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神经病学 第1卷 神经系统临床诊断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神经病学 第1卷 神经系统临床诊断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38/30842117.jpg)
- 王新德总主编;王纪佐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157194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63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389页
- 主题词:神经病学 神经系统疾病(学科: 诊断) 神经系统疾病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神经病学 第1卷 神经系统临床诊断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诊断的一般原则3
第一章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特点和原则3
第二章 病史采集的一般原则5
一、主诉和现病史5
二、过去史6
三、家族史6
第三章 神经系统检查的一般原则7
第四章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辅助检查9
第一节 脑脊液检查9
一、脑脊液的产生、循环和功能9
二、腰椎穿刺检查9
三、脑脊液的检查11
第二节 神经影像学检查13
一、CT检查13
二、磁共振成像术15
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16
四、经颅彩色三维多普勒超声检查17
五、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18
六、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检查18
第三节 神经电生理学的临床应用18
一、脑电图19
二、诱发电位20
第四节 肌电图的临床应用22
二、异常肌电图23
一、正常肌电图23
四、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24
第五节 神经和肌肉活检24
三、神经肌肉接头病变肌电图检查24
一、骨骼肌活检25
二、周围神经活检25
第六节 DNA诊断技术26
第二篇 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症状诊断学31
第一章 谵妄和痴呆31
第一节 谵妄31
一、临床表现31
二、病因31
一、概述32
三、诊断和治疗32
第二节 痴呆32
二、痴呆综合征的诊断38
第二章 意识障碍51
第一节 昏迷51
一、意识产生的病理生理基础51
二、意识障碍的类型54
三、昏迷病人的检查与诊断57
第二节 脑死亡61
第三节 短暂性意识障碍62
一、晕厥63
二、非晕厥性意识障碍64
第一节 失语66
一、概述66
第三章 失语和失用66
二、失语的类别和临床表现67
三、失语的检查、预后和处理71
第二节 失用72
一、顶叶失用73
二、额叶失用75
第四章 失认、失读和失算78
第一节 失认78
一、视觉失认78
第二节 失读80
二、听觉失认80
一、失读不伴失写81
二、失读伴失写(中枢失读)81
三、纯失写81
第三节 失算和计算不能82
第五章 睡眠障碍83
第一节 睡眠生理83
一、睡眠的神经解剖83
二、睡眠的神经生化83
三、生物钟节律的生理84
四、睡眠时相和分期84
六、睡眠与年龄85
五、正常睡眠结构85
第二节 睡眠疾病的诊断手段86
一、病史、症状和体征86
二、实验室检查87
第三节 睡眠障碍和疾病87
一、睡眠疾病的国际分类87
二、失眠87
三、副睡眠障碍89
四、过度嗜睡疾患91
五、睡眠-觉醒疾患96
六、伴有睡眠障碍的神经系统疾患97
一、头痛的分类98
第一节 概述98
第六章 头面痛98
二、头痛诊断的一般原则103
三、头颅疼痛敏感结构103
四、头颅疼痛诊断的注意事项104
第二节 原发性头痛105
一、偏头痛105
二、丛集性头痛111
三、慢性阵发性半侧颅痛111
四、紧张型头痛112
五、慢性每日头痛112
四、低颅压综合征116
二、颞动脉炎116
三、高颅压头痛116
第三节 继发性头痛116
一、脑膜炎和蛛网膜下腔出血116
五、颅外结构病变的头痛117
六、脑神经痛118
第七章 疼痛120
第一节 疼痛的解剖和生理120
一、原始传入伤害感受器120
二、疼痛的中枢传导通路121
三、疼痛的调控121
四、神经病性疼痛121
五、复合性区域疼痛综合征121
二、闸门控制学说122
第三节 疼痛的分类及其临床特征122
一、特异性学说和构型学说122
第二节 痛觉的产生机制122
一、按疼痛部位的分类123
二、按疼痛原因的分类123
第四节 神经源性疼痛124
一、概述124
二、神经痛124
三、脊髓痛125
四、中枢性中风后疼痛125
第五节 特殊慢性疼痛综合征126
一、复合性区域疼痛综合征126
四、肌纤维痛和肌筋膜痛127
二、疱疹后神经痛127
三、残肢痛和幻肢痛127
第八章 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129
一、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解剖生理129
二、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临床表现130
三、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治疗133
第九章 步态紊乱136
一、姿态和步态的检查136
二、偏瘫步态紊乱137
三、下肢轻瘫步态紊乱137
四、帕金森病的步态紊乱137
五、小脑疾病的步态紊乱137
八、脑瘫性步态紊乱138
九、舞蹈病的步态紊乱138
六、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紊乱138
七、歇斯底里性步态紊乱138
十、肌张力障碍性步态紊乱139
十一、肌营养不良性步态紊乱139
十二、老年性步态紊乱139
第十章 无力和疲劳141
第一节 无力141
一、无力的检查和分级141
二、病理性无力和非病理性无力的区别141
三、无力的常见临床类型142
二、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因144
一、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表现144
第二节 慢性疲劳综合征144
三、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145
四、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化验检查145
五、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145
第三篇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学(幕上疾患部分)149
第一章 大脑半球疾患的定位诊断149
第一节 大脑皮质的解剖生理149
一、大脑半球的外形和分叶149
二、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151
第二节 大脑半球病损的特点154
二、精神状况155
一、一般状况155
第三节 大脑高级神经活动的检查155
三、语言156
四、运用156
五、其他相关功能157
第四节 高级神经活动的主要症状157
一、失语和失用157
二、失认、失读、失写和失算157
三、忽略157
四、情感紊乱158
五、记忆障碍160
第五节 大脑各叶损害的功能定位162
一、额叶162
二、顶叶163
三、颞叶164
四、枕叶164
第二章 基底节疾患的定位诊断166
第一节 基底节的解剖166
一、纹状体的传入纤维166
二、纹状体的传出纤维166
三、苍白球的传入和传出纤维166
四、黑质的传入和传出纤维167
第二节 基底节病损168
一、运动障碍168
二、肌紧张不全171
三、肌阵挛172
四、抽动173
五、震颤174
六、帕金森综合征174
七、皮质-基底节变性176
八、进行性核上性麻痹176
第三章 丘脑疾病的定位诊断178
第一节 丘脑的解剖178
第二节 丘脑缺血性病变的定位诊断179
一、丘脑缺血性病变的诊断179
二、丘脑缺血性梗死的临床综合征179
第三节 丘脑病损时的临床表现180
一、觉醒障碍180
三、记忆障碍181
四、感觉紊乱181
二、情绪和情感障碍181
五、运动紊乱182
六、眼运动紊乱183
七、语言和其他高级皮质功能障碍183
第四节 丘脑病变代表区的定位诊断183
一、前丘脑区183
二、中丘脑区184
三、腹外侧丘脑区184
四、丘脑后区184
第一节 下丘脑及垂体的解剖185
一、下丘脑185
第四章 下丘脑及垂体的定位诊断185
二、垂体186
第二节 下丘脑和垂体病损的临床表现187
一、下丘脑病损的临床表现187
二、垂体瘤的临床表现189
三、下丘脑和垂体病损时的定位诊断190
第四篇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学(幕下和脑神经疾患部分)193
第一章 小脑疾患的定位诊断193
一、小脑的解剖193
二、小脑损害的临床表现194
三、小脑综合征195
四、小脑梗死综合征196
五、其他小脑疾患198
第一节 延髓203
一、延髓的解剖203
第二章 脑干疾患的定位诊断203
二、延髓综合征及定位诊断204
第二节 脑桥205
一、脑桥的解剖205
二、脑桥综合征及定位诊断206
第三节 中脑208
一、中脑的解剖208
二、中脑综合征及定位诊断209
二、嗅神经的检查方法211
三、嗅神经损害综合征211
一、嗅神经的解剖211
第三章 嗅神经疾患的定位诊断211
第四章 视觉通路病变的定位诊断213
第一节 视觉通路的解剖213
一、视网膜213
二、视神经214
三、视交叉214
四、视束及外侧膝状体214
五、视放射215
六、视觉皮质及视觉联络区215
七、视觉通路的血液供应215
一、视力检查216
二、视野检查216
第二节 视神经检查216
三、眼底检查217
第三节 视觉通路损害的定位诊断217
一、视觉改变218
二、视野变化219
三、眼底改变222
四、瞳孔光反应障碍224
五、眼眶占位病变224
第五章 眼球运动系统损害的定位诊断226
第一节 眼部肌肉和神经226
一、眼部肌肉疾病的诊断226
二、眼球运动神经的检查227
一、动眼神经229
第二节 眼球运动神经损害的定位诊断229
二、滑车神经232
三、外展神经233
四、多数眼球运动神经麻痹235
五、瞳孔235
第三节 眼球运动的核上通路238
一、前庭系统238
二、全野视动反射239
三、平稳视追踪系统239
四、双眼快速扫视运动240
五、辐辏运动242
六、凝视麻痹243
二、眼球震颤的分类246
第四节 眼球震颤246
一、视动鼓246
第六章 三叉神经疾患的定位诊断250
一、三叉神经的解剖250
二、三叉神经的检查方法251
三、三叉神经损害的定位和综合征252
四、三叉神经周围支的损害254
第七章 面神经疾患的定位诊断256
一、面神经的解剖256
二、面神经的检查257
三、面神经损害的定位258
四、泪液分泌异常259
五、眼睑闭合异常260
六、异常的面部运动及其定位261
第八章 前庭耳蜗神经疾患的定位诊断263
一、前庭耳蜗神经的解剖263
二、位听神经功能的检查和评价264
三、耳聋和眩晕的定位诊断266
第九章 舌咽神经疾患的定位诊断271
一、舌咽神经的解剖271
二、舌咽神经的检查和评价271
三、舌咽神经损害的定位272
第十章 迷走神经疾患的定位诊断273
一、迷走神经的解剖273
二、迷走神经的检查和评价273
三、迷走神经损害的定位274
第十一章 副神经疾患的定位诊断276
一、副神经的解剖276
二、副神经的检查和评价276
三、副神经损害的定位277
第十二章 舌下神经疾患的定位诊断279
一、舌下神经的解剖279
二、舌下神经的检查和评价279
三、舌下神经损害的定位280
第五篇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学(脊髓和周围神经部分)285
第一章 脊髓疾患的定位诊断285
一、脊髓的解剖生理285
二、脊髓病变的临床表现288
三、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289
四、脊髓病变的定性诊断293
第二章 周围神经病变的定位诊断294
第一节 概述294
一、周围神经病的分类294
二、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表现295
第二节 周围神经病变的定位诊断297
一、腋神经297
二、肌皮神经297
三、正中神经298
四、尺神经299
五、桡神经300
六、股神经301
七、闭孔神经302
八、股外侧皮神经302
九、坐骨神经及其分支303
第三节 颈丛、臂丛及腰骶丛病变的定位诊断304
一、颈丛305
二、臂丛305
三、腰骶丛307
第六篇 脑血管疾病的定位诊断和综合征311
第一章 大脑半球的血液供应311
一、颈内动脉311
二、大脑前动脉311
五、侧支循环312
四、大脑后动脉312
三、大脑中动脉312
第二章 大脑血管疾病的定位诊断313
第一节 缺血性中风综合征313
一、短暂性缺血发作313
二、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314
三、完全中风314
四、进展性中风314
第二节 缺血性颅内动脉综合征315
一、颈动脉综合征315
二、前脉络膜动脉综合征316
三、大脑前动脉综合征317
四、大脑中动脉综合征317
五、大脑后动脉综合征318
一、双侧接壤带或分水岭脑缺血319
二、单侧接壤带或分水岭梗死319
第三节 接壤带或分水岭脑缺血319
第四节 腔隙梗死320
一、纯运动轻偏瘫320
二、纯感觉中风320
三、轻偏瘫共济失调320
四、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320
第五节 脑出血综合征321
一、脑出血综合征的一般临床表现321
二、脑出血综合征的定位诊断321
一、颈内动脉海绵窦动脉瘤323
第六节 脑动脉瘤综合征323
二、后交通动脉瘤324
三、大脑中动脉瘤324
四、椎基底动脉瘤324
第七节 蛛网膜下腔出血综合征及其临床评价324
一、蛛网膜下腔出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324
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分级和预后评定325
第七篇 小儿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诊断学331
第一章 病史采集331
一、现病史331
二、既往史331
三、个人史332
四、家族史333
第二章 一般检查334
一、意识及精神状态334
二、哭声334
三、皮肤和毛发334
四、面容335
五、气味335
六、皮纹335
第三章 神经系统检查338
第一节 新生儿期神经系统检查338
一、姿势和运动338
二、头颅338
四、肌张力339
三、脑神经339
五、反射340
第二节 婴幼儿神经系统检查342
一、头颅和脊柱342
二、脑神经343
三、运动系统344
四、感觉系统346
五、神经反射347
六、脑膜刺激征348
七、自主神经功能检查348
第四章 智力检查349
中文索引351
英文索引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