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的经济构造 社会学大纲 第3篇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社会的经济构造 社会学大纲 第3篇
  • 李达著 著
  • 出版社: 新华书店
  • ISBN:
  • 出版时间:1949
  • 标注页数:155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16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的经济构造 社会学大纲 第3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

第一节 劳动过程 自然与社会1

一 劳动1

劳动是人类与自然间的物质代谢过程1

劳动过程是社会与自然之对立的统一2

二 劳动过程的三个要素2

有意识的劳动3

劳动手段4

劳动对象5

三 劳动过程之社会性6

能抽象的劳动过程6

劳动过程只自然方面与社会的方面7

劳动过程的社会方面之积极性9

四 社会发展规律必须在社会内部去探求10

社会与自然之差异10

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12

社会发展的原因存在于社会之中13

五 各派社会学说对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之谬论及其批判14

旧派社会学的谬见及其批判14

新派社会学说的见解及其批判16

第二节 生产力18

一 当作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看的生产力18

生产18

单纯的在再生产20

扩大的再生产21

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生产力22

生产力不能离开生产关系去考察23

二 生产力的社会性24

生产力与生产诸力的意义24

生产的生产力的两个方面25

劳动手段的社会性27

劳动对象的社会性28

劳动力的社会性30

劳动力与生产手段之关系32

三 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技术与科学的作用34

技术对于生产力的发达的作用34

技术是历史的范畴36

科学对于生产力发展上的作用37

科学与技术之关系38

科学与技术的成果对于社会的关系39

第三节 生产诸关系40

一 生产诸关系之形成40

生产关系40

分配关系43

消费关系44

交换关系45

生产诸关系与生产关系46

二 生产诸关系的物质性与社会性49

生产诸关系的物质性49

生产诸关系的社会性51

三 生产关系与生产方法55

生产力与生产方法55

生产方法是生产诸关系的基础56

生产关系之历史的形态57

生产关系与阶级关系60

第四节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60

一 生产力是生产关系运动的内容60

当作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看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61

生产力是生产关系的内容63

生产关系适应于生产力的发展65

二 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形式66

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66

生产关系也阻碍生产力的发展68

特定生产关系的能动性与特定生产方法的内容69

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与经济构造的变革7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71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73

关于经济构造改革的普遍性与特殊性74

第二章 经济构造之历史的形态77

第一节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各种社会的经济构造77

一 先阶级社会的经济构造77

研究经济构造的历史形态的重要性77

先氏族社会的经济构造79

氏族社会的经济构造83

原始社会之崩坏87

二 奴隶制社会的经济构造90

阶级社会之共通的特性90

奴隶制的经济构造之发生及发展92

奴隶制的经济构造之崩溃93

三 封建社会的经济构造95

封建的生产关系之根本特徵95

封建的手工业、商业与商业资本98

农奴制与封建制额的同一101

变相的封建的生产方法—『亚细亚的生产方法』104

封建的经济构造之崩溃106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108

一 资本主义的成立及发展的过程108

工场手工业时期108

机械的大工业111

机械之资本主义的使用与劳动者阶级112

当作生产关系看的资本,占据支配地位113

二 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倾向115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115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117

工场的有计划组织与生产的无政府状态118

都市与农村的对立120

恐慌的必然性121

三 帝国主义123

生产的集积与独占123

银行的新作用与金融资本125

资本之输出126

国际的独占世界分割127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冲突的尖锐化128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经济体系131

一 过度期经济的特徵131

过度期经济的一般特徵131

过度期经济的根本规律135

资本主义经济的范畴不适用与度过期经济139

过度期的扩大再生产的意义143

二 过度期经济的发展145

战时共产主义145

新经济政策时代—复兴期146

第一五年计划—改造期148

三 苏联经济的现阶段149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设之完成149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前提条件151

第二五年计划额任务153

社会主义经济的将来1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