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政治学概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新政治学概要
  • 王邦佐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730902073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政治学概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政治学的对象2

一、政治学学科的一般性问题2

(二)政治学的范围3

(三)政治学的结构4

(四)政治学的学科地位5

(五)政治学研究的方法6

二、马克思主义对政治学的贡献7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7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9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地位及其特点12

三、现代以前的政治研究13

(一)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研究13

(二)西方历史上的政治研究17

(一)历史发展20

四、现代的西方政治学20

(二)研究方法21

(三)学科领域23

(四)政治理论23

(五)发展趋势25

五、政治学在中国的确立和发展27

(一)政治学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27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28

思考题32

第一章 阶级与革命33

一、阶级与革命的基本概念34

(一)阶级的含义34

(二)阶级的起源和消亡36

(三)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38

(四)革命的作用39

(五)革命、改良和改革40

二、剥削阶级社会的阶级和革命42

(一)奴隶社会的阶级斗争和奴隶革命42

(二)封建社会的阶级斗争和农民革命43

(三)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特点和类型44

(四)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47

(五)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和夺取政权的革命50

三、无产阶级国家的阶级、革命与改革53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53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55

(三)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57

思考题61

第二章 国家政权62

一、国家的基本概念63

(一)国家的定义63

(二)国家的起源与消亡64

(三)国家的本质、形式和职能70

二、前资本主义国家73

(一)奴隶制国家的本质和特点73

(二)封建制国家的本质和特点75

三、资本主义国家78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和特点78

(二)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80

(三)民族独立国家的性质和特点82

四、社会主义国家84

(一)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84

(二)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88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职能91

思考题96

第三章 国家形式97

一、国家形式的基本概念98

(一)国家形式的含义98

(二)政体的分类及民主政体的原则99

(三)国家结构形式的分类101

二、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103

(一)民主共和制103

(二)贵族共和制104

(三)专制君主制104

(四)贵族君主制105

(一)二元君主立宪制106

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及国家结构形式106

(五)等级君主制106

(二)议会君主立宪制107

(三)总统共和制107

(四)议会共和制108

(五)委员会共和制108

(六)法西斯独裁制109

(七)资本主义国家的结构形式109

四、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及国家结构形式111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111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结构形式113

(三)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113

(四)中国的单一制115

思考题117

第四章 政府机构118

一、政府机构的基本概念119

(一)政府机构的含义119

(二)政府机构的组织原则120

(三)政府机构的分类和职能122

二、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政府机构124

(一)中国奴隶制国家政府机构124

(二)古代希腊、罗马政府机构125

(三)中国封建制国家政府机构127

(四)西欧封建制国家政府机构129

三、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机构130

(一)英国政府机构130

(二)美国政府机构132

(三)法国政府机构133

(四)德国政府机构134

(五)日本政府机构136

(六)瑞士政府机构137

(七)印度政府机构138

(八)墨西哥政府机构139

(九)埃及政府机构140

四、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机构141

(一)中国政府机构141

(二)朝鲜政府机构144

(三)越南政府机构145

(四)古巴政府机构146

(五)苏维埃类型的政府机构147

思考题148

第五章 政党制度149

(一)政党的定义与特征150

一、政党和政党制度的基本概念150

(二)政党的产生与作用153

(三)政党制度的含义和类型划分156

二、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157

(一)一党制157

(二)两党制158

(三)多党制161

三、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163

(一)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地位163

(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167

(三)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与优点170

思考题173

第六章 行政与人事174

(一)行政管理的定义与范围175

一、行政管理与人事制度的基本概念175

(二)行政管理的产生与发展176

(三)行政管理的体制与职能177

(四)人事制度的定义与内容182

二、资本主义国家的官僚制度186

(一)资本主义国家官僚制度的产生及其弊端186

(二)资本主义国家文官制度的建立与改革187

(三)资本主义国家文官制度的特点与作用191

三、社会主义国家行政与人事制度192

(一)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192

(二)社会主义国家干部人事制度的特点194

(三)中国干部人事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97

(四)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200

思考题202

第七章 政治参与203

一、政治参与的基本概念204

(一)政治参与的含义204

(二)政治参与的类型205

(三)政治参与的一般功能207

(四)政治参与的程度及其影响因素208

二、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参与210

(一)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参与的形态210

(二)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参与的性质与特点214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参与215

(一)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参与的性质与特点215

(二)中国政治参与的内容与形式218

思考题222

第八章 政治决策223

一、政治决策的基本概念224

(一)政治决策的含义与特征224

(二)政治决策的结构与功能226

二、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决策228

(一)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决策的性质228

(二)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决策的过程230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决策232

(一)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决策的主要依据232

(二)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决策的制定与执行234

(三)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决策实施的条件236

(四)中国政治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239

思考题240

第九章 政治发展241

(一)政治发展的含义242

一、政治发展的基本概念242

(二)政治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244

(三)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247

(四)政治发展的基本模式249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251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的一般历史进程251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的不同道路255

(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的历史局限性257

三、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260

(一)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总体特征260

(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政治问题262

(三)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策略265

(四)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发展道路267

思考题271

第十章 政治文化272

一、政治文化的基本概念273

(一)政治文化的含义与特征273

(二)政治文化的结构与功能276

(三)政治文化的类型281

二、剥削阶级社会的政治文化283

(一)奴隶主阶级、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文化283

(二)资产阶级的政治文化284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285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基本内涵285

(二)正确对待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287

(三)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288

(四)加强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290

思考题292

第十一章 民族与宗教293

一、民族和宗教的基本概念294

(一)民族的定义294

(二)民族的形成和融合295

(三)宗教的起源和种类298

(四)民族、宗教和国家300

二、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族与宗教303

(一)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303

(二)宗教与政治306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与宗教308

(一)社会主义国家民族问题的内容308

(二)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311

(三)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314

(四)中国的宗教政策320

思考题323

第十二章 时代与国际关系324

一、把握时代的基本特征325

(一)时代的含义及其划分的科学原则325

(二)马克思主义分析时代与国际关系的主要观点327

二、当代国际关系330

(一)影响当代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330

(二)当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333

(三)当代国际关系的主要特点335

三、中国的对外政策338

(一)中国对外政策的发展338

(二)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340

(三)中国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344

思考题346

后记3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