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审计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审计学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17/31935730.jpg)
- 程腊梅,姬霖,纪晶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44177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33页
- 文件大小:255MB
- 文件页数:343页
- 主题词:审计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审计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审计与注册会计师职业2
第一章 绪论2
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2
一、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2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4
第二节 审计的概念与种类8
一、审计概念8
二、审计种类8
第三节 审计的职能和作用10
一、审计的职能10
二、审计的作用11
第四节 审计基本假设12
一、信息不确定假设13
二、信息可验证假设13
三、审计主体独立性假设14
四、审计主体胜任性假设14
五、审计主体理性假设14
六、内控相关性假设14
七、风险可控性假设15
八、认同一贯性假设15
九、责任明确性假设15
【复习思考题】16
第二章 审计体系17
第一节 国家审计17
一、国家审计机构的设置17
二、政府审计机关的审计对象19
三、国家审计机关的职责19
四、国家审计准则体系20
第二节 内部审计20
一、内部审计及其设立20
二、内部审计管理的规定20
三、内部审计的职责21
第三节 注册会计师审计23
一、注册会计师与注册会计师审计23
二、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23
三、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25
四、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及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关系29
【复习思考题】30
第三章 注册会计师管理32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考试管理32
一、报考条件32
二、考试组织33
三、成绩管理34
第二节 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34
一、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职责34
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35
第三节 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35
一、会计师事务所的类型及特点36
二、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设立规定37
【复习思考题】38
第四章 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39
第一节 职业道德39
一、职业道德的定义和作用39
二、中国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基本原则40
三、职业道德概念框架的基本内容42
第二节 法律责任46
一、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含义46
二、界定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应注意区分的几个概念47
三、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49
四、注册会计师避免法律诉讼的措施52
【复习思考题】54
第二篇 注册会计师审计基本规范56
第五章 审计目标56
第一节 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56
一、审计总目标的演变56
二、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57
三、财务报表审计目标产生的原因57
第二节 认定58
一、认定的含义58
二、认定的分类58
第三节 具体审计目标59
一、具体审计目标59
二、认定、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62
【复习思考题】63
第六章 审计模式、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64
第一节 审计模式64
一、账项基础审计模式64
二、制度基础审计模式65
三、风险基础审计模式66
第二节 审计重要性67
一、重要性的含义67
二、重要性的层次68
三、集团财务报表审计对重要性的考虑70
四、重要性与审计意见的关系71
五、重要性、审计风险及审计证据的关系71
六、运用重要性原则的一般要求72
七、评价错报的影响73
第三节 审计风险75
一、重大错报风险75
二、检查风险76
三、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的反向关系77
【复习思考题】77
第七章 计划审计工作与审计业务约定书78
第一节 审计过程78
一、接受业务委托78
二、计划审计工作79
三、实施风险评估程序79
四、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79
五、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80
第二节 计划审计工作的内容80
一、计划审计工作的作用80
二、初步业务活动81
第三节 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81
一、总体审计策略81
二、具体审计计划86
三、审计过程中对计划的更改88
四、指导、监督与复核88
五、对计划审计工作的记录88
六、与管理层的沟通89
七、首次接受委托的补充考虑89
第四节 审计业务约定书90
一、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定义和作用90
二、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之前应做的工作91
三、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92
【复习思考题】96
第八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97
第一节 审计证据97
一、审计证据的含义和种类97
二、审计证据的特征100
三、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103
四、信息生成和储存方式对审计程序的影响106
第二节 审计工作底稿106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和编制目的106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及分类107
三、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总体要求108
四、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108
五、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111
【复习思考题】114
第九章 审计测试流程115
第一节 风险评估116
一、风险评估程序的含义116
二、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118
第二节 内部控制121
一、内部控制的含义121
二、内部控制的要素122
三、了解内部控制124
四、了解内部控制的内容125
第三节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128
一、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128
二、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130
三、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131
四、对风险评估的修正132
第四节 风险应对132
一、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132
二、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134
【复习思考题】143
第十章 审计抽样144
第一节 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144
一、审计抽样的定义、特征及范围144
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145
三、抽样的分类146
四、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147
第二节 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和步骤148
一、样本设计阶段148
二、选取样本阶段150
三、评价样本结果阶段153
第三节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运用154
一、样本设计的阶段154
二、选取样本的阶段156
三、评价样本结果的阶段160
第四节 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163
一、变量抽样法概述163
二、传统变量抽样163
三、变量抽样法综合案例169
【复习思考题】171
第十一章 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172
第一节 完成审计工作概述172
一、评价审计中的重大发现172
二、汇总审计差异173
三、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和财务报表177
四、评价独立性和道德问题178
五、考虑持续经营假设179
六、或有事项182
七、期后事项183
八、书面说明185
第二节 审计报告188
一、审计报告概述188
二、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192
三、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194
四、非标准审计报告196
【复习思考题】208
第三篇 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210
第十二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210
第一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概述211
一、销售与收款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211
二、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213
第二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215
一、销售交易的内部控制215
二、收款交易的内部控制218
三、评估重大错报风险219
第三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222
一、销售与收款交易的实质性程序222
二、营业收入的实质性程序224
三、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228
【复习思考题】237
第十三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238
第一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概述238
一、采购与付款循环中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238
二、采购与付款循环中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240
第二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241
一、内部控制目标、内部控制与审计测试的关系241
二、采购与付款循环交易的内部控制242
三、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243
四、评估重大错报风险244
五、控制测试245
第三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245
一、采购与付款交易的实质性程序245
二、应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247
三、固定资产的实质性程序249
【复习思考题】254
第十四章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256
第一节 生产与存货循环概述256
一、生产与存货循环的主要业务活动256
二、生产与存货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258
第二节 生产与存货交易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259
一、生产与存货交易的内部控制259
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260
三、生产与存货交易的控制测试261
第三节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实质性程序264
一、生产与存货交易的实质性程序264
二、存货的实质性程序266
【复习思考题】272
第十五章 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审计273
第一节 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概述273
一、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的主要业务活动273
二、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274
第二节 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275
一、内部控制目标、内部控制与审计测试的关系275
二、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的内部控制275
三、评估重大错报风险276
四、控制测试276
第三节 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的实质性程序276
一、实质性分析程序277
二、应付职工薪酬的审计277
【复习思考题】283
第十六章 投资与筹资循环审计284
第一节 投资与筹资循环概述284
一、投资与筹资循环的性质284
二、投资与筹资循环所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285
三、投资与筹资循环所涉及的凭证与会计记录286
第二节 投资与筹资循环的内部控制与内部控制测试287
一、投资交易内部控制目标、内部控制与审计测试的关系287
二、投资活动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287
三、筹资交易的内部控制目标、内部控制和测试288
四、筹资活动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289
第三节 投资交易的实质性程序290
一、实质性分析程序290
二、交易的细节测试290
三、长期股权投资审计291
四、投资收益审计291
第四节 筹资交易的实质性程序292
一、实质性分析程序292
二、交易的细节测试292
三、短期借款的实质性程序292
四、长期借款的实质性程序293
【复习思考题】295
第十七章 货币资金审计296
第一节 货币资金审计概述296
一、货币资金与交易循环特点296
二、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296
三、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概述296
第二节 库存现金审计298
一、审计目标298
二、库存现金内部控制的测试299
三、库存现金的实质性程序301
第三节 银行存款审计303
一、银行存款审计目标303
二、银行存款内部控制的测试303
三、银行存款的实质性程序304
第四节 其他货币资金审计308
一、其他货币资金审计目标308
二、其他货币资金的控制测试308
三、其他货币资金的实质性程序308
【复习思考题】311
第十八章 验资与审阅业务312
第一节 验资312
一、验资概述312
二、业务约定书314
三、计划、程序与记录315
四、验资报告320
五、拒绝出具验资报告并解除业务约定的情形323
第二节 财务报表审阅业务324
一、总体要求324
二、审阅范围和保障程度325
三、签订业务约定书325
四、审阅计划327
五、审阅程序和审阅证据327
六、审阅结论和报告328
【复习思考题】332
参考文献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