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磁控管与微波加热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磁控管与微波加热技术
  • 张兆镗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761165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1075页
  • 文件大小:101MB
  • 文件页数:1101页
  • 主题词:磁控管;微波加热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磁控管与微波加热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微波技术基础1

1.1 微波及其特点1

1.1.1 从微波炉说起1

1.1.2 何谓微波2

1.1.3 微波的特点3

1.2 微波传输线6

1.2.1 同轴线7

1.2.2 波导管8

1.3 微波谐振系统(谐振腔)14

1.3.1 谐振腔的形成过程14

1.3.2 谐振腔的工作模式15

1.4 驻波与匹配19

1.4.1 驻波的形成19

1.4.2 阻抗与匹配20

1.4.3 阻抗圆图(史密斯Smith圆图)22

1.4.4 导纳圆图24

1.5 微波天线26

1.5.1 天线的基本参数26

1.5.2 喇叭天线27

1.5.3 抛物面天线29

1.5.4 裂缝天线31

1.5.5 介质天线33

1.5.6 螺旋天线34

1.6 微波元件36

1.6.1 波导激励头36

1.6.2 波导定向耦合器37

1.6.3 环行器38

1.6.4 匹配负载40

1.6.5 阻抗调配器41

1.6.6 各种弯波导42

1.6.7 过渡波导43

1.6.8 常用的波导法兰44

1.6.9 几种常用的同轴元件46

1.7 微波测量及仪器47

1.7.1 微波网络分析仪48

1.7.2 微波频谱分析仪49

1.7.3 微波功率计50

1.7.4 微波数字频率计54

1.7.5 微波介质特性测试仪54

1.7.6 微波综合测试仪56

1.7.7 宽带合成扫频信号发生器56

1.8 小结56

第2章 磁控管的工作原理57

2.1 磁控管的发展历史57

2.1.1 回旋频率型磁控管58

2.1.2 负阻型磁控管60

2.1.3 行波型磁控管62

2.1.4 磁控管的分类64

2.2 静态磁控管中的电子运动65

2.2.1 电子在平板系统复合场中的运动65

2.2.2 电子在圆柱系统复合场中的运动69

2.2.3 静态磁控管中的阳极电流72

2.2.4 磁控管中的层流模型74

2.3 磁控管中的谐振系统77

2.3.1 磁控管谐振系统的谐振模式77

2.3.2 磁控管谐振系统的谐振频率78

2.3.3 相互作用空间内的高频场结构86

2.3.4 相互作用空间内电子与行波的同步89

2.3.5 谐振模式与空间谐波90

2.4 磁控管中振荡的自激91

2.4.1 自激的产生91

2.4.2 磁控管的等效电路92

2.4.3 磁控管中的相位聚焦和电子挑选94

2.4.4 磁控管的同步电压97

2.4.5 磁控管的门槛电压98

2.4.6 磁控管的工作电压101

2.5 磁控管振荡的稳定性104

2.5.1 非π模式振荡的不稳定性104

2.5.2 振荡在非π模式上的可能性107

2.5.3 隔模带的应用109

2.5.4 异腔式阳极块谐振系统114

2.5.5 提高π模式工作稳定性的其他措施117

2.6 磁控管的效率118

2.6.1 磁控管的最大电子效率118

2.6.2 磁控管的线路效率与总效率122

2.7 磁控管的工作特性和负载特性125

2.7.1 磁控管的工作特性125

2.7.2 磁控管的电子频率偏移128

2.7.3 磁控管的负载特性134

2.7.4 磁控管的频率牵引135

2.8 磁控管的频率调谐138

2.8.1 容性调谐139

2.8.2 感性调谐141

2.8.3 旋转调谐143

2.8.4 耦合腔调谐144

2.9 同轴磁控管(CEM)147

2.9.1 普通磁控管中存在的问题147

2.9.2 同轴磁控管的基本原理和结构149

2.9.3 同轴磁控管的特性152

2.10 电压调谐磁控管(VTM)154

2.10.1 电调管的工作原理和结构155

2.10.2 电调管的参量与特性160

2.11 磁控管的分析与处理方法163

2.12 CW磁控管164

2.12.1 CW磁控管的历史沿革164

2.12.2 CW磁控管的生产及市场现状165

2.12.3 炉用磁控管的发展动向166

2.12.4 CW磁控管的设计与结构特点171

2.12.5 CW磁控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72

2.12.6 世界各国微波炉用CW磁控管产量情况173

2.13 磁控管的应用与未来发展173

2.13.1 磁控管的类型175

2.13.2 微波炉用磁控管产量的稳健增长175

2.13.3 微波工业应用领域175

2.13.4 微波医疗应用领域175

2.13.5 其他微波应用领域176

2.14 小结176

第3章 磁控管的工程设计与方法178

3.1 磁控管设计的原则与步骤178

3.1.1 磁控管已知的条件与参数178

3.1.2 磁控管的设计要求178

3.1.3 磁控管需要设计的部件与系统有如下几类179

3.2 磁控管的一般设计程序180

3.2.1 互作用空间的设计180

3.2.2 谐振系统的设计181

3.2.3 阴极的设计181

3.2.4 能量输出器的设计181

3.2.5 磁路的设计181

3.3 互作用空间的设计181

3.3.1 谐振腔数目N的选择181

3.3.2 阴阳极半径比σ值的确定182

3.3.3 叶片厚度与槽缝宽度比值的确定183

3.4 阳极谐振系统的设计185

3.4.1 谐振腔的设计186

3.4.2 隔模带的设计189

3.4.3 关于互作用空间形状因子的选择193

3.5 阴极的设计194

3.5.1 用于磁控管中的阴极应具有的特性194

3.5.2 阴极设计的原始参数195

3.5.3 存在电子回轰时的功率平衡196

3.5.4 对阴极二次发射系数的要求198

3.5.5 热子的设计与结构199

3.5.6 阴极端帽设计200

3.5.7 热子及阴极引出结构201

3.5.8 热子及阴极引出线的抗流结构206

3.6 能量输出器的设计208

3.6.1 能量输出器的基本要求208

3.6.2 能量输出器与腔体的耦合方式与类型208

3.6.3 轴向天线能量输出器的设计214

3.7 输出窗的设计217

3.8 端部空间的设计218

3.8.1 端部空间的形成218

3.8.2 端部空间的危害性218

3.8.3 设计时的对策与措施218

3.9 可调磁控管调谐装置及设计219

3.10 磁路设计219

3.11 冷却系统的设计220

3.12 磁控管的缩尺设计法220

3.13 小结222

第4章 磁控管的测试223

4.1 磁控管测试的分类223

4.2 磁控管的测试参数223

4.2.1 冷参数223

4.2.2 热参数224

4.2.3 例行试验225

4.2.4 寿命试验225

4.3 CW磁控管电参数测试规范225

4.3.1 灯丝测试226

4.3.2 绝缘电阻(Rpf)和击穿电压(BV)测试226

4.3.3 工作参数测试226

4.3.4 微波辐射测试228

4.3.5 磁控管工作特性测试228

4.3.6 磁控管负载特性的测试230

4.4 磁控管测试系统及方法230

4.4.1 磁控管冷测系统及测量方法230

4.4.2 磁控管的热测系统及测量方法241

4.5 例行试验(适用于炉用CW磁控管,对其他磁控管也具有参考价值)256

4.5.1 环境试验256

4.5.2 振动试验257

4.5.3 冲击试验258

4.5.4 压力试验258

4.5.5 冷却液泄漏试验259

4.6 寿命试验259

4.6.1 正常寿命试验259

4.6.2 加速寿命试验259

4.7 磁控管的自动测试259

4.8 关于磁控管测试中存在若干问题的分析与解释261

4.8.1 关于电源频率不同时造成的影响261

4.8.2 关于磁控管冷热频差261

4.8.3 关于测滤波组件和无屏蔽盒时阳极电流不稳定问题263

4.8.4 关于超高效率管子稳定性问题263

4.8.5 关于在微波炉工作时的阳极电压跳动问题263

4.8.6 关于稳定性测试中的问题263

4.8.7 关于充磁方向不同在两种系统中功率差异问题263

4.8.8 关于磁控管作为电源负载时的性质264

4.8.9 关于功率测量误差问题264

4.9 小结265

第5章 磁控管中的若干理论与实际问题266

5.1 引言266

5.2 “炉用”磁控管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266

5.2.1 “炉用”磁控管的特点266

5.2.2 “炉用”磁控管中存在的问题267

5.2.3 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272

5.3 微波炉用磁控管失效机理的探讨272

5.4 CW磁控管与脉冲磁控管效率的差异275

5.4.1 概述275

5.4.2 脉冲磁控管的效率276

5.4.3 CW磁控管的效率277

5.4.4 效率差异初探278

5.4.5 提高脉冲磁控管效率的可能途径279

5.4.6 结语279

5.5 磁控管中的阳极电压电流与输出频谱波形280

5.5.1 半波倍压整流电源磁控管的阳极电压及电流与输出频谱波形280

5.5.2 全波整流不滤波电源时电压电流及频谱波形282

5.5.3 变频电源时磁控管的频谱特性283

5.5.4 结论283

5.5.5 磁控管EMC的未来发展方向284

5.6 磁控管的起振稳定及功率输出与负载的关系284

5.6.1 磁控管的起振与稳定条件284

5.6.2 振荡功率的分配286

5.6.3 磁控管的效率287

5.6.4 CW磁控管中的输出结构288

5.6.5 磁控管的负载特性曲线288

5.6.6 几个问题290

5.7 双模磁控管291

5.7.1 引言291

5.7.2 双模磁控管的概念292

5.7.3 炉用磁控管的非连续波性质292

5.7.4 炉用磁控管工作于脉冲状态的可行性295

5.7.5 双模及多模运用296

5.7.6 磁控管全波倍压工作的可行性297

5.8 磁控管阳极块加工公差对性能的影响298

5.8.1 磁控管阳极块制造公差的确定298

5.8.2 阳极叶片倒圆的公差300

5.8.3 阳极块表面处理后对性能的影响300

5.8.4 关于谐振腔系统的强化方法301

5.9 负载对磁控管振荡稳定性的影响302

5.9.1 闭合传输线分析法302

5.9.2 级联四端网络分析法304

5.10 长阳极磁控管的工作机理与设计特点309

5.10.1 概述309

5.10.2 长阳极磁控管的由来309

5.10.3 长阳极磁控管的结构310

5.10.4 工作原理简介311

5.10.5 实例314

5.10.6 结构改进314

5.10.7 管子的基本特性318

5.10.8 主要应用319

5.10.9 结语320

5.11 阴极的电子回轰与二次发射320

5.12 炉用磁控管中的浪涌电压与浪涌电流324

5.13 小结327

第6章 微波加热技术基础328

6.1 概述328

6.2 电介质的基本属性330

6.2.1 电介质的分类330

6.2.2 介质的极化331

6.2.3 材料的复介电常数331

6.2.4 水的介电特性332

6.2.5 损耗机理335

6.2.6 常用材料的介质特性337

6.2.7 介电常数ε*与湿度的关系340

6.2.8 介电常数ε*与温度的关系345

6.2.9 介电常数ε*与频率的关系351

6.2.10 Q值与湿度的关系353

6.2.11 关于介质特性数据的讨论355

6.2.12 触媒与媒介357

6.3 微波加热的物理基础358

6.3.1 概述358

6.3.2 耗散功率358

6.3.3 传播因子和渗透深度365

6.3.4 比热369

6.3.5 温度上升率371

6.3.6 电场强度371

6.3.7 热和质量的转移现象374

6.3.8 集肤深度377

6.3.9 壁损耗379

6.4 行波加热器381

6.4.1 概述381

6.4.2 平面波381

6.4.3 导波382

6.4.4 阻抗匹配385

6.4.5 电压驻波比386

6.4.6 行波加热器388

6.5 多模炉式加热器401

6.5.1 概述401

6.5.2 多模加热器的理论概述403

6.5.3 场分布和加热的均匀性406

6.5.4 插入介质时的Q值408

6.5.5 场强和壁电流412

6.5.6 功率密度414

6.5.7 炉壁材料的选择415

6.5.8 炉门及其密封415

6.5.9 多振荡器馈源417

6.6 单模谐振腔加热器418

6.6.1 概述418

6.6.2 谐振腔的模式和Q值419

6.6.3 阻抗匹配420

6.6.4 用反射功率测量421

6.6.5 用传输功率测量430

6.6.6 TE10n矩形腔体431

6.6.7 圆柱腔444

6.6.8 耦合孔458

6.6.9 传入谐振腔加热器中的功率461

6.6.10 谐振腔加热器的效率462

6.7 特殊的加热器结构463

6.7.1 概述463

6.7.2 一种改进的TE10n双腔谐振型干燥器463

6.7.3 接近截止的TE10n加热器466

6.7.4 周期性结构加热器468

6.7.5 矩形TEM加热器468

6.7.6 脊形波导加热器469

6.7.7 盘荷波导加热器471

6.7.8 介质加载加热器473

6.7.9 行波腔加热器474

6.7.10 螺旋线加热器476

6.7.11 辐射加热器476

6.7.12 椭圆和球形加热器480

6.7.13 其他腔体和耦合槽的形状482

6.8 击穿现象及真空处理485

6.8.1 高频击穿现象485

6.8.2 真空处理493

6.8.3 混合系统497

6.8.4 过程的自动控制501

6.8.5 谐振加热器的自动调谐和匹配502

6.9 微波危害、泄漏和安全503

6.9.1 概述503

6.9.2 微波暴露标准504

6.9.3 微波辐射标准505

6.9.4 通讯和工业频段506

6.9.5 工业微波设备的泄漏507

6.9.6 安全防护措施516

6.10 微波加热装置微波阻抗的测量517

6.10.1 概述517

6.10.2 静态阻抗的测量518

6.10.3 单馈口动态阻抗的测量522

6.10.4 多馈口动态阻抗的测量522

6.10.5 结论525

6.11 工业微波炉中微波输出功率的测量526

6.11.1 开口容器法526

6.11.2 工作负载法527

6.11.3 塑料袋法527

6.11.4 塑料管法528

6.11.5 阳极耗散法528

6.12 微波加热技术的经济学考虑529

6.13 小结532

第7章 微波加热技术应用533

7.1 微波加热应用的历史与阶段533

7.2 微波功率应用范围534

7.3 微波功率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535

7.3.1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领域535

7.3.2 材料的分类536

7.3.3 微波功率对材料的作用537

7.3.4 微波加热工艺技术的选择538

7.3.5 电场的线极化与圆极化539

7.4 材料的处理与加工方法539

7.4.1 微波处理方案的选择依据539

7.4.2 常温常压时的微波加热、脱水、干燥技术539

7.5 微波真空处理技术541

7.5.1 不同频率时击穿场强与气压的关系542

7.5.2 真空低温干燥技术543

7.5.3 微波冷冻干燥技术544

7.6 微波高温干燥与烧结技术546

7.7 陶瓷微波烧结技术548

7.8 微波橡胶硫化技术549

7.9 微波养路设备551

7.10 微波玻纤干燥设备553

7.11 微波在茶叶行业中的应用553

7.12 微波回温与解冻555

7.13 微波在原木及木材行业中的应用558

7.13.1 原木烘干558

7.13.2 微波冻木剥皮559

7.13.3 微波弯曲定形560

7.14 微波在烟草行业中的应用560

7.14.1 微波烟叶复烤560

7.14.2 微波膨梗560

7.14.3 微波烟叶松包562

7.15 微波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564

7.15.1 微波煮白(烫漂或灭活)565

7.15.2 微波熬油567

7.15.3 微波干燥567

7.15.4 微波回热568

7.15.5 微波真空干燥569

7.15.6 微波烘焙569

7.16 微波在杀虫灭菌方面的应用571

7.17 废旧轮胎的微波裂解技术572

7.18 微波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应用574

7.18.1 微波理疗574

7.18.2 微波热疗(透热或消融疗法)575

7.18.3 微波组织凝固术和微波手术刀580

7.18.4 微波针灸581

7.18.5 毫米波治疗581

7.18.6 微波放疗581

7.18.7 手术器械的微波消毒582

7.18.8 医学上的实验动物的微波杀生583

7.18.9 微波处理医疗垃圾583

7.19 微波化学584

7.20 微波化学分析仪器586

7.21 微波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587

7.21.1 微波测井(EPT测井)587

7.21.2 微波开采稠油589

7.21.3 微波采油技术590

7.21.4 微波破乳590

7.21.5 微波脱硫591

7.21.6 微波脱氮591

7.21.7 微波脱酸591

7.21.8 微波脱蜡592

7.21.9 石油的微波介电特性592

7.22 微波钻孔技术595

7.22.1 概述595

7.22.2 微波钻孔的特点与比较596

7.22.3 微波钻孔的装置与原理596

7.22.4 计算与模拟597

7.22.5 实验结果598

7.23 微波污水处理技术598

7.24 微波武器599

7.24.1 概述599

7.24.2 微波武器的类型与特点600

7.24.3 微波武器的效应与功能601

7.24.4 微波武器的进展与发展601

7.24.5 几个实例603

7.25 微波的两重性605

7.25.1 微波炉的泄漏标准606

7.25.2 劳保防护用品607

7.25.3 微波泄漏仪的标定方法607

7.26 小结608

第8章 家用微波炉610

8.1 微波炉的历史与现状610

8.1.1 微波炉的发明610

8.1.2 微波炉产业的现状612

8.2 微波炉的发展历程613

8.3 世界各国曾出现过的各种微波炉614

8.3.1 美国615

8.3.2 日本615

8.3.3 韩国616

8.3.4 德国617

8.3.5 英国617

8.3.6 意大利618

8.3.7 法国618

8.3.8 会说话的微波炉618

8.3.9 可输出微波功率的微波炉619

8.4 微波炉的基本要求619

8.5 多模腔的设计619

8.5.1 矩形腔的设计620

8.5.2 柱形腔的设计622

8.5.3 球形腔的设计623

8.6 改善加热均匀性的技术措施623

8.7 微波炉的门封技术627

8.8 微波炉电源631

8.8.1 半波倍压整流电路631

8.8.2 输出的多基频特性633

8.9 磁控管与微波炉的配合634

8.9.1 炉腔阻抗的调整634

8.9.2 微波炉炉腔阻抗在雷基图中的位置636

8.10 磁控管在炉腔严重失配时的后果637

8.11 微波炉中场强的检测技术638

8.12 微波加热对象的温度测量638

8.13 微波炉的电磁仿真计算639

8.13.1 概述639

8.13.2 四种不同结构微波炉的电磁仿真计算640

8.13.3 微波加热模拟仿真的最新进展643

8.14 蒸汽对微波的影响644

8.15 微波炉的最新进展645

8.16 固态源微波炉与常规微波炉的比较650

8.17 家用微波炉性能测试方法652

8.17.1 微波炉输出功率的测量(GB/T 18800—2002)652

8.17.2 微波炉效率的测量653

8.17.3 多杯试验653

8.18 关于家用微波炉和微波食品致癌的评论654

8.18.1 微波的量子能量654

8.18.2 微波对食品营养价值的影响656

8.18.3 微波对基因的影响658

8.19 小结658

第9章 微波等离子体技术及应用659

9.1 概述659

9.2 等离子体的分类660

9.2.1 按等离子体火焰温度分660

9.2.2 按等离子体所处的状态分660

9.3 等离子体的三种研究方法662

9.4 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方法及应用范围662

9.5 微波等离子体664

9.5.1 微波等离子体的早期工作664

9.5.2 微波等离子体的优点664

9.5.3 微波等离子体反应器结构664

9.6 微波等离子体的主要应用670

9.6.1 等离子体中的物理、化学过程670

9.6.2 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技术(MPCVD)672

9.6.3 微波等离子体材料表面改性674

9.6.4 薄膜材料的离子注入掺杂675

9.6.5 微波快速制备光纤棒和光导纤维675

9.6.6 微波等离子体刻蚀675

9.6.7 微波紫外灯677

9.6.8 微波硫灯与氩灯677

9.6.9 微波消解有机物679

9.6.10 微波光谱分析679

9.7 微波等离子体火炬(MPT)680

9.7.1 概述680

9.7.2 微波等离子体火炬反应器的类型681

9.8 微波等离子体火炬的应用687

9.8.1 炭粉合成687

9.8.2 光气等离子体炬消解688

9.8.3 NO的消解689

9.8.4 微波消解PFCS690

9.8.5 等离子体制备纳米粉末技术690

9.8.6 微波火炬治污690

9.8.7 微波等离子体推力器(MPT)691

9.8.8 微波火炬热电厂锅炉点火692

9.8.9 汽车发动机汽缸内的微波火炬点火693

9.8.10 其他应用693

9.9 电子科技大学(UESTC)的工作694

9.9.1 2.45GHz同轴火炬694

9.9.2 窄波导型微波反应器694

9.9.3 TE103窄波导腔反应器697

9.9.4 TM010圆柱腔反应器697

9.9.5 915MHz频段75kW超大功率微波等离子体火炬698

9.9.6 我们研究工作的特点699

9.10 小结700

第10章 电介质的微波测量技术702

10.1 材料的基本特性702

10.1.1 材料基本特性的分类(见图10.1)702

10.1.2 材料的微波特性702

10.1.3 材料特性的微波检测技术703

10.2 材料性能(电介质)的微波测量方法704

10.2.1 材料性能的微波测量方法(见图10.2)704

10.2.2 测量方法的选择依据704

10.3 微波电介质测量的传输线法704

10.3.1 同轴线法与波导法704

10.3.2 完全填充波导截面法706

10.3.3 部分填充波导截面法711

10.3.4 慢波线法713

10.3.5 开端传输线法716

10.4 谐振微扰法718

10.4.1 谐振法的微扰理论718

10.4.2 工作于E010圆柱形谐振腔721

10.4.3 工作于H01模的圆柱腔725

10.4.4 厚样品法731

10.4.5 矩形腔法734

10.4.6 同轴腔法735

10.4.7 全部填充介质的谐振腔737

10.4.8 介质薄片(膜)的微扰法739

10.4.9 截止腔法744

10.4.10 端接无限试样法746

10.5 光学法750

10.5.1 概述750

10.5.2 光学法中某些理论问题754

10.5.3 反射法和通过法759

10.5.4 干涉法768

10.5.5 准光腔法775

10.6 介质波导法781

10.6.1 无限长介质圆柱体中的模式激励781

10.6.2 混合模的基本性质784

10.6.3 均匀介质材料的测量787

10.7 高介电常数的测量方法789

10.7.1 概述789

10.7.2 铁电体介电常数的测量方法789

10.8 小结795

第11章 微波功率应用文集797

11.1 为“微波功率”正名797

11.2 微波加热过程中的热平衡与热失控798

11.3 微波炉中半波倍压电路的自稳压原理807

11.4 微波与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及泄漏标准810

11.5 关于工业微波炉设计中的几个问题813

11.6 工业微波炉中波导裂缝天线的工程设计817

11.7 微波谐振法测量烟支内烟丝密度824

11.8 波导三销钉调配器的局限性及其对策828

11.9 莫将管子当灯泡834

11.10 微波在中药提取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837

11.11 高功率驻波测量线的设计844

11.12 高效微波炉847

11.13 磁控管效率偏低及阳极电流失控的机理分析852

11.14 微波技术在公路养护技术领域中的应用858

11.15 微波频率下水的介电频率及温度特性的实验研究869

11.16 有关国标和IEC标准中发现的若干问题877

11.17 搪瓷微波炉中搪瓷材料微波损耗的研究878

11.18 一种实时动态显示实际微波功率的微波炉884

11.19 关于磁控管滤波线圈打火原因的分析888

11.20 紫外线的基本特性、产生方法及灭菌机理及其在微波炉中的应用893

11.21 磁控管及微波炉综合测试台相位校准方法900

11.22 “家用和类似用途微波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国家标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可能产生的测量误差902

11.23 地表复介电常数的微波测量原理与方法906

11.24 新绿豆发芽实验的启示——关注微波食品安全909

11.25 磁控管的历史、现状912

11.26 高功率电平下微波动态阻抗的测量914

11.27 等离子体的微波诊断技术918

第12章 微波专利集锦925

12.1 一种激励大气微波等离子体火炬的圆柱腔(发明专利)925

12.2 一种微波等离子体火炬渐变波导激励腔(发明专利)930

12.3 一种螺旋喇叭天线向上馈能的隧道型多模腔式微波应用器(发明专利)934

12.4 一种直耦杯状天线组成的天线阵列微波应用器(发明专利)939

12.5 大容量同轴环形腔微波加热装置(发明专利)945

12.6 一种斜屋顶式馈能的微波加热与烘干装置(实用新型专利)955

12.7 一种防止微波外泄的外同轴、内波导多重抗流装置(实用新型专利)961

12.8 一种宽口径出入口的微波防泄漏装置(实用新型专利)967

12.9 一种特殊炉腔结构的高效微波炒锅(发明专利)971

12.10 一种采用圆极化螺旋天线的微波炉(发明专利)977

12.11 一种采用圆极化天线的双管旋波炉(发明专利)982

12.12 一种采用螺旋天线径向辐射功率的微波加热装置(发明专利)986

12.13 一种筒形结构的超高速旋波微波炉(发明专利)992

12.14 联合申请的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列表999

附录A 本书使用符号一览表1000

附录B 电压驻波比列线图(1~3)1003

附录C 电压反射系数和电压驻波系数对应的分贝值1006

附录D 传输线中的击穿功率1010

附录E 水在不同压力下的汽化潜热1012

附录F 常用导体材料的电磁特性1013

附录G 世界各国生产的CW磁控管参数表1014

附录H 南京三乐微波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磁控管产品参数及尺寸1024

附录I 一些材料的介电常数和损耗角1033

附录J 一些食品的介电常数及损耗角1041

附录K 人体组织及某些生物材料的介电常数及损耗角1042

附录L 湿度的定义1045

附录M 磁控管开关电源系列(A)1046

附录N 磁控管开关电源系列(B)1051

参考文献1058

后记10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