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文论身份研究 当代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文论价值探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文论身份研究 当代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文论价值探寻](https://www.shukui.net/cover/16/30397896.jpg)
- 时胜勋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507787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25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37页
- 主题词:文学理论-研究-中国-当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文论身份研究 当代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文论价值探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从身份视角切入中国文论1
第一节 文论身份问题在当代的重要性1
第二节 身份的多维特性8
一、作为哲学概念的身份8
二、作为文化与社会学概念的身份9
三、作为方法论的身份12
第三节 中国文论的身份谱系定位21
一、中国文论的五个层次22
二、中国文论的自我24
三、中国文论的他者视野29
第一章 中国文论身份的当代文化症候35
第一节 文艺美学过时了吗?36
一、文化语境:反传统,反帝国主义,还是反现代?36
二、维度:科学方法论,还是人文本体论?40
三、回到历史:美学热与文艺美学的轨迹42
四、学科争议与现实关注的匮乏45
五、文艺美学的世界视野与中国立场47
第二节 古代文论现代转换:中国文论失语了吗?49
一、失语、转换与重建的争议49
二、从人文关怀到学术文化关怀53
三、当代中国文论论域的彰显54
四、话语症候与历史难题的纠结55
五、古今中西紧张结构的进一步凸显56
第三节 中国文艺学学科为何身陷困境?58
一、历史反思与学理反思58
二、文艺学反思的多重张力结构60
三、文论共识破裂与多元化发展62
四、流动的经验:学科反思视野下的学科建设64
第四节 “文学终结”与“理论之后”:西方声音的意义何在?66
一、米勒“文学终结”的前因后果66
二、“理论之后”的国际形势69
三、表述争议与问题游移71
四、文学的时代新问题:文学性与科技处境72
五、文学研究的总体危机是否到来?74
第五节 中国文论的身份问题场域77
一、中国文论身份的时代症候77
二、中国文论的文化身份焦虑79
三、中国文论身份的五大问题场域81
第二章 中国文论的知识话语生成91
第一节 中国文论的话语形成过程91
一、被建构的文学:文学话语的发生与命名91
二、现代性与现代性文论话语99
三、中国文化语境与中国文论话语106
四、“中国文论”的历史命名与出场110
第二节 中国文论的现代学科发生115
一、文学研究的现代学科化建立115
二、文论在中国文学学科建立过程中的位置117
三、当代文论学科格局及其问题123
第三节 中国文论的当代知识体系构成127
一、中国文论在文艺学专业体系中的位置127
二、中国文论的当代研究体系130
三、中国文论的学术导向与评价体系137
四、中国文论的传播交流体系139
第三章 中国文论的学科身份定位143
第一节 遭遇学科危机的中国文论143
一、学科危机的实质是什么?143
二、本体性关注的匮乏148
三、精神生态关注的匮乏151
四、重建学科整体性价值的意义154
第二节 是“文化研究”,还是人文研究?157
一、冲击文学研究的是什么样的“文化研究”?157
二、文学研究的文化研究试验及其问题159
三、在困境中坚持文学研究的人文立场163
第三节 学术方法与价值关怀的结合164
一、实证的内涵及其限度165
二、中国当代的实证研究诉求168
三、实证研究的开拓与思考171
四、文论研究的目的论关切174
五、文论研究的价值与方法177
第四节 确立文论研究的问题意识181
一、“天道远而人道迩”:面向现实文学处境181
二、“道不远人”:植根中国文化传统184
三、“学术者天下之公器”:文论研究的学术共同体意识188
第四章 中国文论的文化身份呈现191
第一节 诗文评与中国文论传统的价值191
一、退却的传统191
二、诗文评:作为中国文论的原发形式194
三、诗文评与中国文论传统198
四、诗文评的思想价值202
五、开放的未来208
第二节 中国文论的经学话语与人学话语210
一、文学在四部体系中的位置211
二、经学与经学话语213
三、现代人学话语对经学话语的冲击及其当代反思219
四、经学话语与人学话语互动的思想意义221
第三节 中国现代文论经验的发生226
一、中国现代文论的出场226
二、从文论史到文论经验229
三、中国现代文论的历史情境230
第四节 中国现代文论经验的现代价值235
一、现代文论与现代文化传播功能及其演变236
二、现代文论与现代话语239
三、现代文论的历史意义与实践价值246
四、现代文论与现代中国的紧密联系248
第五章 中外文论场域与中国文论价值拓展251
第一节 西方文论如何中国化?251
一、局限性思维与西方文论研究253
二、“在”的不同含义254
三、中国的不同侧面256
四、西方文论研究的中国话语变迁257
五、西方文论中国化与中国文论精神261
第二节 东方“地缘文论”是否可能?262
一、东方文论的身份危机262
二、文论的地缘文明语境263
三、当代东亚文论的地缘症候266
四、东亚文化逆差与文论身份重塑270
第三节 泛创新时代的中国文论创新之思272
一、文论创新的生命意识272
二、东方生态文论新潮的意义及其误区277
三、社会主义文论身份定位与反思281
四、从中国文论镜像到中国文论形象286
结语 中国文论对世界可否有贡献291
一、从中国文化自觉到中国文论自觉291
二、中国文论的文化精神路向296
三、中国文论身份构建的基本链条299
参考文献303
后记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