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球独立货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全球独立货币](https://www.shukui.net/cover/29/34920119.jpg)
- 马国书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6978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676页
- 文件大小:336MB
- 文件页数:693页
- 主题词:国际货币体系-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全球独立货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引言3
自序3
全书总导言13
前言22
广义经济学总论37
广义国际贸易总论54
全球独立货币总论64
关于本书的结构布局74
关于本书的著述风格解说77
第二篇 导论81
1.关于货币与主流经济学的关系81
2.关于“货币”的一种新解读83
3.关于“广义交换模型”85
4.关于“数学”与“数学效率”87
5.关于“超边际分析”的一种通俗解读91
6.关于“广义经济学”93
7.关于主流经济学与广义经济学的关系105
8.关于“博弈论”与广义经济学的关系106
9.关于新兴古典经济学与广义经济学的关系109
9.1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不能由“分工”开始110
9.2关于“角点解与内点解”的微观经济学含义112
9.3关于“广义超边际分析”的经济学建议115
9.4关于文定理之数学工具的不必要性117
9.5从古典和新古典两种交换范式来看待“分工理论之谜”119
9.6“个人经济与分工经济”和“企业经济与货币经济”125
9.7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最大软肋与外生式交换原理128
9.8新兴古典范式并不能够内生货币及货币经济129
9.9新兴古典范式并不能够内生企业及企业制度130
9.10新兴古典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131
10.新制度经济学、博弈论、新兴古典经济学与广义经济学132
第三篇 方法论141
引言:本书方法论纲要与广义哲学原理141
超越西方哲学的广义哲学纲要147
1.广义哲学与笛卡儿哲学152
2.广义哲学与怀疑论哲学154
3.广义哲学与哲学认识论156
4.广义哲学与认识论哲学158
5.广义哲学与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160
6.广义哲学与本体论哲学162
7.广义哲学与存在和普遍存在164
8.广义哲学与形而上学168
9.广义哲学与形式逻辑170
10.广义哲学与语言学172
11.广义哲学与人类学174
12.广义哲学与数学哲学176
13.广义哲学与科学哲学178
14.广义经济学与现代知识论180
15.广义哲学与现代经济学182
16.广义哲学与政治学和国际政治学184
17.广义哲学与人类知识整体纲要186
第一部分 广义国际贸易的平衡理论195
导言195
最新调整说明197
全球金融波动的国际贸易根源199
“全球化汇率陷阱”的国际贸易根源200
1.1两种国际贸易之间的悖论201
1.2【国际贸易悖论】所带来的理论质疑和挑战203
1.3关于“货币积累职能”的猜想与假定205
1.4【货币积累的不对称效应】与金本位制208
1.5【国际贸易的绝对平衡原理】与【国际贸易的相对平衡原理】209
1.6“古典国际贸易模型”的替代模型210
1.7“古典调节机制”的替代模型213
1.8【广义货币物价调节机制】与【双货币贸易收支单边不平衡】223
1.9关于国际贸易理论的新思考229
1.10关于国际贸易的增长模式理论230
1.11【广义货币调节机制】与【固定汇率调节机制】231
1.12【广义货币调节机制】与【双货币自由浮动调节机制】234
1.13【广义货币调节机制】的绝对困境238
1.14三种不同的自由浮动汇率制240
1.15【广义货币调节机制】与【统一货币调节机制】241
1.16关于“贸易收支顺差”和“贸易收支逆差”的分析243
1.17【利润黑洞原理】与市场经济的本质244
1.18【空壳货币发行原理】与无货币积累流动性过剩247
1.19【他国影子货币供给原理】与贸易顺差流动性过剩251
1.20【他国种子货币供给原理】与资本顺差流动性过剩255
1.21四种货币供给模式与四种流动性过剩根源260
1.22“泡沫经济的”本质261
1.23亚洲金融风暴的根源264
1.24全球化的“汇率陷阱”267
1.25汇率决定的二律背反270
1.26全球化金融风险的防范271
1.27国际货币新秩序273
1.28【亚洲虎债券】之金融创新纲要274
关于创建国际贸易新理论的必要思考275
1.29我们必须重新看待“国际贸易”276
1.30由破解【国际贸易悖论】所引发的理论新思考278
1.31国际贸易真的仅只带来“对称性的比较优势”好处吗?280
1.32现代国际关系更主要的是各国货币之间的关系282
1.33国家货币之间可以相互竞争吗?283
1.34国际贸易不是“国别贸易”而是“币别贸易”284
1.35市场不是国界利益共同体,而是货币利益共同体285
1.36现实与【单货币国际贸易的不对称原理】286
1.37【单货币国际贸易的不平衡原理】与萨伊定律287
1.38【货币型国际贸易】如何获得利润积累288
1.39国际贸易定律:利润只能积累一次290
1.40【货币型国际贸易】与现代国际贸易291
1.41关于“两种货币观点”的进一步说明292
第二部分 广义国际贸易的所得理论295
2.1我们必须重新看待所有的国际贸易理论295
2.2两种比较模型:内生比较模型和外生比较模型296
2.3部分内生交换原理与完全内生交换原理297
2.4通过“完全内生所得理论”重新看待“国际贸易理论”298
2.5“内生式生产替代”与“外生式生产替代”305
2.6是国际贸易理论,还是国际生产理论?306
2.7对李嘉图相对比较优势所得理论的一种猜想307
2.8对李嘉图贸易理论潜在前提的一种证明309
2.9对李嘉图贸易理论之相对比较优势分析的一种证伪310
2.10李嘉图的贸易理论真的可以确保双方互惠所得吗?311
2.11“相对比较优势”的案例演绎及绝对困境312
2.12国际贸易与【广义国际贸易模型】316
2.13【广义国际贸易模型】的广义经济学原理319
2.14广义经济学的利益比较:同质利益比较与非同质利益比较323
2.15“生产可能性”与“利益可能性或利益最大化”327
2.16三类不同的“利益可能性或利益最大化”330
2.17【国家财富的可能性或最大化】335
2.18【自我交换原理】与无差异曲线分析339
2.19广义交换与【广义双所得交换模型】341
2.20【广义双所得交换】与自我交换和双边交换342
2.21三种【广义国际贸易双所得模型】343
2.22【易货型广义国际贸易的双所得原理】344
2.23【单货币广义国际贸易的双所得原理】345
2.24【双货币广义国际贸易的双所得原理】354
2.25货币在【交换剩余零所得互惠模型】中的作用365
2.26货币在【供方交换剩余单所得互惠模型】中的作用374
2.27货币在【需方交换剩余单所得互惠模型】中的作用375
2.28国家货币型广义国际贸易的绝对困境376
2.29全球独立货币设想与国际贸易的消失377
2.30全球独立货币与全球统一市场的诞生378
第三部分 广义国际贸易的汇率理论381
引言: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弗里德曼的“自由浮动汇率制理论”381
3.1汇率与国际贸易386
3.2中国崛起遭遇【发展悖论】387
3.3看待和治理【发展悖论】的流行观点和主张389
3.4重新看待【发展悖论】392
3.5汇率的本质是什么393
3.6重新构造“汇率现象”的分析模型396
3.7两国同时单变量的广义交换汇率模型402
3.8两国同时双变量的广义交换汇率模型404
3.9一国单变量另一国双变量的广义交换汇率模型406
3.10存在所有国家都受益的“通用汇率机制”吗408
3.11“统一发行货币”真的可以是一种【央行通用汇率机制】吗412
3.12【发行汇率】是可治理的吗414
3.13再论“汇率”的本质416
3.14【央行综合汇率模型】420
3.15 广义汇率理论与“CORE市场模型”421
3.16人类共赢的【广义汇率机制】427
3.17建议中的【广义交换汇率模型】429
3.18用【广义交换汇率模型】如何解释【发展悖论】431
3.19实例分析:人民币升值一定对中国有好处吗?432
3.20无须政治趋同性的“全球独立货币”438
3.21重新看待“贸易平衡”和“国际收支平衡”439
3.22不同的“货币理论”对应着不同的“汇率理论”440
3.23导致“汇率不稳定”的首要根源是“国家货币发行博弈”443
3.24治理“非中性货币”项下的货币发行博弈是可能的吗444
3.25市场获利型“交换剩余CORE汇率机制”的必然之路445
3.26全球独立货币项下的“全球货币交易所”446
第四部分 广义货币导论451
引言:必须重新审视和构造人类最复杂的货币制度体系451
4.1论易货交换经济中的【多边交换体系悖论】453
4.1.1什么是实物多边交换体系下的“相对价格”454
4.1.2重新审视“多边交换体系”455
4.1.3导致【多边交换体系悖论】的根源是什么458
4.1.4对【多边交换体系悖论】之分析的一种证明460
4.1.5能否以及如何破解【多边交换体系悖论】?461
4.1.6【多边交换体系悖论】的经济学含义464
4.2【多边交换体系悖论】与实物多边交换体系466
4.3【多边交换体系悖论】与集市多边交换体系的起源468
4.4【多边交换体系悖论】与古典范式多边交换体系471
4.5【多边交换体系悖论】与主流范式多边交换体系472
4.6重新认识“相对价格”与多边交换体系473
4.7广义相对价格与多边交换体系474
4.8【多边交换体系悖论】与广义范式多边交换体系476
4.9论实物多边交换体系的货币起源484
4.9.1如何解决【皆亏现象】484
4.9.2为什么会有【盈亏现象】?487
4.9.3【标准单位相对价格原理】488
4.9.4如何解决【盈亏现象】490
4.9.5实物货币的起源491
4.9.6现代货币的起源493
4.10广义货币理论概论494
4.10.1【货币第一内生属性】497
4.10.2【外生价值实物货币原理】498
4.10.3【拍卖发行多边共赢体系】504
4.10.4【多边可比价格交换体系】508
4.10.5【共同交换剩余积累原理】509
4.10.6【货币初始发行银行机制】510
4.10.7【广义竞争价格导向机制】512
第五部分 全球独立货币纲要519
全球独立货币519
5.1引言519
5.2实物货币与现代货币的差别524
5.3货币的逻辑起源与本质525
5.4现代货币的原始发行与增量发行526
5.5现代货币的借贷发行机制和原理528
5.6从“税收抵押货币”到“经济增长率货币”529
5.7现代货币的拍卖型发行体制530
5.8现代货币在国际体系下的困境532
5.9我们需要创建全球货币体系533
5.10两种不同的全球货币体系534
5.11全球独立货币体系的发行原理535
5.12各国外汇储备中贸易顺差的货币本质536
5.13全球独立货币的发行基础:【贸易交换剩余】537
5.14倡议发起“全球贸易顺差账户利益共同体”538
5.15 全球贸易顺差账户委员会539
5.16全球贸易顺差国共同体条约540
5.17全球外汇储备国共同体条约541
5.18全球独立货币结算和储备共同体条约542
5.19全球独立货币过渡体系纲要543
5.20全球独立货币的创始发行原理544
5.21全球独立货币的增量发行原理545
5.22 “ GIM体系”中的原有国别储备货币546
5.23“美元国际体系”对“GIM体系”的反应547
5.24全球独立货币创始共同体的制度原理549
5.24.1 GIM创始共同体之内出口商的结算选择550
5.24.2 GIM创始共同体之内进口商的结算选择551
5.24.3 GIM创始共同体之内央行的货币政策选择552
5.24.4创建“GIM全球统一市场委员会”555
5.25如何确保GIM创始发行基础的保值556
5.25.1创建“GIM创始发行”的价值指数体系559
5.25.2原外汇储备货币发行国出口商的结算选择560
5.25.3原外汇储备货币发行国进口商的结算选择561
5.25.4原外汇储备货币发行国央行的货币政策选择562
5.26创建“GIM创始共同体”的几点要义563
5.26.1储备货币发行国不能成为“GIM创始国”564
5.26.2 GIM创始发行的对冲原理与操作565
5.26.3 GIM创始发行共同体的新成员扩张566
5.26.4如何应对储备货币发行国央行的货币贬值政策567
5.26.5全球独立货币中央银行568
5.26.6为什么“GIM体系”对美国而言是“无害”的569
5.26.7 “ GIM的增量发行”必须超过“GIM的创始发行”571
5.26.8 GIM成员国对“GIM创始发行资产”的回购572
5.26.9 GIM创始共同体的政治和操作可行性573
5.27全球独立货币(GIM)经济增长委员会574
5.27.1根除国际贸易逆差型的经济增长方式575
5.27.2根除战争与安全推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576
5.27.3根除消费信贷扩张型的经济增长方式577
5.27.4创建人类福利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579
5.27.5创建边际效用递增型的经济增长方式580
5.27.6创造人类共赢市场型的经济增长方式581
5.28全球统一市场宣言和纲要582
5.28.1美元贸易结算体系已经永远无法实现收支平衡583
5.28.2人类必须彻底放弃当前的“国际收支平衡体系”584
5.28.3必须创建全球货币增量供给型的积累增长体系585
5.28.4创建国际贸易收支增长型的全球独立货币体系586
5.29如何实现GIM基础货币的有效积累587
5.29.1创建“全球统一市场”的利润积累核算体系588
5.29.2全球独立货币成员国之间的“总平衡”589
5.29.3全球独立货币成员国之间的“总增长”590
5.29.4以全球独立货币为计账的“GGDP”591
5.29.5如何以【GGDP】为基础进行GIM增量发行592
5.29.6如何避免与国家货币之间的重复统计593
5.29.7全球各国GDP之总和与【GGDP】的总平衡594
5.30全球独立货币之增量发行体系595
5.30.1创建全球经济增长的统一核算体系596
5.30.2创建全球独立货币统一市场的财富体系597
5.30.3创建全球独立货币的广义GDP增长方式598
5.30.4全球独立货币之增量供给的独立央行体制599
5.30.5全球独立货币之交换剩余最大化的发行体制600
5.30.6全球统一市场CPI设计委员会601
5.30.7全球统一市场之CORE-PRICE委员会602
5.31全球国家货币证券化交易所603
5.31.1创建“全球货币证券交易所”604
5.31.2创建“全球货币证券交易所章程”605
5.31.3创建“全球货币证券交易所”的初始市值606
5.31.4创建记账基础之上的可流通性全球独立货币607
5.31.5创建全球独立货币项下的全球财政收入体系608
5.31.6“托宾税”和【新版托宾税】都将成为可能609
5.31.7“现代浮动汇率体系”的全球化制度改进610
5.31.8创建全球独立货币项下的GIM商业银行体系611
5.31.9现代国际贸易的消失与全球统一市场贸易的兴起612
5.32全球独立货币之人类共赢宪章公开委员会613
5.32.1全球开放式的“人类共赢宪章公开委员会”614
5.32.2“人类共赢宪章公开委员会”与各成员国委员会615
5.32.3“人类共赢宪章公开委员会”与联合国616
5.32.4“人类共赢宪章公开委员会”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617
5.32.5“人类共赢宪章公开委员会”与世界银行618
5.32.6“人类共赢宪章公开委员会”与世界贸易组织619
5.32.7“人类共赢宪章公开委员会”与政府及国际组织620
5.33全球独立货币之成立与筹备委员会621
5.33.1无须“政治趋同性”的全球独立货币622
5.33.2全球独立货币的广义经济学原理623
5.33.3全球独立货币与欧元货币机制的相互比较624
5.33.4全球独立货币与美元财富体系625
5.33.5全球独立货币与全球流动性过剩治理626
5.33.6全球独立货币与全球金融不稳定治理627
5.33.7全球独立货币与美元弱势货币政策制衡628
5.33.8全球独立货币与石油和能源价格的治理629
5.33.9全球独立货币与粮食价格的治理630
5.34全球独立货币与人类共赢631
5.34.1全球独立货币与“全球统一市场交换剩余”633
5.34.2“全球统一市场交换剩余”与人类全体利益共赢634
5.34.3“全球统一市场交换剩余”与国家集体利益共赢635
5.34.4“全球统一市场交换剩余”与企业集体利益共赢636
5.34.5全球独立货币与“人类全体利益的最大化”637
5.34.6全球独立货币与“国家集体利益的最大化”638
5.34.7全球独立货币与“企业集体利益的最大化”639
5.34.8全球独立货币与“私人利益的最大化”640
5.34.9人类、国家、企业和私人利益最大化的最大化641
第六部分 中国央行的一项金融创新纲要647
引言:对人民币开放及国际化战略的一项新思考整体审视647
【亚洲虎债券】金融创新纲要652
6.1引言652
6.2中国战略问题的提出653
6.3【亚洲虎债券】的金融创新655
6.4国际货币与金融657
6.5对现行国际货币与金融的全球整体性解读658
6.6【亚洲虎债券】的设计方案659
6.7【亚洲虎债券】的设计原理660
6.8中国发展战略新机制(一):世界货币存量总供给661
6.9中国发展战略新机制(二):央行货币资本积累662
6.10中国发展战略新机制(三):央行外汇储备政策664
6.11【亚洲虎债券】的第一战略主张667
6.12【亚洲虎债券】的第二战略主张668
6.13【亚洲虎债券】的第三战略主张669
后记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