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制药工程实验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制药工程实验教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1066676.jpg)
- 金坚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2477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06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318页
- 主题词:制药工业-化学工程-实验-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制药工程实验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基本实验技能与操作技术1
第一章 实验室基本知识1
一、实验室安全1
二、化学药品、试剂的存储及使用2
三、废品的销毁2
四、无菌室要求3
五、实验记录和报告3
第二章 制药基本操作技术4
第一节 生物药物的基因工程技术4
一、基因工程工具酶4
二、基因工程的载体6
三、目的基因的制备7
四、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8
五、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8
六、重组体的检测9
七、克隆基因的表达9
第二节 生物制药常用仪器及其操作技术10
一、常用仪器简介10
二、实验室常用器材的处理与消毒灭菌16
第三节 化学合成基本操作技术18
一、常用的实验仪器18
二、合成反应常用装置20
三、化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常用方法23
四、化合物的物理常数测定常用方法31
第四节 天然药物提取与分离技术34
一、常用提取技术34
二、常用分离技术36
第三章 药物分析操作技术40
第一节 化学分析法40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40
一、显色与操作条件的选择40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42
三、使用方法43
第三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43
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条件的选择43
二、定量方法44
三、应用45
第四节 荧光分析法45
第五节 红外光谱法45
一、样品的制备45
二、定性分析46
三、定量分析47
第六节 层析技术48
一、概述48
二、常用层析技术49
三、色谱柱填充52
第七节 薄层层析53
一、吸附剂和支持剂54
二、展开剂55
三、薄层板的制作55
四、薄层层析操作55
五、薄层层析的定性与定量分析55
六、薄层层析的应用56
第八节 高效液相色谱56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离依据56
二、高效液相色谱系统56
三、样品制备方法57
四、高效液相色谱的定性定量分析58
五、高效液相色谱在医药方面的应用59
第四章 细胞培养基本技术60
第一节 细胞培养的无菌操作60
一、培养用品的清洗和消毒灭菌60
二、无菌操作的基本要领和要求60
三、细胞培养用液61
第二节 细胞培养技术62
一、细胞的冻存方法63
二、细胞的复苏63
三、传代细胞的传代培养63
四、细胞的计数方法64
五、生长曲线的测定65
六、单层培养细胞的生长过程观察65
第三节 酶细胞化学技术66
一、碱性磷酸酶Gomori钙钴法的实验方法66
二、酸性磷酸酶Gomori硝酸铅改良法67
第四节 免疫细胞化学技术67
第五章 药理学基本实验技能70
第一节 Pclab-UE/US软件使用和常用手术器材70
一、Pclab-UE/US软件使用70
二、常用手术器械73
第二节 常用实验动物74
一、动物选择74
二、常用实验动物的捉持方法74
三、常用实验动物的给药方法75
第三节 常用溶液配制84
一、常用生理盐溶液的成分及配制量84
二、常用抗凝剂的浓度85
第六章 制剂学基本操作技术86
第一节 制剂基本技术86
一、制剂前处理过程的基本技术86
二、制剂成型技术90
第二节 制剂的基本要求97
第二篇 基础实验内容99
第七章 制药技术99
第一节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99
实验一 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3,5-二硝基水杨酸法)99
实验二 粗脂肪的提取和测定101
实验三 血清总胆固醇的测定(邻苯二甲醛法)102
实验四 蛋白质的两性反应和等电点的测定103
实验五 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及定量分析105
实验六 蔗糖酶米氏常数的测定108
实验七DNA提取及浓度和纯度测定110
实验八 酵母核糖核酸的提取及组分鉴定112
实验九 牛血清白蛋白的分离纯化及鉴定113
实验十 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DNA118
实验十一 质粒DNA的转化121
实验十二 小量质粒DNA的提取123
实验十三 大量质粒DNA的制备125
实验十四 质粒DNA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127
实验十五 质粒DNA的提取、酶切与鉴定128
第二节 微生物学132
实验一 放线菌的形态观察及一般染色132
实验二 细菌的革兰染色133
实验三 真核微生物细胞的形态观察135
实验四 细菌的生理生化实验138
实验五 物理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142
实验六 水中大肠菌群的检测143
实验七 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147
实验八 运用紫外诱变技术筛选抗药性突变菌株148
实验九 正交试验法优化双歧杆菌发酵培养基150
实验十 抗生素效价的微生物学测定155
附录Ⅰ 常用的教学培养基157
附录Ⅱ 常用的染色液与溶液158
第三节 药物化学及天然药物化学159
实验一 阿司匹林的合成159
实验二 磺胺醋酰钠的合成160
实验三 苯佐卡因的合成161
实验四 琥珀酸喘通的合成163
实验五 地巴唑的合成164
实验六 中药延胡索中总生物碱的制备以及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166
实验七 灵芝粉中三萜和多糖的提取与分析167
第八章 药物分析170
实验一 药物的一般杂质检查170
实验二 药物的特殊杂质检查173
实验三 苯甲酸钠的含量测定176
实验四 枸橼酸铁铵的杂质检查及含量测定177
实验五 维生素C注射液的分析及含量测定179
实验六 气相色谱法测定酊剂中乙醇含量180
实验七 血浆中苯妥英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81
实验八 三点校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D胶丸中维生素A的含量183
第九章 药效药理学测定185
第一节 细胞生物学185
实验一 动物细胞线粒体的分离与观察185
实验二 动物细胞凋亡的双荧光染色与观察186
实验三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药效评价188
实验四 染色体制备189
实验五 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190
实验六SRB比色法检测药物活性191
实验七 吖啶橙(acridineorange, AO)荧光染色法192
实验八 肿瘤细胞迁移实验194
第二节 免疫学195
实验一 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测定195
实验二 硝基四氮唑蓝还原实验196
实验三 单向琼脂扩散试验197
实验四 双向琼脂扩散试验199
实验五 对流免疫电泳200
实验六 酶免疫标记技术202
实验七 白细胞介素-2的生物学活性检测205
第三节 药理学207
实验一 药物的基本作用207
实验二 药物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208
实验三 药物半数有效量(ED50)的测定208
实验四 传出神经药物对家兔血压的影响209
实验五 药物的抗惊厥作用211
实验六 热板法观察药物的镇痛作用212
实验七 药物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213
实验八 强心药对离体蛙心作用214
实验九 药物对家兔离体肠平滑肌的作用215
实验十 糖皮质激素对炎症的影响216
实验十一 药物的体内抗凝血作用217
实验十二 肝功能对戊巴比妥钠的药物代谢作用的影响218
第十章 药剂学220
实验一 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220
实验二 混悬型液体制剂的制备221
实验三 乳浊型液体制剂的制备223
实验四 注射剂的制备224
实验五 片剂的制备227
实验六片剂的薄膜包衣230
实验七 软膏剂的制备231
实验八 栓剂的制备232
实验九 热原检查233
实验十 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测定235
实验十一 阿司匹林片崩解时限影响因素的检查236
实验十二 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和检查237
第十一章 制药工艺学239
实验一 工程菌培养基配制239
实验二 工程菌的复苏与保藏239
实验三 工程菌的摇床发酵240
实验四 工程菌的自动罐上发酵241
实验五rhIFNα-2b复性和纯化242
实验六 生物催化法还原乙酰乙酸乙酯制备手性醇S(+)-3-羟基丁酸乙酯248
实验七(一)-(1R, 2S)-1-苯基-1,2-丙二醇的生物催化法非对称合成249
实验八 外消旋DL丙氨酸的酶法拆分250
实验九 樟芝发酵菌粉中三萜和多糖的提取与分析252
第三篇 拓展实验内容255
第十二章 药效药理学拓展255
第一节 动物模型建立255
模型一 脑缺血动物实验模型255
模型二 迷宫实验257
模型三 实体瘤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药物疗效评价259
模型四 实验性糖尿病模型261
第二节 药物安全性评价262
一、国内一般药理学实验技术要求262
二、毒理学研究264
三、实例:XXX毒理试验设计方案266
第三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272
一、实验设计原则272
二、生物利用度实验设计275
三、生物样品测定方法的要求276
四、天然药物药物动力学研究概况278
实例1磺胺类药物在正常与肾衰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测定278
实例2重组蛋白药物A的体内分布测定280
实例3融合蛋白X的体内排泄及药动学实验281
第十三章 制药工艺优化原则284
第一节 重组蛋白质及多肽药物制备工艺优化的原则284
一、优化的原则284
二、实例:碳源对重组子KM71/IH菌体生长的影响287
三、自己制造重组蛋白质药物的实验方案、实施与评价292
第二节 化学制药工艺优化的原则293
一、原则要求293
二、实例:维生素B6工艺条件优化294
第三节 天然药物提取分离工艺改造原则296
一、原则要求296
二、实例:松口蘑中抗肿瘤活性多糖的提取工艺改造296
三、自己制备的药物的工艺改造实验方案、实施及评价300
第四节 制剂工艺改造301
一、剂型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301
二、处方拟定时的研究方法303
三、实例:水飞蓟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剂处方优化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