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汝南县志 1986-2000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汝南县志 1986-2000
  • 汝南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王海建主编;付桂月,贺曙辉,王二玲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ISBN:753483565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984页
  • 文件大小:294MB
  • 文件页数:10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汝南县志 1986-200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9

第一编 建置 区划47

第一章 建置47

第一节 地理位置47

第二节 境域变化47

第三节 建置沿革48

第四节 区划49

第二章 乡镇51

第一节 汝宁镇51

第二节 三门闸乡54

第三节 三里店乡57

第四节 三桥乡60

第五节 王岗镇63

第六节 张岗乡66

第七节 南余店乡68

第八节 马乡镇71

第九节 和孝镇74

第十节 大王庄乡77

第十一节 常兴乡80

第十二节 舍屯乡83

第十三节 官庄乡86

第十四节 老君庙镇88

第十五节 韩庄乡91

第十六节 水屯镇94

第十七节 罗店乡97

第十八节 张楼乡100

第十九节 金铺镇103

第二十节 留盆镇106

第二十一节 板店乡109

第二编 环境与保护113

第一章 自然环境113

第一节 地质地貌113

第二节 水文114

第三节 气候122

第四节 土壤128

第五节 生物130

附:宿鸭湖水库水域生物调查132

第二章 环境保护139

第一节 环境污染139

第二节 环境监测141

第三节 污染治理142

第四节 生态保护144

第五节 机构144

第三章 气象服务与地震监测145

第一节 气象服务145

第二节 气象建设145

第三节 机构146

第四节 地震监测146

第三编 资源 管理149

第一章 水资源与管理149

第一节 水资源149

第二节 水资源管理151

第二章土地资源与管理151

第一节 土地资源151

第二节 土地管理152

第三节 土地开发利用157

第三章 矿产资源158

第四编 人口与计划生育159

第一章 人口状况159

第一节 人口发展159

第二节 人口构成160

第三节 婚姻 家庭166

第四节 人口分布170

第二章 计划生育172

第一节 计划生育政策173

第二节 生育管理174

第三节 节育技术176

第四节 国际“三结合”项目177

第五节 机构177

第五编 民情 民俗179

第一章 居民生活179

第一节 居民收入179

第二节 居民消费186

第二章 民族 宗教194

第一节 民族194

第二节 宗教199

第三节 机构202

第三章 习俗203

第一节 农业生产习俗203

第二节 生活习俗206

第三节 贸易习俗213

第四节 节日习俗215

第五节 婚丧礼仪219

第四章 方言224

第六编 改革 开放233

第一章 政治体制改革233

第一节 党政机构改革233

第二节 精简人员235

第二章 人事劳动制度改革235

第一节 干部选拔任用235

第二节 公务员制度236

第三节 企业人事制度改革237

第四节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237

第五节 用工制度改革238

第三章 经济体制改革239

第一节 完善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239

第二节 国有商业体制改革240

第三节 集体商业经济体制改革243

第四节 工业企业改革243

第四章 开放245

第一节 解放思想245

第二节 多策并举 实施开放246

第七编 城乡建设249

第一章 城市建设249

第一节 县城规划249

第二节 县城改造250

第三节 新区建设252

第四节 道路建设253

第五节 公共设施255

第六节 机构259

第二章 镇村建设260

第一节 镇村规划260

第二节 重点镇建设261

第三节 重点村建设262

第三章 房地产交易与管理263

第一节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263

第二节 产权登记264

第三节 房产交易265

第四章 建筑施工265

第一节 建筑市场管理265

第二节 建筑设计265

第三节 施工队伍266

第四节 建筑质量监测267

第五节 建筑成果267

第八编 交通 邮电269

第一章 交通269

第一节 公路269

第二节 水路276

第三节 铁路276

第四节 运输277

第五节 机构284

第二章 邮政285

第一节 邮政网点 邮路285

第二节 邮政业务285

第三节 机构287

第三章 电信288

第一节 固定电话288

第二节 话务 话费289

第三节 电报 传真292

第四节 特服电话292

第五节 互联网293

第六节 移动电话293

第七节 无线寻呼294

第八节 机构294

第九编 水利 电力295

第一章 水利295

第一节 水利工程295

第二节 农田灌溉298

第三节 水政管理299

第四节 防汛 抗旱300

第五节 机构302

第二章 电力303

第一节 电力改革303

第二节 电力设施305

第三节 电业管理307

第四节 供电309

第五节 电价 电费311

第六节 电业企业312

第七节 机构313

第十编 共产党315

第一章 组织机构315

第一节 中共汝南县代表大会315

第二节 中共汝南县委员会316

第三节 基层组织319

第二章 重大决策320

第三章 纪检监察330

第四章 组织建设332

第一节 基层组织建设332

第二节 党员334

第三节 干部337

第四节 知识分子工作338

第五节 老干部工作339

第五章 宣传教育341

第一节 宣传报道342

第二节 思想教育344

第六章 政法协调345

第一节 主要工作345

第二节 机构348

第七章 统一战线348

第一节 统战宣传教育与理论研究348

第二节 对台工作349

第三节 侨务工作350

第四节 党外知识分子和党外代表工作351

第八章 政策研究352

第十一编 人民代表大会353

第一章 代表选举353

第一节 县人民代表普选353

第二节 乡镇人民代表普选354

第二章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355

第一节 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355

第二节 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356

第三节 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356

第四节 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357

第三章 组织机构357

第一节 县人大常委会357

第二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360

第四章 履行职责361

第一节 履行监督权361

第二节 审议行使决定权362

第三节 行使任免权363

第四节 代表议案、意见、建议办理363

第五节 指导乡镇人大工作363

第十二编 人民政府365

第一章 政府组成365

第一节 内设机构365

第二节 下属机构366

第二章 施政方式368

第一节 会议制度368

第二节 分工负责制369

第三节 目标管理369

第三章 政务纪要370

第一节 农村工作370

第二节 工业企业调整与招商引资373

第三节 其他各项社会事业374

第四章 乡镇政府377

第十三编 人民政协379

第一章 组织机构379

第一节 县政协机构379

第二节 基层政协机构379

第三节 政协委员380

第二章 政协会议380

第一节 政协汝南县第六届委员会381

第二节 政协汝南县第七届委员会382

第三节 政协汝南县第八届委员会383

第四节 政协汝南县第九届委员会384

第三章 主要活动386

第一节 参政议政386

第二节 整理督办提案工作387

第三节 视察 调研388

第四节 文史资料征编389

第五节 联谊活动390

第十四编 社会团体391

第一章 工会391

第一节 职工代表大会391

第二节 主要工作及活动392

第三节 组织394

第二章 共青团395

第一节 团员代表大会395

第二节 主要工作及活动396

第三节 青年教育397

第四节 少年先锋队398

第五节 组织399

第三章 妇女联合会399

第一节 妇女代表大会399

第二节 主要活动400

第三节 组织建设402

第四节 组织403

第四章 工商业联合会403

第一节 代表大会403

第二节 主要活动404

第三节 机构405

第五章 科学技术协会405

第一节 科学技术协会代表大会406

第二节 主要活动406

第三节 组织407

第六章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408

第一节 主要活动408

第二节 机构409

第七章 残疾人联合会409

第一节 残疾人代表大会409

第二节 主要活动409

第三节 机构410

第八章 归侨、侨眷联合会410

第一节 主要活动411

第二节 机构412

第九章 个体劳动者协会412

第一节 代表大会412

第二节 主要活动412

第三节 机构413

第十章 消费者协会413

第一节 主要活动413

第二节 机构414

第十一章 红十字会414

第一节 发展简介414

第二节 主要活动415

第十五编 政法 武装417

第一章 公安417

第一节 治安管理417

第二节 禁毒420

第三节 110报警服务421

第四节 刑事侦查421

第五节 监所管理422

第六节 公安消防423

第七节 交通管理423

第八节 机构424

第二章 检察425

第一节 刑事检察425

第二节 反贪污贿赂426

第三节 法纪检察427

第四节 监所检察428

第五节 民事行政检察429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429

第七节 机构430

第三章 审判430

第一节 民事审判430

第二节 刑事审判432

第三节 经济审判433

第四节 行政审判434

第五节 依法执行434

第六节 案件复查告诉申诉435

第七节 机构436

第四章 司法436

第一节 普法教育436

第二节 民事调解438

第三节“两劳”安置帮教438

第四节 律师事务439

第五节 公证440

第六节 机构440

第五章 武装440

第一节 民兵441

第二节 兵役443

第三节 拥政爱民444

第四节 武警445

第五节 机构445

第十六编 人事 劳动 社会保障447

第一章 人事管理447

第一节 机关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447

第二节 编制管理448

第三节 人才市场管理450

第四节 干部调配451

第五节 军转干部安置452

第六节 大中专生分配453

第七节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454

第八节 机构455

第二章 劳动管理456

第一节 工人调配456

第二节 劳动就业与培训457

第三节 招工 技校招生459

第四节 离休 退休 退养460

第六节 劳动 安全监察462

第七节 仲裁 信访464

第八节 劳动合同465

第九节 工人技术等级培训考核465

第三章 工资与奖惩466

第一节 工资466

第二节 奖励与惩戒468

第四章 社会保障469

第一节 医疗保障469

第二节 养老保险472

第三节 失业保险474

第四节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75

第十七编 民政477

第一章 民政管理477

第一节 婚姻登记477

第二节 社团管理479

第三节 收养登记480

第四节 区划地名管理481

第五节 殡葬工作498

第六节 机构499

第二章 村民自治500

第一节 村民选举500

第二节 村民自治示范活动501

第三节 村务公开502

第三章 拥军优属504

第一节 伤残军人抚恤504

第二节 烈军属优待504

第三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505

第四节 拥军活动505

第五节 革命烈士507

第四章 社会福利507

第一节 赈灾救济507

第二节 五保供养509

第三节 彩票管理510

第十八编 财政 税务513

第一章 财政513

第一节 财政体制改革513

第二节 财政收支514

第三节 预算外资金管理517

第四节 国有资产管理517

第五节 机构519

第二章 税务519

第一节 税收征收管理519

第二节 税种520

第三节 工商税收521

第四节 农税税收522

第五节 机构526

第十九编 计划 统计 审计527

第一章 计划527

第一节 计划编制与执行527

第二节 固定资产投资529

第三节 机构530

第二章 统计530

第一节 统计普查530

第二节 统计监督与服务531

第三节 机构532

第三章 审计532

第一节 审计项目532

第二节 审计检查533

第三节 机构534

第二十编 工商 质量 物价535

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535

第一节 企业登记管理535

第二节 个体私营经济和管理536

第三节 经济合同管理537

第四节 商标广告管理538

第五节 经济监察539

第六节 市场建设与管理540

第七节 机构542

第二章质量技术监督542

第一节 质量监督542

第二节 计量监督543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544

第四节 法律法规宣传544

第五节 机构545

第三章 物价管理545

第一节 物价制定545

第二节 物价调整546

第三节 物价监督547

第四节 市场物价548

第五节 机构548

第二十一编 农业549

第一章 种植业549

第一节 粮食作物549

第二节 经济作物554

第三节 良种推广559

第四节 植物保护561

第五节 土壤肥料562

第六节 耕作制度563

第七节 农场564

第二章 畜牧业565

第一节 畜禽养殖565

第二节 特种养殖567

第三节 品种改良568

第四节 疫病防治569

第五节 基地建设569

第三章 水产业570

第一节 资源种类570

第二节 水产养殖571

第三节 水产开发573

第四节 渔政管理575

第四章 林业576

第一节 树种576

第二节 植树造林577

第三节 花木园艺578

第四节 林木管护578

第五节 林场580

第五章 农业机械582

第一节 农业机具582

第二节 农机服务体系585

第六章 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588

第一节 基地建设589

第二节 资金管理597

第七章 机构592

第二十二编 工业 乡镇企业595

第一章 工业595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595

第二节 工业门类598

第三节 技术改造602

第四节 机构603

第五节 企业选介603

第二章 乡镇企业610

第一节 乡镇企业发展610

第二节 机构611

第三章 工业园区612

第一节 汝南县城南工业区(1992~2000年)612

第二节 汝南县城西工业区614

第三节 机构614

第二十三编 商贸流通617

第一章 商品经营617

第一节 生产资料购销617

第二节 生活用品购销620

第三节 商业网点623

第四节 商业贸易管理624

第五节 机构625

第二章 个体私营商业627

第一节 优惠政策627

第二节 个体商业发展628

第三章 粮油经营629

第一节 粮油购销629

第二节 粮油供应631

第三节 粮油调拨633

第四节 粮油储备633

第五节 机构634

第四章 专营商品购销635

第一节 烟草购销635

第二节 食盐购销637

第三节 医药用品购销639

第四节 石油购销640

第五节 机构641

第五章 对外贸易642

第一节 进出口商品购销642

第二节 基地建设643

第三节 机构644

第六章 物资经营645

第一节 经营645

第二节 机构646

第七章 集市贸易646

第一节 城乡集市646

第二节 贸易市场建设647

第二十四编 金融649

第一章 银行业649

第一节 货币649

第二节 存款652

第三节 贷款653

第四节 金银贸易655

第五节 机构655

第二章 保险业658

第一节 人寿保险658

第二节 财产保险659

第三节 机构659

第二十五编 旅游 饮食服务661

第一章 旅游661

第一节 旅游发展状况661

第二节 机构662

第三节 旅游景点简介662

第二章 饮食服务672

第一节 饮食业673

第二节 旅馆业673

第三节 美发洗浴业674

第四节 照相业675

第三章 名吃 特产676

第一节 名吃676

第二节 名特产678

第二十六编 教育 科技681

第一章 教育681

第一节 教育改革681

第二节 幼儿教育682

第三节 小学教育684

第四节 中学教育685

第五节 特殊教育688

第六节 职业教育689

第七节 成人教育691

第八节 社会办学691

第九节 招生692

第十节 教师694

第十一节 办学条件695

第十二节 教学研究697

第十三节 教学管理697

第十四节 机构698

第十五节 重点学校简介698

第十六节 中等专业学校简介702

第二章 科技705

第一节 科技管理705

第二节 科技人才705

第三节 科技研究706

第四节 科技普及712

第五节 机构713

第二十七编 文化715

第一章 文化艺术715

第一节 文艺创作715

第二节 戏曲718

第三节 民间艺术719

第四节 图书721

第五节 文化馆站724

第六节 文化市场管理726

第七节 机构727

第二章 广播 电影 电视727

第一节 广播727

第二节 电影729

第三节 电视730

第四节 机构731

第三章 档案 史志732

第一节 档案732

第二节 党史研究733

第三节 地方志编纂734

第四章 文物及保护735

第一节 馆藏文物735

第二节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37

第二十八编 艺文747

第一章 文学作品选747

第二章 书法、美术、摄影作品选762

第二十九编 卫生 体育769

第一章 医疗769

第一节 医疗技术及设备769

第二节 疫病防治771

第三节 医政管理775

第四节 医疗机构776

第二章 卫生779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779

第二节 卫生监督779

第三章 保健780

第一节 医疗保健780

第二节 妇幼保健780

第三节 儿童保健782

第四章 体育783

第一节 群众体育783

第二节 学校体育785

第三节 竞技体育786

第四节 体育设施789

第三十编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791

第一章 活动开展791

第一节 精神文明建设活动793

第二节 创建文明城市794

第三节 创建文明单位795

第四节 创建文明村镇796

第五节 创建文明户797

第六节 机构799

第二章 文明风尚799

第一节 尊老爱幼799

第二节 见义勇为800

第三节 敬业奉献801

第四节 移风易俗801

第三十一编 人物803

第一章 人物传803

第二章 人物简介806

第三章 人物名表850

附录893

一、前志勘误893

二、文件辑录894

三、汝南特色文化908

四、汝南著姓望族的变迁与发展925

五、封于汝南的明藩王962

六、2008~2009年在任县级领导简介964

汝南县地方史志办公室人员976

提供资料单位名单(排名不分先后)976

表格索引977

后记9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