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审美人类学与区域文化建设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审美人类学与区域文化建设
  • 覃德清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51152231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280页
  • 主题词:审美-文化人类学-研究;区域文化-建设-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审美人类学与区域文化建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审美人类学的学理基础1

一、审美人类学的理论渊源1

二、审美人类学研究的逻辑起点7

三、从玄虚思辨到实证研究的回归11

四、科际整合与视界凝聚13

第二章 审美人类学的价值取向17

一、世纪之交的困惑与省思18

二、立足中国本土的价值实现机制19

三、迈向人民的建设性研究宗旨20

第三章 审美人类学的建构策略23

一、从载体中寻找突破路径23

二、规范而开放的方法抉择24

三、文化研究策略的启示30

第四章 中国民族民间文艺美学价值的激扬33

一、民间文艺的美学蕴涵33

二、民间文艺的审美特征39

三、民间文艺的审美功能44

四、南方民族审美文化资源的激发50

第五章 审美人类学与后现代精神55

一、审美人类学理论来源的多元性55

二、从解构到建构的后现代精神56

三、文化多样性的共同追寻60

四、关注社会现实人生的共同旨趣62

五、原创精神的深层认同63

第六章 审美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67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审美人类学的关联67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特质70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价值74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审美人类学阐释78

第七章 审美人类学的方法论建构86

一、田野调查与实证精神86

二、文化整体观与纵横坐标的确立88

三、海外汉学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启示90

四、中国人类学方法模式的借鉴98

五、审美人类学调查的实施路径101

第八章 中国审美人类学的探索与实践112

一、学科定位与跨学科的理论视野112

二、中国审美人类学在华南地区的调查实践116

三、中国审美人类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121

第九章 南岭民族走廊文化积淀与审美人类学研究的拓展124

一、南岭民族聚居区的深厚文化积淀124

二、南岭民族走廊审美人类学研究的学术旨趣126

三、审美人类学的介入路径与拓展策略128

第十章 “三态和谐”与南岭瑶族的文化智慧134

一、“三态和谐”与文明共生134

二、生态适应与生存空间的拓展136

三、婚姻、家庭制度与生命的繁衍138

四、心灵愉悦与精神世界的充实141

五、作为文化建设精神资源的传统文化智慧143

第十一章 漓江流域人文根基与审美文化的传承146

一、族群结构与历史文化根基146

二、漓江流域社会文化发展现状的观察151

三、文化自觉与社会文化层次的提升155

四、漓江流域审美文化的精神特质159

五、民俗旅游开发与桂林文脉的传承161

第十二章 恬淡之美与劲健之美的和谐共生167

一、文化结构与文化体悟168

二、恬淡之美与劲健之美175

三、长寿文化研究的新超越178

四、人类文明范本的定位181

五、精神文明建设的省思183

第十三章 红水河流域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保护186

一、红水河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现状187

二、民族文化艺术传承与人生模式192

三、红水河文化艺术价值的阐扬194

四、民族文化衍生载体的建设197

第十四章 桂南—环北部湾区域人文资源的审美人类学探究200

一、区域调查与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200

二、桂南—环北部湾族群文化的初步观察202

三、生态适应、天人相生与可持续发展220

四、族群互动、文化遮蔽与文化兴替222

五、文化阐扬、文化再制与文明共生224

六、区域文化建设方略的实施路径226

第十五章 审美教育与壮侗民族的人文重建229

一、审美教育与人文重建的宗旨229

二、整合效应:审美人类学理论的渗透力231

三、审美体悟:审美教育的价值指向235

四、西部开发:生态文明时代的跃迁机遇238

五、读图时代的审美习惯与人文重建239

第十六章 文化保护与文化建设的多元整合246

一、全球一体化与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的挑战246

二、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策略248

三、人间净土与“和美圣境”的建设250

四、文化整合与文化繁荣262

参考文献264

后记2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