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黔东革命根据地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黔东革命根据地史
  • 柳文荣主编;中共铜仁地委党史研究室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ISBN:7801993640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28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62页
  • 主题词:农村革命根据地-革命史-贵州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黔东革命根据地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黔东苏维埃运动的群众基础4

第一节 民主革命洪流对黔东人民的影响4

一、黔东优秀儿女寻求救国救民革命真理4

二、贺龙北伐部队驻防铜仁7

第二节 黔东人民的抗争和如火如茶的“神兵”运动11

一、黔东人民的早期抗争11

(一)天灾兵祸给黔东人民带来的灾难11

(二)军阀政府地方当局的经济剥削12

(三)黔东人民的反抗斗争14

二、黔东如火如荼的“神兵”运动15

(一)“神兵”的兴起及英勇斗争15

(二)冉少波与“神兵”运动19

第二章 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形成21

第一节 红三军从湘鄂西转战进入黔东22

一、红三军转战鄂川黔边界22

二、为寻求根据地入黔立足25

第二节 湘鄂西中央分局枫香溪会议29

一、枫香溪会议的基本精神29

二、枫香溪会议的历史地位31

第三节 苏维埃政权建设的法律依据36

一、《革命委员会政治纲领及组织法草案》36

二、《乡苏维埃》38

三、政权建设的步骤和方法40

第四节 苏维埃政权的普遍建立42

一、根据地中心区域的苏维埃政权42

二、边远及少数民族地区的苏维埃政权48

第五节 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省政府)的诞生52

一、黔东特区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52

二、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成立的意义55

第三章 黔东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运动的蓬勃开展58

第一节 黔东的社会状况及土地分布情况59

第二节 土地革命的实践及成果61

一、土地革命的宣传与动员61

二、土地革命的政策、法令65

(一)《沿河县第五区区革命委员会斗争纲领草案》66

(二)《沿河县第五区土地没收和分配条例草案》68

(三)《没收土地和分配土地条例》71

(四)《农村工人保护条例》76

(五)《优待红军及其家属条例》77

三、土地革命的步骤和方法79

四、土地革命的成果87

第三节 土地革命的特点和意义94

一、土地革命的特点94

二、土地革命的意义96

第四章 黔东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武装建设102

第一节 加强革命武装建设的基本措施102

第二节 红军及地方工农武装的发展106

一、红三军的发展106

二、黔东纵队106

三、红军独立团108

四、游击大队111

五、黔东独立师119

第四节 保卫(自卫)组织的建立120

一、《关于肃反问题决议》的基本内容120

二、保卫组织系统的建立121

三、保卫及自卫工作的特殊贡献125

第五章 黔东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和群众团体建设128

第一节 军队和地方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128

一、“肃反”和“清党”对党和红军的影响128

二、湘鄂西中央分局南腰界会议131

三、党的建设特点及基本经验134

第二节 根据地群众团体建设140

一、群众工作的深入开展140

二、各种群众团体的建立145

第六章 黔东革命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建设150

第一节 财政经济工作机构150

一、红三军经理处150

二、苏维埃政府的二委二部151

第二节 财经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基本方针152

一、财经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52

二、财经工作的基本方针155

第三节 财经工作的实践157

一、财政收入157

(一)战争缴获157

(二)没收158

(三)征发159

(四)打给养和捉“肥羊”160

(五)工业收入161

(六)农业收入162

(七)商业收入164

(八)劳动组织收入165

(九)筹款165

(十)增收节支169

二、财政支出170

(一)军费支出170

(二)苏维埃政府支出174

(三)文化教育事业支出175

(四)医疗卫生事业支出177

(五)赈灾、优抚、赠送和其他支出179

第四节 财经制度及纪律182

一、苏区财经制度182

二、财经制度的实施184

(一)预、决算制度184

(二)贮藏制度185

(三)审计制度189

三、苏区财经纪律190

四、财经纪律的实施192

(一)惩治贪污192

(二)惩办逃税豪绅196

(三)惩罚土豪197

(四)反对浪费,厉行节约198

(五)奖励先进200

五、严肃财经制度和纪律的意义201

第七章 黔东革命根据地统战、民族政策的实施及其他事业的发展203

第一节 统一战线事业的开创和发展203

一、统一战线的基本内容203

二、统一战线在黔东苏区的实践204

第二节 民族政策的制定与实施210

一、根据地及其周边的民族结构210

二、《关于苗族问题决议》的颁布211

三、《关于苗族问题决议》的实施213

四、《关于苗族问题决议》的重大影响216

第三节 其他事业的发展218

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218

二、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开创与发展221

三、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224

四、保密事业的开创226

五、建立司法系统228

六、推动商业的发展232

第八章 黔东革命根据地的武装斗争及反“围剿”重大胜利235

第一节 根据地武装斗争的开展236

一、玛瑙洞战斗236

二、奔袭淇滩237

三、首战木黄238

四、倒马坎激战239

五、围攻大坝240

第二节 湘鄂西中央分局扩大苏区方针、任务的制定241

第三节 根据地反“围剿”斗争部署及重大胜利244

一、谯家反击战247

二、二战木黄248

三、再取沿河250

第九章 红二、红六军团木黄胜利会师252

第一节 任弼时、肖克、王震率红六军团西征入黔254

一、寨前圩誓师西征254

二、由湘桂黔边进入贵州256

第二节 石阡甘溪战役258

一、甘溪遭遇战258

二、军团主力突围263

三、困牛山悲壮激战266

第三节 贺龙、关向应率红三军主力南下接应269

一、李达率部在沿河水田坝与红三军会合269

二、贺龙、关向应率部南下接应270

第四节 木黄会师及其重大意义273

一、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273

二、会师的重大意义276

第十章 黔东革命根据地的拓展281

第一节 红二、六军团策应中央红军战略转移281

一、红二、六军团创造新苏区方针的制定281

(一)中央红军长征至湘粤桂边时的形势281

(二)合成一个战略单位及部队整编283

二、挺进湘西开辟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286

第二节 黔东革命根据地军民的坚守与斗争288

一、中共黔东特委成立和黔东独立师重新组建288

二、以梵净山为依托的游击保卫战290

(一)根据地中心区域的坚守战290

(二)以护国寺为中心的游击战293

三、黔东独立师突围298

(一)石号坡战斗298

(二)川河盖遭遇战300

四、根据地军民的顽强斗争303

(一)反动势力的残酷镇压303

(二)军民誓死保卫革命成果306

第三节 红二、六军团长征进黔东再播革命火种310

一、红二、六军团战略转移310

(一)誓师突围310

(二)便水战役312

(三)玉屏田心坪战斗315

(四)经铜仁进驻江口318

(五)红十八师归建319

二、创建石(阡)镇(远)黄(平)革命根据地321

(一)分路进入石阡县城321

(二)红二、六军团党的活动分子会议324

(三)红军在石阡的革命活动325

(四)红二、六军团负责人会议329

第十一章 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和作用334

第一节 根据地的历史地位和重要贡献335

一、根据地的内涵及特点335

二、重要的历史地位340

第二节 根据地的优良传统和基本经验345

一、根据地的优良传统和作风345

二、创建根据地的基本经验349

三、黔东革命精神永放光芒353

附录356

后记4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