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于共生理论的集群竞争力评价及其提升路径研究 安徽实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张志明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00765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90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213页
- 主题词:产业经济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于共生理论的集群竞争力评价及其提升路径研究 安徽实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关于地方产业集群研究的几点建议(代序)1
前言1
第1章 导论1
1.1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1
1.1.1选题背景1
1.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3
1.2文献综述4
1.2.1产业集群理论研究4
1.2.2共生理论研究12
1.2.3集群竞争力评价研究16
1.3研究的主要内容26
1.4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28
1.4.1研究方法28
1.4.2研究技术路线29
1.5本书的创新点30
第2章 集群竞争力的共生视角分析31
2.1共生的一般理论与集群竞争力界定31
2.1.1共生的来源及内涵31
2.1.2共生系统结构及共生类型34
2.1.3共生体的作用力分析37
2.1.4集群竞争力的界定40
2.2共生创新是集群竞争力的源动力41
2.2.1共生技术创新与集群竞争力41
2.2.2共生组织创新与集群竞争力43
2.2.3共生管理创新与集群竞争力44
2.2.4共生文化创新与集群竞争力46
2.3共生效率是集群竞争力的产出动力47
2.3.1共生分工效率与集群竞争力47
2.3.2共生组织效率与集群竞争力49
2.3.3共生产出效率与集群竞争力50
2.4共生增容集群竞争力的循环动力51
2.4.1数量规模与集群竞争力51
2.4.2共生密度升级与集群竞争力52
2.4.3共生维度升级与集群竞争力54
2.5本章小结56
第3章 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模型研究58
3.1集群的识别方法比较59
3.1.1集中率59
3.1.2赫芬达尔指数60
3.1.3空间基尼系数60
3.1.4 EG指数61
3.2集群的识别62
3.2.1单指标区位商及其评价模型63
3.2.2多指标区位商及其评价模型64
3.2.3单指标与多指标区位商比较65
3.3基于共生理论的集群竞争力评价67
3.3.1 CIP指数及其不足67
3.3.2集群及其特点68
3.3.3集群竞争力评价的基本指标68
3.3.4集群竞争力评价模型69
3.4集群竞争力集成分析框架71
3.4.1基于多指标区位商的集群识别71
3.4.2基于集群的竞争力评价模型72
3.4.3集群竞争力的二维集成评估框架73
3.5本章小结74
第4章 集群竞争力提升的共生创新路径研究76
4.1集群企业共生创新机理76
4.1.1分工与合作是动力77
4.1.2多重共生介质是保证77
4.1.3支配共生介质是主导78
4.2集群企业共生创新路径79
4.2.1拓展集群企业共生体分工的深度79
4.2.2发现与培育企业间合作的多重共生介质80
4.2.3确定企业共生体的支配共生介质81
4.3集群企业共生创新的维度路径82
4.3.1共生组织创新83
4.3.2共生管理创新84
4.3.3共生文化创新86
4.4本章小结87
第5章 集群竞争力提升的共生效率路径研究89
5.1集群企业共生效率89
5.2集群共生分工效率的提高90
5.2.1实现集群资源的广普配置91
5.2.2推动集群技术广普化92
5.2.3扩大集群共生比较优势94
5.3集群共生组织效率的提高95
5.3.1提高集群共生流程运行效率95
5.3.2提升集群组织决策效率97
5.3.3外部环境对集群共生组织效率的影响99
5.4集群共生产出效率的提高100
5.4.1集群投入规模化101
5.4.2集群投入广普化102
5.4.3集群共生系统损耗最小化103
5.5本章小结105
第6章 集群竞争力提升的共生增容路径研究107
6.1集群企业共生增容107
6.1.1共生维度增容107
6.1.2共生密度增容109
6.1.3共生增容稳定110
6.2集群的共生维度增容111
6.2.1集群企业共生增容112
6.2.2集群其他共生单元的共生增容113
6.3集群的共生密度增容117
6.3.1集群共生密度增容的作用117
6.3.2集群共生密度增容的途径119
6.3.3集群共生密度增容的均衡120
6.4集群一体化共生增容的稳定121
6.4.1产业集聚的类型及其关系121
6.4.2集群一体化共生增容的实现124
6.4.3集群一体化共生增容的均衡125
6.5本章小结127
第7章 安徽工业企业集群的竞争力提升路径128
7.1安徽工业企业集群竞争力评价128
7.1.1多指标区位商测算的数据采集128
7.1.2工业集群的识别131
7.1.3工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数据采集136
7.1.4集群竞争力评价140
7.1.5集群竞争力集成分析144
7.2安徽工业企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147
7.2.1安徽工业经济发展现状解析147
7.2.2安徽工业企业集群总体发展对策149
7.2.3安徽工业企业集群分类型发展对策151
7.3安徽农村内生工业化企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157
7.3.1安徽工业经济的发展现状157
7.3.2安徽农村工业化企业集群的内生发展160
7.4安徽工业经济的集群式发展163
7.5本章小结167
第8章 结论与展望168
参考文献171
后记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