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务员问责制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胡春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0964655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196页
- 文件大小:3MB
- 文件页数:199页
- 主题词:公务员制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公务员问责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问题2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述评3
一、国外3
二、国内6
三、述评9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12
一、研究目标12
二、研究意义12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14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16
第一节 公务员:含义、范围与结构16
一、公务员的含义16
二、公务员的范围19
三、公务员的结构21
第二节 问责:定义、要素与类型27
一、问责的定义27
二、问责的特征和要素28
三、问责的类型28
四、问责的多元维度30
五、问责的制度化31
第三节 公务员问责31
一、公务员问责在我国的兴起及必要性32
二、公务员问责的理论基础33
三、公务员问责制的模式36
第三章 官僚制改革背景下“问责”的转变41
第一节 官僚制的改革41
一、管理主义(新公共管理)的改革41
二、公务员或官僚制的改革45
三、问责(民主)的改革54
第二节 官僚制变革对问责的影响55
一、传统公共行政与问责55
二、新公共管理改革与问责57
三、后新公共管理改革与问责59
第三节 我国政府购买服务中“问责”关系的分析与构建62
一、基本概念:政府购买居家养老、问责、利益相关者62
二、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问责关系描述:以湖南省为例64
三、现实问责关系的表现及问题67
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问责关系建构69
第四章 问责“谁”?——问责的对象72
第一节 对问责对象的界定72
一、集体层面72
二、个人层面73
第二节 西方宪政体制下的政府责任制74
一、议会内阁责任制——由内阁集体或个人负责74
二、总统负责制——由总统负责75
三、双首长制——由总统和总理负责77
四、委员长制——由委员长负责78
五、小结79
第三节 中国的政府责任制81
一、我国宪法框架下的政府责任制81
二、党中央集体决策和集体负责制84
三、“一把手”负责制85
四、“谁来负责”的难题86
第四节 小结91
第五章 谁来问?——公务员问责的发起94
第一节 西方国家政府问责的主体94
一、政府机关外部的问责主体94
二、政府机关内部的问责主体97
第二节 我国公务员问责的主体99
一、公务员问责的主体99
二、关于外部问责主体的几点说明103
三、我国公务员问责发起的差异性及问题105
四、几点思考110
第三节 社会问责的兴起及影响因素113
一、什么是社会问责114
二、社会问责的影响因素分析114
三、哪种因素起关键作用120
四、几点启示122
第六章 问什么?——公务员问责的事由124
第一节 公务员问责的事由124
一、对责任的不同理解124
二、对公务员问责的分类127
第二节 我国公务员问责的内容133
一、政治上的问责133
二、行政上的问责136
三、道德上的问责137
第七章 问责的方式——如何确保问责139
第一节 不同问责视角下的问责方式139
一、问责制的维度139
二、根据问责制维度划分的问责方式140
三、根据问责制类型划分的问责方式140
第二节 我国公务员问责的方式及存在的误区——以“免职”为例142
一、我国公务员问责的方式142
二、“免职”与“问责”的区别144
三、免职衍生为问责手段的表现145
四、“免职”衍生为问责手段所产生的问题及原因146
五、误区的化解151
第三节 对官员复出的进一步思考152
一、官员复出的特征152
二、思考与建议153
第八章 中国主导型政治下的官员问责:挑战及问题155
第一节 问责是不是仅仅在民主制度中才得以可能156
第二节 中国主导型政治下的问责156
第三节 中国公务员问责:概念与机制157
一、中国公务员的概念157
二、问责机制:四种类型158
第四节 我国官员问责机制的评估162
一、对资金使用的问责163
二、对官员正直的问责164
三、对绩效的问责165
第五节 我国官员问责面临的挑战166
一、缺乏问责文化166
二、在立法、行政以及司法领域缺乏一部基本的问责法规166
三、政党与政府之间的问责关系不明确167
四、对官员的惩罚过弱168
五、公民社会尚不成熟169
第六节 我们能做什么169
一、加快“法治”建设170
二、建立一部完善的问责法律并且得到有效执行170
三、分离党的问责和政府的问责170
四、加强问责的两个要素:回应性和惩罚性171
五、加强公民社会的作用171
六、结束语171
参考文献173
后记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