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图书馆学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图书馆学基础
  • 魏蔚,张亚君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71344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12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225页
  • 主题词:图书馆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图书馆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图书馆学概述1

第一节 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1

一、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含义1

二、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探讨过程1

三、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6

第二节 图书馆学的内容结构7

一、同族关系的学科7

二、交叉关系的学科8

三、应用关系的学科9

第三节 图书馆学的学科性质10

一、确定学科性质的依据10

二、图书馆学学科性质的界定13

第四节 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16

一、图书馆学研究中的哲学方法17

二、图书馆学研究的一般科学方法17

三、图书馆学研究的专门方法19

第二章 信息、知识与文献22

第一节 信息22

一、信息的定义22

二、信息的特性23

三、信息的类型24

四、信息的功能26

第二节 知识27

一、知识的含义27

二、知识与信息的关系28

三、知识经济中的知识与信息28

四、知识的信息化29

五、知识发展30

第三节 文献31

一、文献的概念31

二、文献的类型32

三、文献的特征35

四、文献的功能37

第四节 文献信息交流与图书馆38

一、文献信息交流与图书馆38

二、图书馆学与文献信息交流39

第三章 图书馆的发展40

第一节 图书馆形态的发展和变化40

一、图书馆学的形成与发展40

二、图书馆学的体系结构41

三、图书馆学学科新的生长点46

第二节 中国图书馆的发展48

一、中国图书馆学的萌芽时期48

二、中国图书馆学的形成时期49

三、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时期50

第三节 外国图书馆的发展50

一、西方图书馆学的萌芽时期50

二、西方图书馆学的形成时期51

第四章 现代图书馆事业研究55

第一节 图书馆事业的基本原则55

一、图书馆事业的基本概念55

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展望55

三、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原则56

四、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策略57

第二节 图书馆事业的基本结构58

一、我国的图书馆系统58

二、我国图书馆事业结构的特点59

第三节 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过程及成就59

一、1949~1957年是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稳步前进的阶段59

二、1958~1965年是图书馆事业大起大落的阶段60

三、1966~1976年是我国图书馆事业遭到严重破坏的阶段60

四、1976年至今是图书馆事业获得迅速而全面发展阶段61

第四节 馆际协作与资源共享62

一、馆际协作与资源共享的概念62

二、馆际协作与资源共享的内容62

三、馆际协作与资源共享的必然性63

四、图书馆的业务辅导64

第五章 图书馆类型65

第一节 图书馆类型的划分65

一、划分图书馆类型的意义65

二、划分图书馆类型的标准65

第二节 国家图书馆65

一、概况66

二、国家图书馆的职能66

第三节 公共图书馆66

一、概念66

二、公共图书馆的特点66

三、公共图书馆在中国的情况67

四、公共图书馆的分类67

五、公共图书馆的发展68

六、新中国的湖南公共图书馆事业69

第四节 高等学校图书馆69

一、发展简史69

二、主要任务70

三、基本特点71

第五节 数字图书馆71

一、简介71

二、概念定义73

三、主要优点74

四、数字图书馆技术研发74

五、数字图书馆现状75

六、国外数字图书馆发展概况77

第六节 其他类型图书馆79

一、工会图书馆79

二、技术图书馆79

三、少年儿童图书馆79

四、中小学图书馆79

五、军事图书馆79

第六章 图书馆转型80

第一节 图书馆转型的策略80

一、图书馆转型的背景80

二、图书馆转型的内驱力82

三、图书馆转型的策略83

第二节 图书馆转型的目标84

一、信息化的图书馆观念84

二、网络化的图书馆结构85

三、数字化的图书馆资源85

四、社会化的图书馆用户86

五、现代化的管理和服务87

六、复合型的图书馆人才88

第三节 图书馆转型的实施89

一、转变办馆理念89

二、转变办馆模式90

三、改变馆藏模式91

四、转变图书馆管理模式91

五、转变服务内容和方式92

第四节 图书馆转型后的运作系统94

一、信息采集子系统94

二、信息加工子系统95

三、OPAC子系统96

四、期刊管理子系统96

五、Z39.50服务子系统96

六、总结97

第七章 信息资源管理98

第一节 信息资源管理的起源和发展98

一、信息资源管理概述98

二、信息资源管理的起源100

三、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102

四、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信息资源管理105

第二节 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学派108

一、记录管理学派108

二、信息系统学派109

三、集成管理学派110

第三节 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模型111

一、马夏德的部门阶段论模型111

二、史密斯的五个时期模型112

三、三阶段模型112

第四节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管理113

一、网络环境中信息资源的组织114

二、网络环境中信息资源检索的焦点——智能化搜索引擎118

三、网络环境中信息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121

第八章 图书馆目录123

第一节 图书馆目录的历史和种类123

一、图书馆目录种类和编制原则123

二、图书馆目录的作用125

第二节 文献著录126

一、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126

二、顺序编码制126

第三节 文献分类和主题129

一、概念129

二、特点129

三、类型129

第四节 目录组织和目录体系134

一、意义和作用134

二、分类目录组织135

三、目录体系136

第九章 知识管理137

第一节 知识管理概述137

一、知识管理的定义137

二、知识管理的意义137

三、知识的分类137

四、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137

五、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138

第二节 知识管理的产生与发展139

一、知识管理的产生139

二、知识管理的发展趋势141

第三节 知识管理的内容142

一、知识管理的定义142

二、知识管理的策略和原则142

三、知识管理的目标和内容145

第四节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原则与方法149

一、图书馆知识管理基本原则149

二、图书馆知识管理基本方法151

第十章 图书管理工作155

第一节 行政管理工作155

一、档案管理规定155

二、印章、文件信函管理规定156

三、图书馆的行政管理工作的加强156

第二节 业务管理工作157

一、发展158

二、转型159

三、图书馆工作业务流程160

四、分类工作160

五、《中图法》简介与使用161

六、文献分类的工作程序162

七、编目工作162

八、排架163

九、借阅过程(手写借阅)164

十、图书证办理165

十一、图书馆人数统计165

十二、赠书的入藏166

第三节 人事管理工作166

一、保健166

二、需要167

三、激励167

四、激励的双重作用167

五、图书馆领导的日常工作167

第十一章 图书馆管理方法168

第一节 图书馆管理计划168

一、明确指导思想168

二、制定图书馆管理制度168

三、制定图书馆借书须知168

四、制定图书遗失和损坏赔偿制度168

五、制定污损图书处理办法169

六、制定图书设备管理制度169

七、及时更新图书馆管理系统170

八、制定图书采编制度170

九、制定图书馆安全管理制度170

十、制定图书馆防火制度170

十一、制定电子阅览室管理规定171

十二、制定图书馆工作人员守则171

第二节 计量管理方法172

一、计量管理在图书馆的应用172

二、计量管理存在的问题173

三、搞好计量工作的建议173

第三节 图书馆法规174

一、加强我国图书馆立法的必要性175

二、图书馆法的基本内容176

三、图书馆立法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77

第四节 图书馆标准化178

一、我国图书馆行业标准化工作现状178

二、图书馆标准化工作发展环境分析180

四、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81

五、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181

六、保障措施183

第十二章 图书馆读者服务185

第一节 读者研究185

一、各国研究情况185

二、读者结构研究185

三、读者阅读心理研究185

四、读者阅读需求研究186

五、读者阅读行为研究186

第二节 图书流通187

一、图书流通概论187

二、图书流通管理190

第三节 阅读指导192

一、阅读指导工作具有时代性192

二、阅读指导工作的主要内容193

第四节 提高阅读指导工作193

一、开展阅读指导工作需要加强自身建设194

二、阅读的重要性194

三、图书馆与全民阅读195

第五节 参考咨询197

一、参考咨询的定义197

二、参考咨询服务方式和内容197

第六节 文献检索200

一、文献检索途径200

二、文献检索方法201

三、文献检索步骤201

四、文献检索的类型202

第十三章 网络时代的图书馆204

第一节 网络图书馆概述204

一、网络图书馆的内容和职能204

二、网络图书馆的构成204

三、网络图书馆的工作目标205

四、建立网络图书馆的优点205

五、图书馆优质信息服务206

第二节 网络图书馆的网络信息资源206

一、网络信息资源207

二、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采集原则207

三、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208

四、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208

五、加大对信息资源整序工作的力度208

六、构建网上学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系统208

第三节 图书馆的网络化建设209

一、图书馆网络建设的主要目标209

二、图书馆网络建设的原则210

三、积极开展网络服务211

四、图书馆网络化建设的措施211

参考文献2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