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菜根谭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菜根谭 第2版
  • (明)洪应明著;陈国庆主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ISBN:721201927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66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284页
  • 主题词:菜根谭 人生哲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菜根谭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无私天地宽 惠泽后世久1

2 功不可独居 过不可推诿2

3 君子坦荡荡 淳朴且真诚2

4 勤勉是美德 淡泊是高风3

5 方圆以处世 宽严以待人3

6 富贵如浮云 权位身外物4

7 为恶畏人知 为善急人晓5

8 事宜留余地 功不必求盈5

10 路留人一步 味让人三分6

9 不必畏小人 但防伪君子6

11 愉悦以求福 除怨以避祸7

12 君子守操履 不可露锋芒8

13 心事使人知 才华应隐藏8

14 交友重侠气 做人存素心9

15 宁默而毋躁 宁拙而无巧10

16 善待人间事 天下可太平10

17 让一步为高宽 一分是福11

18 念过不念功 忘怨不忘恩12

19 冷清者凉薄 热心者泽长12

21 宽宏可容人 清高则孤独13

20 居功者戒矜 犯罪者须悔13

22 天地有和气 人心有愉悦14

23 有备而无患 安闲宜慎独15

24 行善如卿相 贪权同乞人15

25 责人勿太严 诲人勿过高16

26 要憎恶小人 应礼待君子16

27 施者无所求 所求反无功17

28 千金难结欢 一饭竟致感18

29 凡事留余地 适可则无悔18

31 闲时要吃紧 忙处有悠闲20

30 刚正遭嫉恨 无恶致人毁20

32 居无不居有 处缺不处完21

33 无过便是功 无怨便是德22

34 快意早回首 失意莫放手22

35 立身应高远 处世留余地23

36 难时退一步 顺时让三分23

37 智巧藏于拙 退缩以求进24

38 不攻人之短 不恶人之愚25

39 阴者不可交 傲者勿多言25

40 防人不害人 精明又宽厚26

41 善人不急亲 恶人不急去27

42 有美必有丑 有洁必有污27

44 恶显者祸浅 善显者功小28

43 富贵多炎凉 骨肉更妒忌28

45 警醒与解救 无量之功德29

46 饥寒而不弃 温饱而不趋30

47 静观世间事 切勿动刚肠30

48 出言宜严谨 举动要慎重31

49 谨于细微处 恩施不报人31

50 春风煦万物 朔雪凝生灵32

51 厚待老朋友 礼遇衰朽人33

52 君子重勤俭 小人营私利33

54 常留慈悲心 人间有温情34

53 宽恕人之过 忍受己之辱34

55 诚和化凶顽 美德感人心35

56 怪异招灾难 寻常招和平37

57 休与小人仇 勿向君子媚37

58 磨砺宜持久 张弓不轻发38

59 毋为小人媚 毋为君子容38

60 好利者害显 好名者害隐39

61 知恩不报怨 疑恶不疑善39

62 恶言久自明 阿谀侵肌肤40

63 谦逊立大业 固执无所成41

64 处世宜雅俗 做事宜厌喜41

66 坦然对忧喜 平静待安危42

65 俭奢应适可 让人不卑亢42

67 宽舒得福禄 浅薄无所获43

68 乱处立脚定 路危早回头44

69 节义济和衷 功名承谦德44

70 畏上无放纵 畏下无蛮横45

71 勿逞己之长 勿挟己之有45

72 喜厌与取舍 忌形气用事46

73 荣华不足贵 何必费心机47

74 天性未常枯 机神易触发48

75 立足人世间 无功不受禄49

76 满腔皆和 气随地有春风49

77 常闻逆耳言 常有忧心事50

78 洁常自污出 明每从晦生51

79 以事后之悔 破临事之迷51

80 当原其初心 要观其末路52

81 居卑而处晦 守静且养默53

82 弃功名利禄 可超凡入圣53

83 不为君相笼 不受造化铸54

84 有木石念头 具云水趣味55

85 吉人皆安详 恶人皆杀气55

86 少事之为福 多心之为祸56

87 俭者贫而余 拙者逸而真57

88 苦中亦有乐 乐中更有苦57

89 君子有作为 立言且行事58

91 天机难预测 君子能忍受59

90 真廉无廉名 大巧无巧术59

92 倡中庸之道 杜过与不及60

93 以不贪为宝 可度越一世61

94 保已成之业 防将来之非61

95 事来心始现 事去心随空63

96 清廉而仁慈 精明而刚正64

97 君子不得志 不必自废弛64

98 认清世间事 担负济世任65

100 知有生之乐 怀虚生之忧66

99 持身不可轻 用意不可重66

101 持盈履满时 君子尤兢兢67

102 扶公敦旧好 积德谨庸行68

103 暗处不欺隐 末路不怠荒68

104 居安应虑患 处变当坚忍69

105 不惊奇喜异 勿苦守名节70

106 昏散知提醒 烦恼要镇定70

107 是非有己见 公私须分明71

108 暗室出节义 临海出经纶72

109 功过应分清 恩仇不必明72

111 品德主才学 有才先有德73

110 权位不宜盛 能事不宜尽73

112 奸佞不穷追 好物得保存74

113 功名须让人 过失归自己76

114 精神万古新 功名随身毁76

115 机里也藏机 变外又生变77

116 做人要真诚 处事应圆活77

117 办事勿急躁 欲速则不达78

118 发思古幽情 入自然怀抱79

119 勿自昧所有 勿自夸所有79

120 人未必尽诚 人未必皆诈80

122 富贵而不喜 贫贱而不怒81

121 恩宜淡而浓 威宜严而宽81

123 无事易昏冥 有事易奔逸82

124 当局者不迷 旁观者要清83

125 操履要严明 心气要和易83

126 登山耐侧路 踏雪耐危桥84

127 忙里要偷闲 闹中要取静84

128 为生民立命 为子孙造福85

129 知贫贱之痛 念衰老之苦85

130 最美夕阳红 年老更有为86

131 隐才且藏智 任重而道远87

132 不可多宴饮 不可重名位87

134 冷眼观世事 冷心思理念88

133 乐极生悲哀 苦心换乐来88

135 闻恶不就恶 闻善不即亲89

136 戒性躁心粗 宜心平气和89

137 用人不宜刻 交友不宜滥90

138 居官应有度 居乡应近人90

139 逆境要自 强顺境要自知91

140 不乘喜轻诺 不因倦鲜终91

141 智愚皆可与 中才最难共92

142 守口要严密 意志须坚定92

144 知足者仙境 善用者生机93

143 如今休便休 觅了时无时93

145 退后宽一步 清淡长一分94

146 进步思退步 著手图放手96

147 喧杂则昏聩 宁静则清醒96

148 闹中着冷眼 冷处存热心97

149 有乐必有苦 寻常方安乐97

150 自然生妙趣 乾坤见文章98

151 伏久飞必高 开先谢独早99

152 前念不滞留 后念不犹虑100

153 凡俗观各异 道眼观是常100

154 休尘境为真 了僧家是俗101

156 以我转物者 天地尽逍遥102

155 文章以拙进 道行以拙成102

157 遇病而思强 处乱而思平103

158 学道须加力 得道任天机103

159 草木才零落 萌颖于根底104

160 抱身心之忧 恋风月之趣104

161 当顺逆一视 而欣戚两忘105

162 鲜花看半开 美酒饮微醉106

163 把握住根本 可舒卷自在106

164 随缘与素位 处事之秘诀107

165 定云止水中 飞鱼跃气象107

166 依阿权势者 凄凉万古长108

168 夜深人静时方 露真本性109

167 真味只是淡 至人只是常109

169 志以淡泊明 节从肥甘丧110

170 宠利勿居前 德业勿落后110

171 降服客气下 而后正气伸111

172 有山林气味 怀廊庙经纶111

173 富贵宜宽厚 聪明宜敛藏112

174 意见害人心 聪明障路途113

175 正气还天 地清名在乾坤113

176 心伏群魔退 气平外不侵114

177 欲路勿染指 理路勿退步114

178 不可太浓艳 不宜太枯寂115

180 君子欲无错 勿得罪冥冥116

179 人人有慈悲 处处有趣味116

181 以相观对治 乃方便法门118

182 富贵与名誉 皆自道德来119

183 拔去名之根 融解客之气120

184 暗室有青 天白日有厉鬼120

185 无名位者乐 无饥寒者虑121

186 天理路上宽 人欲路上窄122

187 多病未足羞 无病是吾忧123

188 化解内外贼 皆可为家人124

190 欲念初起时 切莫轻放过125

189 品质修养好 不可有偏激125

191 宁静而淡泊 观心之证道126

192 动处静得来 苦中乐得来127

193 舍己慎毋疑 施恩慎毋念128

194 天之机最神 人之巧何益129

195 保持贞节者 始终要如一130

196 逆之境砥砺 顺之境销靡130

197 嗜欲如猛火 心将自烁矣131

198 人心如一真 金石皆可镂132

199 文章无奇巧 人品宜本然133

200 不责人小过 不念人旧恶134

201 德怨之两忘 恩仇之俱泯135

202 勿犯公正论 勿诌私权门136

203 幡然悔悟者 立地便成佛137

204 毋偏信人言 不独恃己长138

205 阴晴与圆缺 喜怒与哀乐138

206 有识亦有力 私魔无影踪139

207 诈不形于言 侮不动于色140

208 横逆与困穷 锻炼人身心142

209 吾身小天地 天地大父母143

210 欲厚其德性 必增其雅量144

211 耳目皆桎梏 情欲悉机械145

212 辟众善之路 浚诸恶之源145

213 去混而清现 去苦而乐存146

214 节义傲青云 文章高白雪147

215 德者业之基 基固而栋坚148

216 善根可暗长 恶损必潜消149

217 学贵有恒心 道在悟真理150

218 脱俗便是奇 远污便是清151

219 心虚则性现 意净则心清152

220 心体之欲念 天体之所现152

221 不近丑恶事 不立善美名153

222 慈祥酿和气 洁白昭清芬154

223 勿夸逞功业 勿炫耀文章155

224 水清则无鱼 人察则无徒156

225 势理病难医 义理障难除157

226 高峻处无木 湍急处无鱼158

227 过满则自溢 过刚则自折159

228 责人者情平 责己者德进160

229 处患难不忧 遇权豪不慎161

230 静中真境界 淡中本面目161

231 静夜唤梦境 观影见真身162

232 极端空寂寥 过亦犹不及163

233 栽花与种竹 心境无小我164

234 清静无欲时 方可长道心165

235 出世即涉世 了心即尽心165

236 游云中世界 知静里乾坤166

237 像由心中生 像随心内灭167

238 任形之凋谢 识性之真如168

239 知身不是我 烦恼更何侵169

240 自老视少年 除却虚荣心170

241 达观处世间 荣辱皆坦然171

242 流水落花去 身心常静安171

243 心地无风涛 触处见鱼跃172

244 处世而忘世 超物而乐天173

245 但求心内佛 了却心外法174

246 脱俗便成名 减欲可入圣175

247 真空与不空 在世与出世176

249 心地如沉迷 不必谈禅理178

248 烈士让千乘 贪夫争一文178

250 操持身与心 收放任自如179

251 造化与人心 融和为一体180

252 理寂则事寂心 空则境空181

253 本真即为佛 何待观我心182

254 做事勿待尽 用力勿至极183

255 修行绝尘嚣 澄悟吾静体183

256 人我如一视 动静两相忘184

257 山居胸清洒 触物有佳思185

258 人生福与祸 皆念想造成186

259 机息与心远 月到与风来187

260 万钟与一发 存乎于一心188

261 只以我转物 不以物役我189

262 就身与了身 出世即入世190

263 何地无真境 何物无真机191

264 风迹与月影 空过而不留192

265 世间皆是乐 苦自心中生192

266 体任自然境 不染世俗法193

267 减繁增清静 安乐之根基194

268 耳口勿嗜欲 但求真情趣195

269 无为且无作 优游亦清逸196

271 水木裹石崖 不见真天地197

270 言者却无行 常谈者不真197

272 天下本无事庸 人自扰之198

273 乐贵在真趣 景并不在远200

274 心中无物欲 坐伴有琴书201

275 乐极则生哀 兴味而索然201

276 会得个中趣 破得眼前机202

277 万象皆幻象 达人须自达203

278 短暂之人生 何争名与利204

279 冷观世间事 忙中且偷闲205

280 富贵如浮云 醉酒且耽诗205

281 恬淡便适己 身心两自在206

282 延促于一念 宽窄系寸心207

283 栖恬守逸心 远祸害之道208

284 与闲云为友 以风月为家209

285 修身以养性临 变方不乱210

286 隐无荣辱分 道无炎凉别210

287 心静自然凉 穷达心自乐211

288 贪富者愈贫 知足者常乐212

289 隐者自高明 省事且平安213

290 超越喧寂者 悠然自得士214

291 得道者无系 静躁两不干215

292 浓处味常短 淡中趣独真215

293 动中之静景 悟入无之机216

294 心有所系恋 乐境成苦海217

295 卧云弄月心 绝俗超尘土218

296 雅俗自有争 浓淡各有味219

297 身放闲适处 心在静境中219

298 不希慕荣达 不畏惧权势220

299 于圣境之下 调心以养性221

300 清爽之秋日 胜繁华之春222

301 来去本自 如通隔且自在223

302 邪念自欲生 虚心得正念224

303 富者则多忧 贵者常多险225

304 天机本自然 人为却乏趣225

305 乾坤自在时 物我两相忘226

306 生死成败事 任其自然行227

307 心向难制伏 欲壑最难平227

308 人生本无常 盛衰何可恃228

309 宠辱不需惊 去留本无意229

310 苦海亦茫茫 回头即是岸229

311 冷眼观世事 随风而飘去230

312 心中无欲求 眼前自开朗230

313 万物与万象 梦幻成泡影231

314 毁誉其随人 褒贬任世情231

315 自然得真机 造作减趣味233

317 非幻不为真 欲雅怎离俗234

316 念净与境空 绝虑更无忧234

319 万虑皆断绝 纯真性自出235

318 神酣并味足 人生真趣味235

320 不迁文泥迹 无尘世苦海236

321 人有生死事 超然自永生237

322 胜负胸中事 俄而即消去237

323 自然之真趣 静闲者得之238

324 天全则欲淡 人生高境界238

325 人我合一时 云留而鸟伴239

326 雨后山色鲜 静夜钟声清241

327 观物有自得 勿徒恋光景241

329 茫茫一世间 矛盾处处存242

328 陷入不义 中虽生不若死242

330 摆脱俗情后 超凡入圣境243

331 修德勿徒 名读书需深心243

332 恶人苦读书 恰适以济恶244

333 读书以致用 立业需种德245

334 心中真文章 心外真鼓吹245

335 读书需潇洒 超脱于万物246

336 苦乐终相伴 疑信始知真247

337 心虚则明理 心实则却欲248

338 道德学问事 时时需警惕248

339 读书至乐境 察物至入境249

340 浓天何淡久 大音何希声250

341 天地万物间 皆是众生相250

342 解读无字书 深悉无弦琴251

343 真理源于易 无心近于真252

344 得诗家真趣 悟禅教玄机252

345 读易在松间 谈经于竹下254

346 野趣相映处 诗兴自然涌254

347 雨雪之夜读 神清与兴迈255

348 不话封侯事 无事得天福255

349 调养有心时 胜于针与药256

350 效孟母择邻 教子弟谨交257

351 思及积累难 念至倾覆易258

352 家中和为贵 其乐也融融258

353 从容处家事 交友须交心259

354 骨肉之亲情 施恩毋任德261

355 内心植善根 根深叶荣茂262

356 居官须廉正 持家须节俭262

357 玉琢始成器 人学始知义263

358 天道本无私 以心逸补劳264

359 局中未必惊 局外常胆寒264

360 急流勇退者 功成圆满人2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