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储蓄理论求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储蓄理论求索
  • 朱德林,胡维熊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46557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65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77页
  • 主题词:储蓄-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储蓄理论求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华夏储蓄源远流长1

1.储蓄范畴1

1.2西方储蓄概念4

1.3我国当代储蓄8

1.4储蓄是一种亚文化12

1.5储蓄的定义和本质特征15

2.储蓄的作用20

2.1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20

2.2促进两大部类的平衡24

2.3调节积累与消费的比例26

2.4筹集资金,增加生产,促进经济增长30

2.5优化产业结构,调节商品流通33

2.6平衡信贷收支,调节货币流通34

2.8推进住房商品化36

2.7通过消费信贷机制重新拓展消费规模36

2.9开辟社会保障新领域39

3.储蓄规律43

3.1储蓄的适度增长规律43

3.2边际储蓄倾向49

3.3储蓄生命周期假说51

3.4被迫储蓄55

3.5储蓄投资的转化规律60

4.储蓄与消费66

4.1消费函数变化对储蓄的影响66

4.2我国居民消费的变化与储蓄69

4.3影响储蓄和消费分割的因素75

4.4影响我国储蓄与消费分割因素的分析77

4.5储蓄与消费关系综述79

5.储蓄与积累82

5.1储蓄是货币资金积累82

5.2储蓄的积累职能83

5.3储蓄决定投资87

5.4储蓄通过信用部分地转化为现实积累90

5.5储蓄的投资转化模式92

6.储蓄与利息96

6.1储蓄利息的来源及性质96

6.2利率与强迫储蓄100

6.3利率与过度储蓄102

6.4储蓄利率制定依据104

6.5保值储蓄109

6.6储蓄利率杠杆的临界点114

6.7中国储蓄的微弱利率弹性115

7.金融市场与储蓄119

7.1金融市场发展与储蓄结构的变化119

7.2债券市场与居民储蓄126

7.3股票市场与居民储蓄131

7.4外汇市场发展与居民储蓄结构的变化138

7.5保险市场与居民储蓄结构的变化141

8.储蓄竞争146

8.1储蓄存款的基本特征146

8.2储蓄利率、品种和服务的竞争147

8.3储蓄竞争的问题153

8.4储蓄的有序竞争156

8.5利率市场化与储蓄竞争161

9.储蓄心理170

9.1储蓄心理的成因171

9.2储蓄动机193

10.储蓄与法202

10.1《储蓄管理条例》的法律意义202

10.2消除“为储户保密”的负面问题,建设必要查询的法律保障机制204

10.3储蓄实名制引发的隐私权保护问题208

10.4商业银行向低额储户收费是否有法律依据212

10.5揽储行为的违规与规范214

10.6邮政储蓄的法律保护和市场公平竞争218

10.7邮政储蓄存单纠纷的法律应用219

附录:储蓄案例223

一、公款私存引起的纠纷223

二、储蓄员“倒贷”事件224

三、不记名存单失窃的司法救济227

四、挪用储蓄款营利案229

五、用拾得的储户存折骗取存款贪污案231

六、实物有奖储蓄合同兑奖纠纷案233

七、诉信用社人员扣留储户存单取款据为己有,要求兑付案234

八、诉中国银行沈阳分行办理存款差错赔偿案235

九、储户存折挂失后存款仍被人支领,法院判定银行给予赔偿案237

十、冻结个体工商户银行存款,无理由而被判撤销案239

11.储蓄文化241

11.1储蓄企业文化241

11.2构建独具个性的金融(储蓄)企业文化243

11.3储蓄企业形象245

11.4金融(储蓄)公共关系的理念与作用254

11.5金融(储蓄)公关的运用与活动256

11.6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的文化分析260

11.7妇女储蓄和女子银行267

12.1我国居民储蓄增长的特征270

12.储蓄的效益和风险270

12.2储蓄的宏观效益273

12.3银行储蓄效益的分析和衡量274

12.4储蓄超常增长的风险283

12.5储蓄超常增长对银行经营的影响289

12.6保持储蓄稳定增长,降低储蓄变动风险291

13.中外储蓄比较294

13.1中外储蓄范畴及其形态294

13.2中外储蓄的价值取向295

13.3中外储蓄存款的使用方向299

13.4中外储蓄在住宅建设中的作用301

13.5中外邮政储蓄304

13.6中国的储蓄机构与西方的储蓄银行305

13.7证券市场对储蓄发动的中外比较308

13.8中外储蓄员工的培训310

14.从银行储蓄走向广义储蓄313

14.1居民金融资产存款化313

14.2居民储蓄的转化314

14.3债券投资317

14.4股票投资323

14.5基金投资330

14.6外汇投资338

14.7保险投资342

14.8房地产投资345

14.9黄金投资349

14.10形形色色的艺术收藏品投资354

结语:363

储蓄不惟存款,储蓄难舍存款363

参考文献3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