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制冷与低温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制冷与低温原理
  • 陈光明,陈国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076257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80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8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制冷与低温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研究的内容和范围1

二、制冷与低温的应用2

三、制冷与低温的发展历史7

思考题10

第一章 制冷与低温的热力学基础11

第一节 相变制冷11

一、液体气化11

二、固体的融化与升华12

三、压-焓图13

第二节 气体绝热膨胀制冷14

一、有外功输出的膨胀过程14

二、绝热放气过程15

三、节流膨胀过程16

第三节 制冷循环热力学特性分析17

一、热源温度不变时的逆向可逆循环——逆卡诺循环17

二、变温热源时的逆向可逆循环——洛伦兹循环19

三、热能驱动制冷循环20

四、蒸气压缩制冷循环21

五、气体液化循环22

六、斯特林制冷循环22

七、G-M制冷循环24

八、脉管制冷26

九、热泵循环31

第四节 其他制冷方法32

一、气体涡流制冷32

二、半导体制冷34

三、热声制冷39

四、绝热去磁制冷43

五、氦稀释制冷45

习题48

第二章 制冷与低温工质性质50

第一节 概述50

一、制冷与低温工质的选用原则50

二、制冷与低温工质命名51

第二节 流体物性计算的热力学基础54

一、基本热力学关系式54

二、溶液热力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60

三、溶液相平衡64

四、二元溶液的相平衡图66

第三节 制冷与低温工质的热力性质及其计算方法70

一、热力性质表示方法70

二、热力性质的计算机计算73

第四节 制冷与低温工质的物理化学性质74

一、安全性75

二、热稳定性76

三、对材料的作用76

四、对润滑油的互溶性77

五、对水的溶解性77

六、泄漏性77

七、与大气环境的友好性78

第五节 常用制冷与低温工质79

一、无机物79

二、氟利昂82

三、碳氢化合物83

四、混合制冷工质84

第六节 载冷剂87

一、载冷剂的作用及选用原则87

二、常用载冷剂88

第七节 工质与润滑油89

一、润滑油的作用及选用原则89

二、分类与特性90

习题93

第三章 蒸气制冷循环94

第一节 单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94

一、理想循环94

二、实际循环104

三、循环性能计算机计算108

四、循环特性分析与制冷机工况109

第二节 两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113

一、概述113

二、两级压缩制冷循环114

三、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特性分析122

第三节 复叠式制冷循环124

一、系统的组成124

二、性能指标计算128

三、系统的运行特性分析130

第四节 蒸汽吸收制冷循环132

一、蒸汽单效吸收制冷132

二、蒸汽双效吸收制冷138

三、直燃式吸收制冷142

四、蒸汽吸收制冷其他循环146

习题152

第四章 气体的制冷和液化循环154

第一节 节流循环154

一、一次节流循环154

二、有预冷的一次节流循环157

三、二次节流循环162

第二节 等熵膨胀循环164

第三节 等焓膨胀和等熵膨胀的组合循环168

一、克劳特(Claude)循环168

二、海兰德(Heylandt)循环和卡皮查(Kapitza)循环171

第四节 重叠液化循环176

一、经典的复叠循环176

二、混合制冷剂复叠循环177

三、带膨胀机的混合气体循环179

习题180

第五章 气体分离的原理与方法182

第一节 气体的理想分离182

第二节 气体分离原理184

一、冷凝和闪蒸分离184

二、精馏分离187

三、图解法求二元混合物分离的理论塔板数188

四、混合物分离的数值计算197

第三节 空气分离系统199

一、林德(Linde)单塔系统199

二、林德双塔系统202

三、林德-富兰克系统202

四、海兰德系统204

五、氩分离系统204

六、Ne和He分离系统205

七、Kr和Xe分离系统206

八、氢分离系统206

九、氦分离系统208

第四节 规整填料塔209

一、规整填料塔的技术现状209

二、低温法空气分离流程简介211

三、规整填料对空分主精馏塔能耗的影响212

四、规整填料对氩产品的影响212

第五节 气体分离的其他方法213

一、吸附法213

二、吸收法217

三、薄膜渗透法220

习题222

第六章 制冷与低温循环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224

第一节 熵分析法224

第二节 (火+用)分析法226

一、(火+用)的概念226

二、制冷与低温循环中典型过程(火+用)分析228

习题232

附录233

附录A 常用单位换算表233

附录B 常用制冷工质的热力性质表和图234

表附B-1 R12饱和性质表234

表附B-2 R22饱和性质表236

表附B-3 R23饱和性质表237

表附B-4 R50(甲烷)饱和性质表238

表附B-5 R123饱和性质表240

表附B-6 R134a饱和性质表241

表附B-7 R600a(异丁烷)饱和性质表243

表附B-8 R702(正氢)饱和性质表244

表附B-9 R704(氦)饱和性质表246

表附B-10 R717(氨)饱和性质表247

表附B-11 R718(水)饱和性质表248

表附B-12 R728(氮)饱和性质表249

表附B-13 R729(空气)饱和性质表251

表附B-14 R732(氧)饱和性质表252

图附B-1 R12压-焓图254

图附B-2 R22压-焓图255

图附B-3 R23压-焓图256

图附B-4 R50(甲烷)压-焓图257

图附B-5 R123压-焓图258

图附B-6 R134a压-焓图259

图附B-7 R600a(异丁烷)压-焓图260

图附B-8 R702(正氢)压-焓图261

图附B-9 R704(氦)压-焓图262

图附B-10 R717(氨)压-焓图263

图附B-11 R728(氮)压-焓图264

图附B-12 R729(空气)压-焓图265

图附B-13 R732(氧)压-焓图266

图附B-14 溴化锂水溶液比焓-质量分数图267

图附B-15 溴化锂水溶液的相对密度曲线268

图附B-16 溴化锂水溶液的压力-温度图268

图附B-17 溴化锂水溶液结晶温度曲线269

图附B-18 氨水溶液的比焓-质量分数图270

附录C 常用载冷剂的热物理性质表271

表附C-1 氯化钙水溶液的热物理性质271

表附C-2 氯化钠水溶液的热物理性质272

表附C-3 乙二醇水溶液的热物理性质273

表附C-4 几种常用载冷剂的热物理性质比较274

附录D 计算马丁-侯方程常数的程序275

附录E 计算比焓和比熵的程序276

附录F 单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性能计算程序277

参考文献2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