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艺术博物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艺术博物馆
  • 梁白泉主编;刘斌等撰稿(南京博物院)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ISBN:7534225221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23页
  • 文件大小:340MB
  • 文件页数:338页
  • 主题词:艺术-鉴赏-中国-普及读物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艺术博物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最早的玉器——玉玦2

早期的玉佩——璜3

早期的各种玉饰3

礼仪性用具4

体现神人崇拜的玉雕4

奇特的刻图玉版和玉璇玑5

红山文化玉器(5)龙的原始造型6

良渚文化玉器6

良渚文化的代表——玉琮8

权力的象征——玉钺8

精美的神徽图案——神人骑兽纹9

夏商周的玉制礼器10

夏商周的玉饰11

玉容器的出现11

商代玉人12

生动的动物玉雕12

“于玉比德”的玉佩14

玉佩的新品种15

陈设与实用玉器16

罕见的秦代玉杯17

多有创新的汉代玉璧17

想像丰富的玉辟邪17

富于动感的玉舞人18

象征吉祥的汉代玉佩饰18

奔放浪漫的陈设、实用玉器19

丧葬用玉19

玉佩饰和玉辟邪20

玉容器20

唐代玉容器21

金玉辉映的珍品21

受佛教影响的玉器21

显示官吏等级的玉带板22

千姿百态的唐代玉佩22

面向大众的玉饰23

仿古玉容器24

玲珑可爱的玉童子24

玉龟荷叶25

立体的仕女画25

玉雕佛像25

“春水”“秋山”玉饰25

皇家用玉的风范26

螭纹竹筒形玉杯26

精美的陈设、实用玉器27

古朴的香炉28

琢玉高手陆子刚28

案头的风景——陈设玉29

精美的仿古玉器30

罕见的复合工艺品——金镶宝石玉碗30

俏色玉的代表作30

玉制宗教人物与法器31

玉雕工艺的顶峰之作——《大禹治水图》玉山31

精巧的玉文具32

风格独特的痕都斯坦玉器32

仰韶文化彩陶34

简洁明快的原始绘画34

原始先民的图腾崇拜35

龙山文化陶器35

千古神奇蛋壳陶35

河姆渡文化陶器36

陶塑艺术的先驱36

形形色色的炊器36

原始生活的再现37

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的典型——盉37

良渚文化陶器37

二里头文化陶器38

商代陶器39

印纹硬陶39

渐趋强盛的白陶家族40

青铜器的同路人40

商周原始瓷41

原始瓷乐器41

原始瓷大口尊41

刻有诏书全文的秦代陶量42

线条流畅的茧形壶42

秦始皇陵兵马俑42

汉代庄园的微缩43

东汉画像砖43

品种丰富的彩色陶器44

汉代陶塑44

彩绘陶俑的杰作45

秦汉原始瓷45

从陶到瓷的跨越45

青瓷的领军者——越窑46

瓯窑瓷46

以黑釉闻名的德清窑47

不拘一格的器物造型47

精美的褐彩47

佛教建筑模型——堆塑罐48

形制多变的鸡首壶48

端庄华丽莲花尊48

北朝的青瓷与白瓷49

瓷器中的佛门圣花49

隋代白瓷50

“千峰翠色”越窑瓷50

神秘的秘色瓷51

邢窑白瓷51

长沙窑52

埋藏地下的民间唐诗52

唐代陶瓷器的奇葩——三彩器53

金银镶扣的宫廷用瓷53

汝窑54

定窑54

钧窑55

南宋官窑55

龙泉窑56

方寸中的龙泉瓷品56

亦青亦白影青瓷56

吉州窑57

建阳窑57

风靡全国的黑釉茶具57

耀州窑58

构造奇特的倒灌壶58

磁州窑58

凝重端庄仿古器59

体现酒文化的宋金酒具59

千姿百态话瓷枕60

神奇灿烂的窑变60

辽朝陶瓷61

赤峰缸瓦窑62

游牧民族进步的缩影——皮囊壶62

景德镇窑63

枢府瓷63

已臻成熟的青花瓷64

珍贵的釉里红瓷64

高安窖藏中的精品65

发展中的龙泉窑瓷65

瓷器上的故事66

衰落的北方瓷业66

鼎盛期的青花瓷67

雅致的釉里红瓷68

新颖的斗彩瓷68

精致艳丽的青花釉里红瓷69

色彩缤纷的五彩瓷69

风格独特的单色釉瓷70

温润甜美的甜白瓷70

脱口垂足郎不流70

宫廷秘玩——珐琅彩瓷71

浓艳中见典雅的法华器71

瓷上绘画粉彩瓷72

用色别致的素三彩72

活泼可爱的童孩图73

德化窑白瓷73

宜兴紫砂器74

石湾窑74

瓷艺的集大成者——“瓷母”74

初具规模的酒器76

最早的青铜容器——爵76

造型平稳的斝77

镶嵌兽面纹饰牌77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器77

种类增多的食器78

权力和地位的象征——鼎78

造型和谐的酒器79

造型夸张的盉80

过渡性的商代中期青铜器80

华丽而又神秘的酒器80

美观实用的酒壶81

形制宏伟的容酒器81

陕西城固出土的青铜器81

举世罕见的青铜器82

妇好墓青铜器83

妇好三联甗83

妇好偶方彝83

国之重宝——司母戊鼎84

造型诡秘的青铜器珍品84

生动的动物形青铜器85

鼓乐之声85

少见的方形青铜器86

商代晚期的青铜兵器86

神秘的三星堆青铜器87

记录历史的青铜器88

新颖的青铜食器89

珍贵的柉禁89

?国墓地青铜器89

款式多样的簋90

青铜器的新形制90

豪华的酒器91

造型新颖的兵器91

转变中的青铜器92

国宝大克鼎93

盝的酒器和日己的祭器93

神话与现实——动物形青铜器94

波曲纹——西周中期的典型纹饰94

微氏家族青铜器95

极具史料价值的墙盘95

缓慢变化中的青铜器96

铜铸的史书97

工艺高超的青铜钟97

善夫梁其的青铜器98

晋侯墓地的重要发现98

晋侯苏编钟99

造型奇巧的青铜器99

诸侯国的青铜器100

秦公镈100

秦公青铜器101

单盘、单匜101

灵巧的玩物101

新旧交替的青铜器102

鲁国的青铜器102

莲鹤方壶102

群舒的青铜器103

河南新郑李家楼出土的青铜器103

重要的考古发掘104

精丽细密的龙纹104

龟鱼纹方盘105

镶嵌狩猎纹装饰105

李峪村青铜器105

金胜村的重大发现106

吴越青铜器106

淅川下寺青铜器107

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的青铜器107

燕国青铜器108

刻纹宴乐画像杯108

侯马青铜器铸造作坊109

鹰首形青铜器109

曾侯乙墓青铜器109

曾侯乙编钟110

曾侯乙尊、盘110

绍兴狮子山青铜器111

“齐量三器”111

楚国青铜器112

方鉴与方罍113

中山国青铜器113

鄂君启节114

形象生动的人形灯灯114

陈璋的战利品114

商鞅方升114

错金银青铜器115

彩绘铜车马116

长信宫灯和错金银铭文壶116

错银牛灯117

西南民族滇、昆明的青铜器117

北方民族的青铜器117

汉代青铜镜118

举世无双的铜奔马118

奇幻的熏炉118

北魏墓出土的饰件119

具有汉民族特色的金铜佛像119

南方民族的铜鼓120

瑰丽的唐镜120

世俗化的佛教铸品121

铜镜的余晖(121)大晟编钟122

藏传佛教金铜造像122

结绳记事(124)彩陶上的符号124

汉字的始祖——甲骨文125

承上启下的金文126

石刻之祖——石鼓与石鼓文127

战国印章127

石头上的秦代书法128

云梦睡虎地秦简128

秦印和瓦当128

马王堆帛书129

体现书体演化的汉简129

篆刻艺术的楷模——汉印130

熹平石经130

东汉的隶书碑刻131

汉碑之最——《乙瑛碑》132

汉隶书法的佼佼者——《礼器碑》132

婉妙多姿的《曹全碑》133

方整凝重的《张迁碑》133

多种书体共存134

难得的晋残纸134

别具一格的《天发神谶碑》135

千姿百态的魏碑135

第一断崖残壁——《瘗鹤铭》136

《始平公造像记》碑136

魏碑精品《张猛龙碑》136

陆机与《平复帖》136

书圣王羲之137

“天下第一行书”137

王献之与《鸭头丸帖》137

稀世之宝《伯远帖》137

“铁门限”智永138

初唐四大家138

盛唐书风139

书坛巨灵颜真卿140

自创书体的柳公权140

影响后世的唐代书法家141

刻帖盛行的宋初书法142

宋初的书法家142

宋代四大家143

宋徽宗与他的“瘦金体”144

倡导师古的元代书家144

元代书坛主人赵孟頫145

书家纷呈的明代书坛145

“天下书法归吾吴”146

董其昌与明末四大书家147

寄情翰墨的清初书家148

崇尚帖学的书家代表149

提倡碑学的书法群体149

碑学巨擘邓石如150

隶书之颜鲁公——伊秉绶150

碑学双杰151

西泠印派的始祖——丁敬151

别开生面的西泠八家152

稚拙、夸张的岩画153

早期的彩陶纹饰153

神奇怪诞的战国帛画154

光彩夺目的秦汉壁画154

色彩流动的漆画155

西汉帛画精品155

汉代的画像砖和画像石156

反映生活的砖画157

珍贵的纸画157

卷轴画的出现158

画圣顾恺之158

辉煌的壁画159

中国山水第一画160

繁盛的佛画160

精美的人物画161

初唐人物画名手阎立本161

画坛祖师吴道之162

雍容端庄的仕女画162

生动的走兽画163

南北画派山水争辉164

注重写实的人物画164

人物画的杰作——《韩熙载夜宴图》165

栩栩如生的花鸟画165

北宋山水画166

南宋四家167

“米家山水”168

山水画巨制——《千里江山图》168

宋初的花鸟画168

宋代花鸟画的新境界169

北宋文人画新潮169

宋徽宗的绘画佳作170

反映平民生活的风俗画170

风俗画的杰作——《清明上河图》171

白描和减笔人物画171

元代早期的画家172

诗书画论全才赵孟頫173

元代山水画四大家173

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174

清润淡雅的元代花鸟画174

消闲的元代人物画175

继承宋元遗风的明初绘画176

戴进与浙派177

沈周与吴门四家178

董其昌与松江画派179

蓝瑛与武林画派180

明代后期的花鸟画180

风格独特的人物肖像画181

“四王吴恽”182

清初四僧183

新安画派与安徽画派184

金陵八家(184)扬州八怪185

海上画派186

海派大画家吴昌硕187

其他画风独特的清代画家188

世界丝绸之源190

中国刺绣之祖190

周代的毛织珍品190

珍贵的春秋时期服饰190

战国织锦的代表190

汉代丝织品191

西汉流行的服饰样式192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膊192

中国最早的刺绣手套192

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193

精巧的信期绣193

瑰丽的蜀锦194

东晋丝履的新发现194

色调庄重的织锦195

西域风韵的织锦195

中国最早的满地刺绣佛像195

北派织锦的代表196

绘画的同路人——彩绘麻布经袱196

对外交流的见证196

体现大国风范的唐锦197

盛唐织锦极品197

唐代印染工艺198

绣案上的图画199

双面绣之最199

典雅的宋锦200

宋代锦袍精品200

南方棉织业发展的见证200

宋代缂丝201

北宋缂丝匹料的传世孤品201

宋代服饰202

水平高超的织锦工艺203

印金与拍金203

金光灿烂的织金锦204

元代绣像精品204

元代棉织品205

令人称绝的绣花夹衫205

元代缂丝杰作205

品种繁多的丝织品206

丰富多彩的明锦207

类画的顾绣207

顾绣名品《宋元名迹》册208

鲁绣珍品《荷花鸳鸯图》208

明代缂丝209

精美的刺绣珍品210

显示身份的冠冕210

苏州织造211

历史悠久的南京云锦212

古朴的蜀绣212

风格粗犷的壮锦212

南国风韵——粤绣213

粤绣名品——百鸟朝凤镜屏213

绚烂的苏绣214

浓郁乡情——苏绣十二生肖袖边214

清代服饰215

少数民族服饰216

和田绸216

新疆地毯珍品216

从漆的应用到漆的装饰218

瑰丽多姿的楚漆器219

别具匠心的造型设计219

多样的髹漆乐器220

云梦睡虎地漆器221

秦代漆器中的动物形象222

西汉漆器装饰工艺的新突破223

争奇斗艳的马王堆汉墓漆器224

三国的漆器精品225

富有层次感的犀皮漆器225

金银平脱漆器226

嵌螺钿漆器226

唐代古琴226

北宋的堆漆精品227

鬼斧神工的戗金漆器227

雅致的宋代一色漆器228

“堆朱杨张”229

漆雕山水画229

元代螺钿漆器的新成就230

多变的漆扇230

张德成和果园厂雕漆器231

永乐、宣德时期的雕漆花卉图案231

嘉靖、万历朝的雕漆器232

吉祥文字和图案232

造型新颖的填漆器233

明代的戗金漆器234

盛行于明末的描金漆器234

螺钿百宝嵌漆器235

嵌钿名家江千里235

绚丽的金漆制品236

雍正朝的漆器精品237

新颖别致的漆盒237

清代的仿古漆器237

精巧的宫廷包装用器238

漆器上的吉祥图案238

雕漆工艺的再盛239

象征皇权的龙纹漆器240

高峰期的嵌螺钿漆器240

生动活泼的《婴戏图》241

漆艺名家沈绍安241

卢葵生的漆砂砚盒和茶壶241

富丽华贵的漆木家具242

明代以前的竹雕艺术244

抒情写意的明代竹雕245

嘉定竹雕与“嘉定三朱”246

张希黄独擅留青刀法246

种类繁多的清代竹雕247

吴之璠首创竹雕新技法247

清秀典雅的竹簧器248

历史悠久的木雕249

精致的木雕摆件250

类似象牙的黄杨木雕251

华丽的潮州木雕252

雅俗共赏的东阳木雕253

珍贵的古代家具254

制作精美的战国座屏254

典雅的明式家具255

富丽的清式家具256

坐具258

承具259

卧具260

庋具261

新石器时代的牙骨雕262

商代妇好墓的牙雕262

五彩缤纷的唐代牙雕263

充满画意的象牙雕笔筒263

古朴典雅的苏州牙雕264

华丽富贵的广州牙雕265

规矩精细的宫廷牙雕266

博采众长的北京牙雕266

明代的犀角雕267

清代的犀角雕268

犀角雕的杰作268

商周的金首饰270

神秘的金质饰物270

中原地区的金银器271

北方匈奴地区的金银饰物272

南方地区的金银器皿272

稀少的秦代金银器273

南越王国的金银器273

制作技艺高超的汉代金银器274

少数民族地区的金银饰物274

民族文化融合的象征275

舶来珍品曲水莲纹银碗275

日常生活器皿276

唐代的金银酒具277

唐代的金银茶具277

唐代的金银佛法用具278

唐代的金银首饰278

精巧雅致的金银器皿279

精致的金银首饰280

世俗化的金银佛法用具280

受汉族影响的辽、金、西夏金银器281

辽代的金银饰物281

辽代的金银葬具282

大理国的金银器282

元初金银器的代表283

铭款金银器283

金银器制作名家朱碧山283

吕师孟墓葬的金银器284

艺术珍品如意云纹金盘284

元代后期的金银器284

精美的金银饰件285

实用的金银器具285

精美绝伦的皇家金银器286

地位和权力的象征——万历皇帝金丝冠287

华贵的银器寿礼287

豪华的宫廷金银器288

纤巧华丽的御用酒具289

清宫中的金银陈设品289

清宫内的金银宗教用品290

雄浑威严的金编钟290

威武的门神292

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293

杨柳青木版年画293

窗花294

蔚县点彩剪纸295

佛山剪纸295

金华剪纸295

潍坊风筝296

南通风筝296

北京风筝297

天津风筝297

河南浚县泥玩具298

陕西布玩具298

编结玩具299

贵州陶哨玩具299

风格多样的皮影戏300

唐山皮影301

皮影戏人物造型301

贵州傩戏面具302

藏戏面具303

地戏面具303

奇异的吞口303

京剧脸谱304

豫剧脸谱304

秦腔脸谱305

社火脸谱马勺305

砖雕和花板306

无锡泥人306

大阿福307

北京泥塑和面塑307

泥人张307

佛山灯彩308

哈尔滨冰灯309

浙江灯彩3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