基础&刘文华225
一、现代社会的两大系列矛盾226
(一)两大系列矛盾的构成226
(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两个极端228
(三)经济法应运而生229
二、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论探索经济法的形成230
(一)经济法形成和产生的根本原因230
(二)经济法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236
三、社会基本矛盾论是揭示经济法法律本质的科学武器237
(一)经济法的主要责任是平衡与协调两大系列矛盾237
(二)经济法是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对立统一的法239
(三)经济法的法律本质是“以公为主,公私兼顾”239
四、经济法调整的范围242
关于禁止垄断法在经济法中位置的探讨&[日本]饭田泰雄244
一、问题的提出244
二、摆正禁垄法在经济法诸理论中的位置247
(一)经济干涉法说248
(二)禁垄法=经济法说250
三、禁垄法与经济法体系的再探讨254
(一)禁垄政策在经济政策中的位置254
(二)关于经济法的对象领域259
(三)关于经济的从属关系263
(四)禁垄法的本质把握与经济法266
四、经济法中的理论法学和实用法学——结语270
经济法与相关领域275
一个没有法律的法律理论:波斯纳与哈耶克关于法律经济分析的争论&[德国]恩斯特-约阿希姆·麦斯特梅克尔(Emst-Joachim Mestmaicker)275
一、问题275
二、波斯纳“从外部”的法律经济学理论277
三、新经济和旧的欧洲启蒙运动281
四、法和经济学透视285
(一)效用与幸福285
(二)法的有形之手287
五、效率:法律规则的目的或竞争的产物(波斯纳与哈耶克)290
(一)两个著名的想法292
(二)法律渊源294
(三)恰当行为的规则296
(四)谁的普通法?299
(五)抽象的社会302
(六)法治304
六、法律科学或规范性经验的关联306
七、理性选择的限制308
八、关于波斯纳的法律理论的前沿311
(一)日常实用主义311
(二)实证主义314
(三)法律史的终结?317
经济法的地位问题与传统法律部门划分理论批判&史际春324
一、传统法律部门划分理论之悖谬324
二、经济法地位之争与法律部门的划分理论329
三、社会活动领域和法律调整宗旨:确定法律部门和经济法独立性的标准336
现代日本的经济政策与法&[日本]宫坂富之助345
一、绪论345
二、关于战后改革、经济重建期的经济政策与法律制度348
三、安保体制下垄断资本主义的正式发展和法律制度354
四、1965年后到20世纪70年代的政策和法律制度的演进——增长政策各种矛盾的暴露和国民运动的开展366
宪法与经济法——经济法的宪法学基础构造&[日本]土田和博375
一、前言375
二、财产权论377
(一)起点377
(二)“社会权的经济基本权”378
(三)“作为人权的财产权”与“不属人权的财产权”380
(四)职业权论与股份公司制度381
(五)自律人格的财产权论383
(六)财产的人格理论384
(七)小结385
三、规制二分论与规制缓和论387
(一)规制二分论387
(二)与规制缓和论的关系389
(三)对于规制二分论的批判391
(四)对于规制改革、规制缓和的理想状态的启示392
四、规制改革的若干方法394
(一)经济法学中一贯的讨论394
(二)规制改革的公理395
(三)小结398
经济竞争法403
再论公平竞争阻碍性&[日本]舟田正之403
一、垄断禁止法的目的403
二、公平竞争阻碍性的理论构成405
(一)不公平交易方法的本义405
(二)有关公平竞争阻碍性的两种观点——三条件说和滥用说405
(三)力的滥用407
(四)作为实质概念的交易自由409
三、对竞争者的滥用行为410
(一)“竞争的扼杀”和相对市场力的滥用410
(二)公平竞争阻碍的“危险”和民法上的权利侵害、违法性414
(三)保护法益=“交易自由”415
四、对交易对方的滥用——优势地位的滥用418
(一)与竞争者关系的有利、不利418
(二)“亏损”421
竞争法的有效实施&[韩国]权五乘(Kwon, Ohseung)424
一、序言424
二、竞争法有效实施的命题425
(一)竞争机关的组织和程序425
(二)竞争机关的专业知识426
(三)竞争机关的独立427
(四)竞争机关的信誉427
三、韩国的经验429
(一)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的组织和活动429
(二)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的专门知识429
(三)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的独立性430
(四)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的可信性430
四、对中国的启迪430
美国、欧洲、日本有关不当廉卖的法律规制/[日本]松下满雄432
一、不当廉卖规制强化的要求432
二、不当廉卖在美国434
(一)不当廉卖在美国概要434
(二)联邦反托拉斯法434
(三)依据各州法律的不当廉卖规制436
(四)竞争的保护还是竞争者的保护?436
(五)成本的定义437
(六)举证责任的转换438
(七)对于违犯的罚则439
(八)在美国的价格歧视规制法439
三、EU/EC以及欧洲各国不当廉卖规制440
(一)EU/EC440
(二)德国441
(三)瑞士444
(四)法国445
四、日本关于不当廉卖的规制(以“成本”的意义为中心)445
(一)关于不当廉卖法执行概要445
(二)不当廉卖规制的法律目的447
(三)公正交易委员会的《指定案》和《思考》448
(四)判例以及学说448
(五)关税定率法所规定不当廉卖中“成本”的含义449
(六)作为欧美不当廉卖规制基准的成本451
(七)结论452
卡特尔行为犯罪化:关于含混不清的商业控制行为的案例研究/[澳大利亚]卡伦·比顿·韦尔斯(Caron Beaton-Wells)菲奥娜·海恩斯(Fiona Haines)454
一、卡特尔犯罪化的模糊性456
(一)经济456
(二)道德460
(三)法律463
二、案例研究的结构和资料来源464
三、卡特尔规制的历史465
四、卡特尔行为犯罪化运动474
五、澳大利亚竞争和消费者保护运动的反应479
六、立法设计的过程482
七、工党的承诺489
八、更广泛的透视和反思492
双边和区域一体化的做法:土耳其的经验/[土耳其]勒赞·卡伊汗(Lerzan Kayihan)496
一、引言496
二、土耳其一欧盟关税同盟协定498
(一)处理反竞争行为的条款(实质性规则)499
(二)协调和合作条款501
(三)实施细则504
(四)土耳其关于执行第1/95(关税同盟)号决议中竞争规则的经验505
三、土耳其的自由贸易协定506
(一)在自由贸易协定中竞争条款的一般特征507
(二)土耳其关于自由贸易协定中竞争规则执行方面的经验511
四、机构之间的协议513
(一)与韩国公平竞争委员会的关系514
(二)与罗马尼亚竞争委员会的关系515
五、结论515
金融法523
信用评估机构的规制与责任&[德国]乌韦·布劳洛克(Uwe Blaurock)523
一、引言523
二、基本原理525
(一)研究主题要点525
(二)评估市场528
(三)外部评估的应用与意义530
(四)信任危机535
三、规制536
(一)现行评估法律框架536
(二)未来规制的发展559
(三)评论563
四、结论576
经济诉讼法579
经济法责任理论之拓补&张守文579
一、“责任的客观性”问题581
二、对传统责任理论的超越584
三、归责基础:成本补偿角度的解说589
四、责任理论与主体结构的关联性分析592
五、对具体责任形态的典型性分析595
(一)赔偿性责任问题596
(二)惩罚性责任问题598
(三)具体责任的内在关联:再论国家赔偿599
六、基本结论602
从位合主义到律师暴政?论自由化和法治化&[荷兰]弗兰斯·范瓦尔登(Frans van Waarden)尤里·希尔德布兰(Youri Hildebrand)604
一、绪论604
二、荷兰:传统上“同意或非正式的实用主义”608
(一)法律官员609
(二)诉讼611
三、替代性阶级合作争议解决机制614
(一)在司法中的过滤器616
(二)文化618
四、自1970年以来的变化:走向对抗法律主义?622
(一)司法官员和律师622
(二)诉讼622
(三)侵权625
(四)集体诉讼626
(五)替代性纠纷解决的机构627
(六)爬行式司法审查628
(七)变化的诉讼风格和法律文化629
五、路径依赖:既存机构的影响和文化价值观上的变化630
六、变化的原因633
(一)人口和经济增长?633
(二)供应推动:律师造成乎?634
(三)需求拉动638
(四)社会自由化:权利革命638
(五)经济自由化639
(六)背景:全球化与欧化641
(七)定量分析642
七、结论645
后记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