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大众跆拳道教程 基本技术与品势篇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大众跆拳道教程 基本技术与品势篇
  • 中国跆拳道协会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 ISBN:978750093692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62页
  • 文件大小:142MB
  • 文件页数:477页
  • 主题词:跆拳道-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大众跆拳道教程 基本技术与品势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跆拳道概述3

第一节 中国跆拳道协会概况3

第二节 跆拳道含义3

一、什么是跆拳道3

二、跆拳道的起源与发展3

三、中国跆拳道发展概况4

四、跆拳道的内容8

(一)礼仪与精神8

(二)基本技术9

(三)品势技术9

(四)对打9

(五)自卫术9

(六)击破与特技9

(七)跆拳道舞10

(八)双人对抗比赛10

五、跆拳道的特点10

(一)技法全面、突出腿技、注重功力10

(二)方法简捷、稳健刚劲、技击性强11

(三)内外兼练,适应性强11

(四)严格的段位晋升制度11

六、跆拳道的作用11

(一)修身养性、磨炼意志11

(二)强身健体、防身自卫12

(三)娱乐观赏、陶冶性情12

七、跆拳道中的哲理12

八、制订等级的意义13

第二章 跆拳道竞技比赛技术与战术17

第一节 技术17

一、非得分技术17

(一)实战姿势17

(二)实战站位形式17

(三)步法18

(四)防守23

(五)假动作25

二、得分技术26

(一)拳法26

(二)腿法27

三、技术运用技巧34

(一)距离34

(二)战机36

(三)节奏36

(四)空间原理37

(五)判断与预测37

第二节 跆拳道战术策略概述38

一、跆拳道战术策略概述38

二、跆拳道战术的种类与方法39

(一)技术使用策略39

(二)心理策略41

(三)体力策略42

(四)规则战术42

(五)克制战术43

第三章 跆拳道品势47

第一节 品势修炼要点47

一、身体可攻击部位47

二、身体可攻击技术48

三、击49

(一)直拳49

(二)直拳侧击49

四、打50

(一)掌肘对击50

(二)肘上击50

五、刺51

(一)平手尖刺击51

(二)扣平手尖刺击51

六、踢52

(一)前踢52

(二)横踢53

(三)下劈踢54

(四)侧踢55

(五)后踢56

(六)前旋踢57

(七)后旋踢58

七、跆拳道品势基本站姿59

(一)并排步59

(二)走步59

(三)并步59

(四)左右站姿60

(五)弓步60

(六)三七步61

(七)虎步61

(八)马步62

(九)前、后交叉步62

(十)鹤立步(右脚)63

(十一)提膝鹤立步63

八、跆拳道的基本格挡64

(一)下格挡64

(二)中内格挡64

(三)中位外格挡65

(四)上格挡65

(五)手刀中位格挡66

(六)单手刀中位外格挡66

(七)手刀交叉下格挡67

(八)燕子手刀颈部攻击67

(九)剪刀格挡68

(十)单手刀上位斜外格挡68

(十一)牛角势格挡69

(十二)双拳上位侧格挡69

(十三)山形格挡70

(十四)反手刀中外格挡70

第二节 品势基本动作名称与国际用语71

一、品势基本动作名称71

二、品势比赛国际用语71

第三节 品势训练方案72

一、跆拳道品势修炼的重要性72

二、品势修炼的目的72

三、品势比赛评分标准72

四、执教品势的要领和重点72

五、品势训练方法73

六、品势训练过程73

七、训练计划73

(一)年度计划73

(二)月计划73

(三)周计划74

第四章 跆拳道品势练习77

第一节 太极一章(乾)77

第二节 太极二章(兑)87

第三节 太极三章(离)99

第四节 太极四章(震)115

第五节 太极五章(巽)127

第六节 太极六章(坎)141

第七节 太极七章(艮)153

第八节 太极八章(坤)167

第九节 高丽品势181

第十节 金刚品势201

第十一节 太白品势213

第十二节 平原品势229

第十三节 十进品势241

第十四节 地跆品势259

第十五节 天拳品势273

第十六节 汉水品势289

第十七节 一如品势303

第五章 跆拳道竞赛规则317

第一节 跆拳道竞技比赛规则317

第一条 总则317

第二条 适用范围318

第三条 比赛区318

第四条 运动员和教练员320

第五条 体重级别322

第六条 比赛的种类和方法324

第七条 比赛时间325

第八条 技术会议与抽签325

第九条 称重326

第十条 比赛程序326

第十一条 允许使用的技术和允许攻击的部位327

第十二条 得分329

第十三条 计分和公布330

第十四条 犯规行为331

第十五条 加时赛和优势判定335

第十六条 获胜方式336

第十七条 击倒336

第十八条 “击倒”后的处理程序337

第十九条 比赛中断的处理程序338

第二十条 裁判员340

第二十一条 技术代表、记录员和医生341

第二十二条 竞赛监督与仲裁342

第二十三条 本规则未明文规定的情况344

第二十四条 附则344

附:竞赛表格345

1.检查台记录表345

2.称重表346

3.比赛记录表347

4.优势判定卡347

5.裁判员选派单348

6.申诉表348

附:跆拳道竞技比赛裁判员标准口令349

附:跆拳道竞技比赛裁判员标准手势350

第二节 跆拳道品势比赛规则357

第一条 目的357

第二条 适用范围357

第三条 比赛场地357

第四条 运动员359

第五条 比赛的种类359

第六条 组别划分359

第七条 比赛方式361

第八条 比赛指定品势361

第九条 比赛时间362

第十条 抽签362

第十一条 犯规行为与处罚362

第十二条 比赛程序363

第十三条 主执行员364

第十四条 判分364

第十五条 评分方法364

第十六条 裁判员判分标准365

太极三章判分标准377

太极四章判分标准378

太极五章判分标准379

太极六章判分标准380

太极七章判分标准381

太极八章判分标准382

高丽品势判分标准383

金刚品势判分标准384

太白品势判分标准385

平原品势判分标准386

十进品势判分标准387

地跆品势判分标准388

天拳品势判分标准389

汉水品势判分标准390

第十七条 分数显示391

第十八条 优势判定391

第十九条 比赛中断情况处理391

第二十条 裁判员392

第二十一条 记录员392

第二十二条 裁判员组成及分配392

第二十三条 其他393

第二十四条 仲裁及处罚393

附:裁判员判分表(品势)394

第六章 跆拳道特技与功力击破训练397

第一节 特技概述397

第二节 特技训练要点397

第三节 特技练习对象398

第四节 击破概述398

第五节 击破者练习对象及要点398

第七章 跆拳道(操)舞训练405

第一节 跆拳道(操)舞概述405

一、简述跆拳道(操)舞405

二、操和舞的分别405

三、操舞之魅力405

四、编排与创作406

(一)听觉效果406

(二)视觉效果406

(三)主题与灵魂406

(四)舞蹈者的清晰定位406

(五)选择音乐确定主题407

(六)动作结构与视觉效果407

第二节 跆拳道(操)舞的创编408

一、创作与练习相关资源备忘录408

二、创作实例408

三、真实创作花絮410

四、跆拳道操比赛打分尺度参照表413

五、跆拳道操裁判员判分表414

第八章 中国跆拳道级、段位制度与考试内容417

第一节 中国跆拳道协会级位制度管理办法417

第二节 中国跆拳道协会统一考级内容419

第三节 中国跆拳道协会级位考试培训内容422

第四节 中国跆拳道协会段位制度426

第五节 段位实施管理办法(暂行)427

第九章 跆拳道受伤的预防与治疗437

第一节 受伤原因437

一、基本动作不熟练437

二、准备活动不足437

三、过度紧张437

四、过度训练和过度疲劳438

五、安全教育不足438

第二节 预防受伤438

第三节 受伤治疗438

一、皮肤和肌肉受伤438

(一)肌肉僵硬和肌肉痛438

(二)脚部卫生和受伤439

(三)肌肉挫伤439

(四)肌肉炎症439

(五)拉伤439

(六)跳高运动员拉伤440

(七)肌肉痉挛440

(八)肌肉风湿440

二、关节受伤440

三、骨头受伤441

(一)骨折441

(二)掌骨骨折441

(三)脱臼441

四、其他441

(一)训练性贫血441

(二)痉挛442

(三)脑震荡及头部外伤442

(四)鼻血442

(五)裆部被击中442

(六)腹部受伤442

(七)脱水及丢失盐分443

第四节 应急治疗443

一、应急治疗的概要443

二、治疗前要了解的事项443

三、事故发生时的注意事项443

四、应急治疗必要的药品及器材444

附录:中国跆拳道协会各种管理办法与规章制度449

中国跆拳道协会会员管理办法(暂行)449

中国跆拳道协会会员会费标准及管理办法(暂行)455

大众跆拳道裁判员管理规定(暂行)457

大众跆拳道裁判员注册管理办法4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