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推拿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推拿学
  • 吕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0675253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16页
  • 文件大小:100MB
  • 文件页数:330页
  • 主题词:推拿学-中医学院-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推拿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上篇 基础篇6

第一章 推拿学发展简史6

一、推拿理论体系的肇始时期7

二、推拿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7

三、推拿学术的发展时期8

四、推拿学术的初步成熟时期8

五、推拿学术的不断丰富时期9

六、推拿学术的兴盛时期10

七、推拿学术的低谷时期11

八、推拿学术的繁荣时期11

第二章 推拿的作用原理13

第一节 中医学对推拿作用的认识13

一、舒筋通络,缓急止痛13

二、疏通经络,行气活血14

三、理筋整复,滑利骨节14

四、补益肾气,调理脾胃14

五、醒脑开窍,强心通脉15

六、扶正祛邪,调和阴阳15

七、养生保健,美容养颜16

第二节 推拿作用的现代研究16

一、推拿对肌肉骨骼系统的作用及机制16

二、推拿镇痛机制20

三、推拿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及机制22

四、推拿对循环系统的作用及机制23

五、推拿对呼吸系统的作用及机制26

六、推拿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及机制26

七、推拿对泌尿系统的作用及机制27

八、推拿对免疫系统的作用及机制27

九、推拿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及机制28

第三章 推拿的治疗原则与治法29

第一节 治疗原则29

一、治病求本29

二、扶正祛邪30

三、调整阴阳31

四、调整脏腑功能31

五、调理气血关系31

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32

第二节 基本治法32

一、温法33

二、通法33

三、补法33

四、泻法34

五、汗法34

六、和法34

七、散法35

八、清法35

九、吐法35

十、消法35

第四章 推拿常用检查方法37

第一节 脊柱部的检查37

一、望诊37

二、触诊38

三、关节运动功能检查39

四、特殊检查40

第二节 四肢部的检查42

一、上肢部42

二、下肢部47

第三节 头面部、胸腹部的检查52

一、头面部52

二、胸腹部53

第五章 推拿的注意事项与禁忌55

第一节 注意事项55

第二节 禁忌56

第六章 推拿练功57

第一节 少林内功58

一、基本要求58

二、基本裆势58

三、基本动作60

第二节 易筋经69

第七章 经络腧穴79

第一节 经络79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79

二、经络的作用81

第二节 常用腧穴82

一、腧穴的分类82

二、腧穴的治疗作用82

三、腧穴的定位方法83

四、常用腧穴表84

第三节 小儿推拿特定穴91

一、头面部穴位93

二、胸腹部穴位94

三、背腰部穴位95

四、上肢部穴位96

五、下肢部穴位104

第八章 推拿手法105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106

一、一指禅推法106

二、?法108

三、揉法110

第二节 摩擦类手法112

一、摩法112

二、擦法113

三、推法115

四、搓法116

五、抹法117

第三节 振动类手法118

一、抖法118

二、振法120

第四节 挤压类手法121

一、按法121

二、压法122

三、点法123

四、捏法124

五、拿法125

六、捻法126

七、拨法126

八、掐法127

第五节 叩击类手法128

一、拍法128

二、击法129

三、叩法131

四、叩点法132

第六节 运动关节类手法132

一、摇法133

二、扳法137

三、拔伸法146

第七节 复合类手法150

一、按揉法150

二、推摩法151

三、拇指点揉法152

四、勾点法152

五、扫散法153

六、捏脊法154

第八节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155

一、推法155

二、揉法157

三、按法158

四、摩法159

五、掐法160

六、运法160

七、捣法161

下篇 治疗篇164

第九章 伤科疾病164

第一节 脊柱躯干部疾病164

一、颈椎病164

二、枕寰枢关节失稳172

三、颈椎间盘突出症174

四、落枕177

五、项背肌筋膜炎178

六、胸椎后关节紊乱症180

七、腰椎间盘突出症182

八、急性腰肌损伤184

九、慢性腰肌劳损186

十、腰椎退行性关节炎187

十一、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189

十二、腰椎后关节紊乱190

十三、退行性腰椎滑脱症191

十四、强直性脊柱炎193

十五、髂腰韧带损伤195

十六、骶骼关节综合征196

十七、臀上皮神经损伤198

第二节 上肢部疾病200

一、肩关节周围炎200

二、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203

三、肱二头肌短头肌腱损伤205

四、冈上肌肌腱炎206

五、肩峰下滑囊炎208

六、尺骨鹰嘴滑囊炎209

七、肱骨外上髁炎211

八、肱骨内上髁炎212

九、桡侧伸腕肌腱周围炎214

十、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215

十一、桡尺远侧关节损伤216

十二、腕管综合征218

十三、指部腱鞘炎219

十四、指间关节软组织损伤221

第三节 下肢部疾病223

一、梨状肌综合征223

二、髋关节滑囊炎225

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26

四、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228

五、膝关节半月板损伤229

六、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231

七、踝关节软组织损伤232

八、跟腱损伤234

九、足跟痛235

第十章 内科疾病237

一、感冒237

二、哮喘239

三、心悸240

四、胸痹242

五、不寐243

六、头痛244

七、眩晕246

八、高血压病248

九、中风后遗症249

十、面瘫251

十一、慢性胆囊炎252

十二、胃痛253

十三、胃下垂254

十四、呃逆255

十五、腹泻257

十六、便秘258

十七、癃闭260

十八、遗精261

十九、阳痿、早泄262

二十、消渴263

二十一、郁证265

二十二、慢性疲劳综合征266

二十三、痹证268

二十四、痿证270

第十一章 妇科疾病272

一、经前期紧张症272

二、痛经273

三、月经不调275

四、不孕症276

五、产后身痛278

六、带下病279

七、子宫脱垂281

八、慢性盆腔炎282

九、围绝经期综合征283

第十二章 五官科疾病285

一、假性近视285

二、慢性单纯性鼻炎286

三、过敏性鼻炎287

四、慢性扁桃体炎288

五、声音嘶哑289

第十三章 儿科疾病290

第一节 腹泻290

第二节 便秘291

第三节 呕吐292

第四节 厌食293

第五节 发热294

第六节 咳嗽295

第七节 夜啼297

第八节 惊风298

第九节 遗尿299

第十节 斜颈300

第十一节 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301

第十二节 小儿髋关节半脱位302

第十三节 臀肌痉挛303

第十四节 脑性瘫痪304

附篇308

第十四章 推拿的介质与热敷308

第一节 推拿介质308

一、介质的种类与作用308

二、介质的选择309

第二节 热敷309

一、干热敷309

二、湿热敷310

第十五章 保健康复推拿311

第一节 头面部311

第二节 颈项部312

第三节 胸部313

第四节 腹部313

第五节 背腰部314

第六节 上肢部315

第七节 下肢部3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