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4287329.jpg)
- 陶元鋆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25379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207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1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造血和骨髓象检查3
第一章 造血3
第一节 造血器官3
一、胚胎期造血器官3
二、出生后造血器官4
第二节 血细胞的发育5
一、血细胞发育的概念5
二、血细胞发育的过程6
三、造血细胞发育的调节7
第三节 造血干/祖细胞7
一、造血干/祖细胞的概念7
二、造血细胞体外培养技术8
第二章 正常血细胞的形态学10
第一节 血细胞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10
第二节 各系血细胞的形态特征10
一、粒细胞系10
二、红细胞系12
三、巨核细胞系12
四、淋巴细胞系13
五、单核细胞系14
六、浆细胞系14
七、其他细胞14
第三节 正常骨髓中类似细胞的鉴别16
第三章 骨髓象检查18
第一节 概述18
一、适应证18
二、标本的采集18
三、骨髓涂片、染色及其质量保证20
第二节 骨髓象检查的方法20
一、检查的步骤20
二、结果计算和报告单的书写21
三、骨髓象检查的质量保证24
第三节 正常骨髓象24
第四节 骨髓活检26
一、骨髓活检的临床意义26
二、骨髓活检适应证26
三、方法简介及质量保证26
第四章 血细胞化学染色27
一、过氧化物酶染色27
二、苏丹黑B染色29
三、酯酶染色29
四、糖原染色32
五、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33
六、酸性磷酸酶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36
七、骨髓铁染色37
第二篇 贫血及其细胞学检验39
第五章 贫血概述39
第一节 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39
第二节 贫血的概念和分类39
第三节 贫血的临床表现41
第四节 红细胞形态异常及其在贫血诊断中的价值42
第六章 铁代谢障碍性贫血43
第一节 铁代谢及其检测指标43
〔附〕血清铁蛋白测定46
第二节 缺铁性贫血47
第三节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49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50
第一节 维生素B12和叶酸的代谢50
第二节 巨幼细胞性贫血51
第八章 造血功能障碍性贫血53
第一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53
第二节 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55
第三节 骨髓病性贫血56
第九章 其他贫血及贫血的鉴别诊断56
第一节 增生性贫血56
第二节 继发性贫血57
第三节 贫血的鉴别诊断58
第三篇 造血系统肿瘤性疾病及其细胞学检验60
第十章 白血病60
第一节 概述60
第二节 慢性白血病61
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61
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3
第三节 急性白血病64
一、概述64
二、各型急性白血病的细胞形态学特征和诊断标准67
三、急性白血病新的分型法71
第四节 特殊类型白血病74
第五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75
第十一章 造血系统其他肿瘤性疾病78
第一节 淋巴瘤78
第二节 浆细胞恶性疾病80
一、多发性骨髓瘤80
二、浆细胞白血病82
三、巨球蛋白血症82
第三节 恶性组织细胞病83
第四节 骨髓增生性疾病85
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85
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86
三、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87
第五节 骨髓转移瘤87
第四篇 其它血液病的细胞学检验89
第十二章 类白血病反应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89
第一节 类白血病反应89
第二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90
第十三章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92
一、粒细胞的生成和破坏92
二、白细胞减少症93
三、粒细胞缺乏症95
第十四章 类脂质沉积病95
一、戈谢病95
二、尼曼-匹克病95
三、海蓝组织细胞增生症96
第十五章 脾功能亢进96
第十六章 血液病的细胞学诊断概要97
一、如何分析骨髓象和血象97
二、如何正确评价骨髓象的诊断价值99
第五篇 溶血性贫血及其检验101
第十七章 溶血性贫血的病理生理101
第一节 溶血性贫血概述101
第二节 溶血的病理生理变化102
第三节 显示溶血的检验方法105
一、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105
二、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106
第十八章 红细胞膜缺陷症107
第一节 红细胞膜的结构107
第二节 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症及其检验方法108
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108
二、其它遗传性膜缺陷症109
三、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109
第三节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及其检验方法112
一、疾病概述112
二、检验方法114
第十九章 红细胞酶缺乏症116
第一节 概述116
第二节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116
第三节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检验方法118
一、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118
二、变性珠蛋白小体检查120
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荧光斑点试验121
四、硝基四氮唑蓝试验121
五、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紫外分光光度计定量测定124
第四节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125
一、概述125
二、丙酮酸激酶荧光斑点试验126
第二十章 珠蛋白合成异常127
第一节 概述127
第二节 地中海贫血128
一、β地中海贫血128
二、α地中海贫血129
三、地中海贫血的基因诊断概述129
第三节 异常血红蛋白病131
一、概述131
二、HbE病131
三、不稳定血红蛋白病131
第四节 检验方法132
一、血红蛋白电泳132
二、HbF测定(抗碱Hb测定)135
三、不稳定血红蛋白检查135
第二十一章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37
第一节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38
第二节 药物相关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39
第三节 检验方法140
一、抗人球蛋白试验140
二、冷凝集素试验142
三、冷热溶血试验143
第二十二章 其它溶血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鉴别诊断144
第一节 其它溶血性贫血144
第二节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鉴别诊断144
第六篇 血栓与止血及其检验147
第二十三章 止血的生理147
第一节 血管壁的止血作用147
第二节 血小板的止血作用148
一、血小板的超微结构148
二、血小板膜的组成和生化反应149
三、血小板止功能150
第三节 血液凝固机制151
一、凝血因子151
二、凝血机制153
第四节 抗凝系统155
第五节 纤溶系统157
一、概述157
二、纤溶系统的组成及其特点157
三、纤溶系统的激活及其作用159
第二十四章 血小板的检验160
第一节 血小板一般检验160
一、血小板形态观察160
二、出血时间测定160
三、血块收缩试验162
第二节 血小板特殊检验163
一、血小板粘附试验163
二、血小板聚集试验164
三、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和血小板第4因子测定(ELISA法)166
四、血浆血栓烷B2和6-酮-前列腺素Fα测定(ELISA法)167
五、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测定(ELISA法)167
第二十五章 凝血因子的检验169
第一节 内源凝血系统的检验169
一、全血凝固时间测定(试管法)169
二、活化凝血时间测定170
三、硅管凝血时间测定170
四、复钙时间测定171
五、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171
六、凝血酶原消耗试验及其纠正试验172
七、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及其纠正试验174
八、凝血因子Ⅶ活性测定(一期法)175
九、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相关抗原测定(火箭电泳法)177
第二节 外源凝血系统的检验178
一、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一期法)178
二、蝰蛇毒时间测定180
第三节 共同凝血途径第三阶段的检验180
第二十六章 抗凝及纤溶系统的检验181
第一节 循环抗凝物质的检验181
一、复钙交叉试验181
二、凝血酶时间测定及甲苯胺蓝纠正试验182
三、抗凝血酶Ⅲ测定182
第二节 纤溶系统的检验184
一、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测定184
二、血浆纤溶酶原测定(免疫扩散法)185
三、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的测定(ELISA法)186
四、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186
五、血清(尿)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检测187
第二十七章 常见止血障碍性疾病189
第一节 出血性疾病概述189
第二节 血管壁异常性疾病190
一、过敏性紫癜190
二、其他血管壁异常性疾病191
第三节 血小板异常性疾病191
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91
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93
三、血小板功能异常性疾病194
第四节 凝血异常性疾病195
一、血友病195
二、血管性血友病196
三、维生素K缺乏和肝病所致的凝血障碍197
四、循环抗凝物质增多198
第五节 纤溶活性增强性疾病199
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99
二、原发性纤维蛋白(原)溶解症202
第六节 出血性疾病的实验室鉴别诊断202
一、筛选试验203
二、确证试验203
第七节 血栓205
一、血栓形成205
二、血栓前状态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