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云南司法审判的回顾与探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云南司法审判的回顾与探讨
  • 况继明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205710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30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453页
  • 主题词:审判-法制史-研究-云南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云南司法审判的回顾与探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云南司法审判的回顾1

第一章 清末时期云南的司法审判1

第一节 司法制度1

第二节 审判机构4

第三节 审判官吏5

一 审判官的配备6

二 审判官的资格7

三 审判官的纪律8

四 审判官的待遇8

第四节 审判制度的改革8

一 改革审判制度的立法9

二 改革审判制度的措施11

三 改革审判制度的宗旨11

第五节 审判的程序、刑罚和有关问题13

一 讼案的提起13

二 讼案的审判13

三 刑名的更改13

四 判决的执行14

第二章 民国时期云南的司法审判17

第一节 “审、检合署”的司法制度17

一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7

二 南京政府时期18

第二节 审判机构的设置29

一 最高法院云南分院的成立与裁撤31

二 云南高等法院32

三 昆明地方法院的成立33

四 县司法机构的成立34

第三节 法官任用及其职责36

一 法官的来源37

二 法官的任用41

三 法官的职责43

第四节 审判程序55

一 民事审判程序56

二 刑事审判程序68

三 华洋诉讼79

四 烟案诉讼84

第五节 民事审判85

一 民事审判的规则85

二 民事审判的方式98

三 民事案件的裁判101

四 民事审判的统计103

五 公断和解104

六 森林水利诉讼106

第六节 刑事审判108

一 刑事审判的依据108

二 刑事审判的有关规定109

三 刑事裁判执行的有关规定113

第三章 建国初期云南的司法审判118

第一节 “五四”宪法颁布后云南的审判制度118

一 1954~1957年云南审判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18

二 1957年至“文革”前云南审判制度的变异120

第二节 “五四”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颁布后的云南审判组织122

一 省高级人民法院122

二 中级人民法院123

三 基层人民法院124

四 基层法院的派出法庭126

第三节 建国初期云南的刑事审判工作127

一 刑事审判的程序制度127

二 刑事案件审判132

第四节 建国初期云南的民事审判工作171

一 建国初期民事审判工作概况171

二 建国初期民事审判的基本程序制度175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后云南的司法审判177

第一节 云南审判制度的恢复和健全177

一 刑事诉讼审判制度177

二 民事诉讼审判制度180

三 行政诉讼审判制度184

第二节 贯彻刑法、刑事诉讼法后的审判工作185

一 依照“两法”审理“两案”187

二 加强审判监督,纠正冤、错案件189

三 对严重破坏经济的犯罪案件的审判209

四 加强毒品犯罪案件的审判215

五 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225

第三节 民事审判227

一 新时期民事审判概况227

二 新时期民事审判的基本程序制度232

第四节 行政审判235

下编 云南司法审判的探讨239

第五章 民事程序法治与实体法治的规范健全239

第一节 建国以来的民事程序法治建设与程序公正239

一 建国以来的民事程序立法239

二 人民法院实现“三分立”是保障程序公正的重大举措241

三 实行“三分立”和审判流程管理的成效245

第二节 建国以来的民事实体法治建设与实体公正246

一 民事实体法律依据246

二 认定事实247

三 法律适用方法248

四 实体判决249

五 法院诉讼调解制度的改进250

第三节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目标、模式和有关问题251

一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目标252

二 中国民事诉讼的基本模式253

三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有关问题256

第四节 《民事诉讼法》再审程序的修改与适用探析266

一 《民事诉讼法》对再审程序修改的几个要点266

二 云南法院实施新《民事诉讼法》的情况270

三 对策措施274

第六章 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护278

第一节 无罪推定与疑罪从无278

一 刑事冤、错案件形成的原因279

二 刑事冤、错案件的危害性281

三 防止冤、错案件的对策281

第二节 建立刑事受害人国家司法救助基金制度283

一 建立刑事受害人国家司法救助基金制度势在必行283

二 学习借鉴外地的经验和做法284

三 国家立法建议286

第三节 刑事再审程序若干问题的探讨286

一 云南刑事审判的特点和刑事申诉信访情况286

二 云南法院刑事再审的基本做法287

三 刑事再审程序改革的思考和建议290

第七章 云南生态环境的司法保护294

第一节 试行环境保护公益诉讼的立法、司法思考294

一 建立环境公益诉讼的必要性和宪法、法律依据294

二 环境公益诉讼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已有尝试296

三 对策——试行环境保护公益诉讼的可行性研究300

第二节 建立环境保护审判法庭306

第三节 云南九大高原湖泊的司法保护309

一 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概况309

二 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保护的重要意义312

三 2006年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水质状况313

四 阳宗海水体砷污染事件314

五 对云南九大高原湖泊的司法保护315

第八章 云南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318

第一节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现状分析318

一 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现状分析318

二 云南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现状分析321

第二节 云南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方面存在问题的思考334

一 驰名商标的认定和保护334

二 知识产权诉讼证据——公证取证问题337

三 诉前禁令和诉前证据保全方面存在薄弱环节337

四 刑事司法保护方面的问题338

第三节 推进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战略目标339

一 近期目标——到2012年(五年)339

二 中长期目标——到2020年339

第四节 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对策措施339

一 立法(司法解释)建议339

二 加强立案审查,对知识产权诉讼主体资格进行认真的审查和认定,防止恶意诉讼342

三 注重调解,争取互利双赢343

四 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344

五 加强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克服“四多四少”现象347

六 探索并支持知识产权的公益诉讼347

七 加强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培养公民的守法意识348

八 对云南地方工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司法建议349

九 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的接轨(司法程序与行政程序的衔接)350

第九章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司法审判353

第一节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巡回审判、执行工作353

一 巡回审判353

二 西盟、孟连、澜沧等三个基层少数民族自治县法院的审判工作情况354

三 少数民族法官的培养356

第二节 诉讼调解357

一 法院的诉讼调解制度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357

二 人民法院诉讼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359

三 逐步完善诉讼调解制度的对策361

第三节 申诉(执行)和解364

一 云南三级法院用和解方式妥善处理申诉案件364

二 在涉诉信访中促成当事人和解的法律思考367

第十章 合议庭、审判委员会职能的改革与规范369

第一节 合议庭职能规范探析369

一 云南法院合议庭运作情况基本正常,成绩比较明显369

二 合议庭运作中存在的问题370

三 关于加强合议庭建设的建议375

第二节 审判委员会职能的改革与规范378

一 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限定与改革378

二 加强审判委员会的指导职能,规范其工作职能381

三 健全审判委员会的监督职能383

四 院长、庭长的审判管理385

第十一章 民事诉讼主体资格的认定387

第一节 《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对民事诉讼主体的规定387

一 自然人387

二 法人388

三 其他组织389

第二节 特殊类型(新类型)案件的民事诉讼主体资格的认定、问题及法律思考390

一 仲裁案件的诉讼主体资格390

二 村民委员会及村民小组的诉讼主体资格392

三 城市居民委员会的诉讼主体资格393

四 民事再审案件诉讼主体资格的审查393

五 公益诉讼案件的诉讼主体资格396

六 行使代位权案件的诉讼主体398

七 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诉讼主体398

八 公司出资人(权利人)是否可以自己的名义主张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399

九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诉讼主体401

十 执行案件申请主体资格的审查认定403

十一 当事人的追加和变更404

第十二章 司法公正与司法体制改革406

第一节 司法公正是国家和社会永恒的主题406

一 司法公正是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407

二 司法公正原则的具体体现408

第二节 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410

一 改革、完善现行的司法制度411

二 法院设置和法院体制改革的构想414

三 对检察院的民事抗诉案件实行“同审同抗”415

第三节 司法队伍建设的要求和标准415

一 司法队伍建设的要求415

二 司法队伍建设的标准422

第四节 抵制地方保护主义的对策423

一 要充分认识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危害性,加强法律监督,树立法治权威423

二 改革法院现行人事制度和财政体制424

三 改革按行政区划设置法院和管辖案件的制度424

四 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425

参考文献427

后记4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