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细菌遗传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细菌遗传学
  • 崔涛编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ISBN:7312002366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411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423页
  • 主题词:细菌-微生物遗传学 微生物遗传学-细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细菌遗传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基本知识和概念1

第一节 细菌1

一、细菌的一般性质和结构特点1

一、表型迟延现象7

二、大肠杆菌7

三、枯草杆菌8

四、研究细菌的实验方法10

第二节 细菌噬菌体13

一、噬菌体的一般性质和结构特点13

二、噬菌体λ15

三、噬菌体Mu17

四、研究噬菌体的实验方法18

第三节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二个经典实验21

一、肺炎球菌转化因子21

二、噬菌体感染24

第四节 DNA结构25

第五节 DNA的复制、转录和蛋白质合成27

一、半保留复制27

二、环状DNA分子双向复制30

三、环状DNA分子滚环复制31

四、DNA的转录和蛋白质合成32

第二章 基因突变36

第一节 基因符号和命名规则36

一、波动试验39

第二节 突变的自发性39

二、涂布试验41

三、影印培养法43

第三节 基因突变的类型45

一、营养缺陷型46

二、糖发酵突变型48

三、温度敏感突变型49

四、碱基置换和移码突变50

五、突变率52

第四节 突变的分子基础53

一、诱变剂的作用54

二、自发突变的机制61

三、错配修复中的DNA甲基化作用65

四、突变的热点66

五、乳糖操纵子系统内的各种基因突变68

六、突变的回复71

第五节 突变型筛选75

二、突变型的浓缩76

三、突变型的分离79

四、突变型的鉴定79

第六节 体外诱变的策略和应用81

一、缺失突变82

二、插入突变84

三、位点定向诱变85

四、盒式突变88

第三章 抑制基因91

第一节 基因内抑制91

一、置换抑制91

二、移码抑制92

第二节 基因间抑制94

一、影响tRNA功能的突变94

二、影响核糖体功能的突变100

第三节 影响抑制基因效率的其它因素102

一、tRNA修饰碱基的作用102

二、突变位点的前后顺序对抑制效率的影响103

三、抑制基因作为遗传学研究中的一种手段108

第四章 基因转移——?接合109

第一节 细胞接触的遗传物质转移109

一、大肠杆菌杂交实验109

二、接合型112

三、反选择、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标记114

第二节 F因子及其与细菌染色体的相互作用116

一、F因子的结构和功能116

二、F因子的整合——-Hfr菌形成122

三、中断杂交法绘图123

四、F因子的切除——F'菌和部分二倍体129

五、F+,F',Hfr菌比较132

第五章 基因转移——Ⅱ·转化133

第一节 由DNA分子直接进行遗传物质转移133

一、转化因子133

二、转化的效率135

第二节 转化因子的摄取和整合138

一、感受态建立138

二、双链DNA的结合摄取141

三、供体DNA的整合143

第三节 用转化绘制遗传图谱146

第六章 基因转移——Ⅲ·转导153

第一节 普遍性转导153

一、转导现象的发现153

二、转导噬菌体的形成154

三、流产转导157

四、完全转导子159

第二节 局限性转导160

一、转导噬菌体的形成161

一、互补分析166

二、高频转导现象166

第三节 转导的应用166

二、共转导167

三、三点杂交法168

第七章 遗传重组172

第一节 位点特异性重组172

一、噬菌体λ的整合和切除173

二、参加λ位点特异性重组的几个蛋白质176

三、噬菌体P1的位点特异性重组179

四、噬菌体Mu中倒向顺序间的位点特异性重组185

第二节 同源重组186

一、断裂和重联187

二、大肠杆菌重组途径193

三、Holliday模型与Chi结构195

四、RecA蛋白及其功能198

五、Chi位点202

六、RecBC酶205

第一节 光修复209

一、电离和紫外线辐射209

第八章 DNA的损伤修复209

二、光复活作用212

第二节 暗修复214

一、切除修复216

二、重组修复220

三、SOS修复222

第九章 细菌中可转座的遗传因子225

第一节 插入顺序225

一、转座因子的发现225

二、结构特点和插入机制228

三、插入顺序的用途和遗传学效应232

第二节 细菌转座子234

一、转座子类型和遗传学效应235

二、TnA的结构组成及转座行为237

三、转座模型240

四、转座子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243

第十章 细菌质粒246

第一节 质粒的结构特点和性质246

一、几个典型的质粒246

二、质粒的检测250

三、质粒的分类和命名255

四、质粒基因作图259

第二节 质粒的复制和接合262

一、质粒的复制262

二、细胞分裂中的质粒分配268

三、质粒的接合268

第三节 重组DNA技术中几个常用质粒270

一、pBR322271

二、噬菌体M13及其衍生物273

四、噬菌体λ及其衍生物276

三、pUC276

第十一章 细菌的基因表达调控281

第一节 核酸-蛋白质相互作用281

一、生化和遗传学分析282

二、晶体学研究286

第二节 启动子与转录起始291

一、启动子291

二、负控制和正控制293

一、终止子297

第三节 转录终止及其控制机制297

二、作为调控机制的衰弱作用302

三、极性效应305

第四节 噬菌体λ的转录调控306

一、噬菌体λ基因座位306

二、λ基因组控制区310

附录一 本书中所使用的略语和符号314

附录二 遗传密码子表317

附录三 E.coli K-12的基因标记表318

参考文献402

索引4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