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方志学新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方志学新论
  • 巴兆祥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学林出版社
  • ISBN:780668691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70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84页
  • 主题词:方志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方志学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方志学概述1

第一节 方志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1

一、“方志学”名称的由来1

二、方志学的研究对象3

三、方志学的研究任务5

第二节 方志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10

一、方志学的特点10

二、方志学研究的意义16

三、方志学研究的方法18

第三节 方志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5

一、方志学与历史学25

二、方志学与地理学28

三、方志学与考古学、经济学30

第二章 方志应用的再探讨33

第一节 方志的价值33

一、方志价值与功用33

二、方志资料的特点41

三、方志发挥作用的规律45

第二节 方志与旅游47

一、旅游客体的宝库47

二、发展旅游的重要依据52

三、高级导游书与游踪录55

四、旅游有助于方志发展59

第三节 以志证史——以望江西圩为例61

一、西圩的修筑及其规模62

二、明清时的修治概况65

三、管理制度与措施67

第一节 明代方志的兴盛70

第三章 方志发展史专题70

一、关于明代方志的数量71

二、明代地方志的类型与流派82

三、明代地方志的特点98

第二节 高度成熟的清代方志111

一、《大清一统志》与方志111

二、乡土志的兴修135

第三节 民国方志的转型与创新168

一、古代方志到近代方志的过渡168

二、近代方志的成型174

三、伪满时期的修志活动194

一、新地方志的创立203

第四节 新方志的盛况与总体评价203

二、新地方志的大发展212

三、新方志选评224

第四章 台湾地区方志编纂研究239

第一节 三个不同时期的修志概况239

一、清朝的方志编修239

二、日据时期的地方史志编纂248

三、光复后志书编纂的兴盛251

第二节 方志体例与编纂方法的演变比较256

一、清朝时期大陆志书体式的移植256

二、“日式”志书的导入263

三、光复后志书传统的恢复与创新270

一、论题的提出280

第一节 方志目录学的基本问题280

第五章 方志目录学280

二、方志目录学的研究内容285

三、方志目录的类型划分288

四、方志目录学的历史分期293

五、方志目录的发展特点和趋势300

第二节 民国方志目录学研究之进展304

一、方志目录编纂的进程304

二、成果类型310

三、成就与特色318

第三节 建国后方志目录整理的成就325

一、馆藏方志专目325

二、馆藏方志联合目录340

三、方志考录与提要349

四、方志索引与修志目录356

五、对流散海外的方志整理361

第六章 中国地方志在日本363

第一节 日本大学图书馆中国地方志资源的访查363

一、缘起363

二、方志资源状况365

三、所藏方志的来源369

四、价值的评估373

第二节 孤本(崇祯)《嘉兴县志》研究378

一、有关著录问题的辨证379

二、版式及流失日本源流382

三、创、续之演变386

四、得与失388

五、明代修志规范化的例证397

第三节 孤本(光绪)《宁灵厅志草》考400

一、纂修人、纂修时间和志书流散400

二、《志草》内容404

三、体例与编纂方法406

四、价值与不足410

第七章 新志续修的理论探讨414

第一节 新方志的体例与篇目414

一、新方志的体例414

二、体例与篇目的关系419

三、新志的篇目设计422

第二节 关于“续修”426

一、如何理解“续修”426

二、“续修”的断限431

三、“续修”的篇目436

四、学术规范问题439

第三节 续修志书如何体现地方特色441

一、地方特色的界定441

二、如何把握地方特色445

三、体现地方特色的方法448

第四节 志间交叉重复问题的处理452

一、说交叉重复452

二、县志与县级市志、区志454

三、县志与地级市志457

四、县(市)志与地区志、州志、盟志459

主要参考文献462

后记4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