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经济学 第5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国际经济学 第5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1/34294192.jpg)
- (美)保罗·克鲁格曼(Paul R.Krugman),(美)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Maurice Obstfeld)著;海闻等译(普林斯顿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40187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752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78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际经济学 第5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第1章 绪论1
1 国际经济学的主要内容3
1.1 贸易所得3
1.2 贸易模式4
1.3 贸易保护主义4
1.4 国际收支平衡5
1.5 汇率决定6
1.6 国际间政策协调6
1.7 国际资本市场7
2 国际经济学:贸易和金融8
第1篇 国际贸易理论11
第2章 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11
1 比较优势的概念12
2 单一要素经济13
2.1 生产可能性14
2.2 相对价格与供给15
3 单一要素世界中的贸易15
3.1 国际贸易发生后相对价格的确定17
3.2 贸易所得20
3.3 具体数例20
3.4 相对工资21
4 对比较优势的误解22
4.1 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23
4.2 贫民劳动论23
4.3 剥削24
专栏 工资反映生产率吗?24
5 多种产品模型中的比较优势26
5.1 建立模型26
5.2 相对工资和专业分工26
5.3 多种产品模型中相对工资的确定28
6 运输费用和非贸易品30
7 对李嘉图模型的实证分析31
提要33
第3章 特定要素和收入分配37
1 特定要素模型38
1.1 模型的假设38
专栏 什么是特定要素?39
1.2 生产可能性39
1.3 价格、工资和劳动配置43
1.4 相对价格和收入分配48
2 特定要素模型中的国际贸易48
2.1 资源和相对供给49
2.2 贸易和相对价格51
2.3 贸易模式51
3 收入分配和贸易所得53
4 贸易中的政治经济学:初步介绍55
4.1 最优的贸易政策55
4.2 收入分配和贸易政策56
专栏 特定要素和贸易理论的起源57
提要57
第3章附录 对特定要素的进一步分析59
边际产出和总产出60
相对价格和收入分配61
第4章 资源和贸易:赫克歇尔-俄林模型64
1 两要素经济模型65
1.1 模型的假设65
1.2 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67
1.3 资源与产出69
2 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72
2.1 相对价格和贸易模式72
2.2 贸易和收入分配73
2.3 要素价格相等化74
案例分析 南北贸易及收入不均76
3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实证分析77
3.1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实证检验78
3.2 实证检验的含义81
提要82
第4章附录 要素价格、产品价格和投入选择83
技术选择84
产品价格和要素价格85
第5章 标准贸易模型89
1 开放经济的标准模型90
1.1 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相对供给90
1.2 相对价格和相对需求92
1.3 贸易条件改变对福利的影响94
1.4 确定相对价格94
1.5 经济增长:RS曲线的移动95
1.6 经济增长和生产可能性边界95
1.7 相对供给和贸易条件97
1.8 经济增长的国际性影响98
案例分析 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损害了发达国家的利益吗?98
2 国际收入转移:RD曲线的移动100
2.1 收入转移问题100
2.2 收入转移对贸易条件的影响101
2.3 有关收入转移的贸易条件效应的推断102
案例分析 转移问题与亚洲危机103
3 关税和出口补贴:RS和RD同时移动104
3.1 关税对相对需求和相对供给的影响104
3.2 出口补贴的影响105
3.3 贸易条件效应的应用:谁得谁失?106
提要108
第5章际录 用提供曲线表示世界均衡110
推导一个国家的的提供曲线110
国际均衡112
第6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115
1 规模经济和国际贸易概述116
2 规模经济和市场结构117
3 不完全竞争理论118
3.1 垄断:简要复习118
3.2 垄断竞争120
3.3 垄断竞争模型的局限性124
4 垄断竞争和贸易125
4.1 市场规模扩大的影响126
4.2 从一体化市场中获利:一个具体数据的例子127
4.3 规模经济与比较优势129
4.4 行业内贸易的重要性131
4.5 行业内贸易为何重要132
案例分析 作业内贸易实例:1964年北美汽车贸易协定133
5 倾销134
5.1 倾销的经济学分析134
案例分析 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反倾销政策136
5.2 相互倾销137
6 外部经济理论137
6.1 专业化供应商138
6.2 劳动市场共享139
6.3 知识外溢139
6.4 外部结济与收益递增140
7 外部经济和国际贸易141
7.1 外部经济和贸易模式141
7.2 外部经济下的贸易及社会福利142
专栏 好莱坞经济学143
7.3 动态收益递增144
提要145
第6章附录 确定边际收益147
第7章 国际要素流动151
1 国际劳力流动152
1.1 没有要素流动的单一产品模型152
1.2 国际劳动力流动154
1.3 扩展分析155
案例分析 在规模移民时期的工资趋同156
案例分析 移民与美国经济157
2 国际借贷158
2.1 跨时生产可能性和贸易158
2.2 实际利率159
2.3 跨时比较优势160
3 外国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161
专栏 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输出会伤害高工资国家的工人吗?161
3.1 跨国企业理论162
3.2 现实中的跨国公司164
案例分析 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165
专栏 日本在娱乐业中的投资167
提要168
第7章附录 对跨时贸易的进一步分析170
第2篇 国际贸易政策175
第8章 贸易政策工具177
1 关税的基本分析177
1.1 供给、需求以及单一行业内的贸易178
1.2 关税的影响180
1.3 衡量保护的程度182
2 关税的成本和收益183
2.1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183
2.2 衡量成本和收益185
3 贸易政策的其他工具187
3.1 出口补贴:理论187
案例分析(一) 欧洲共同农业政策188
3.2 进口配额:理论190
案例分析(二) 现实中的进口配额:美国食糖进口190
3.3 自愿出口限制192
案例分析(三) 现实中的自愿出口限制:日本汽车出口192
3.4 国产化程度要求193
专栏 美国客车,匈牙利制造194
3.5 其他贸易政策工具194
4 对贸易政策影响的总结195
提要195
第8章附录Ⅰ 对关税的一般均衡分析198
小国征收关税198
大国征收关税200
第8章附录Ⅱ 垄断情形下的关税与进口配额201
自由贸易时的模型201
征收关税后的模型202
实行进口配额后的模型203
关税与配额的比较204
第9章 贸易政策中的政治经济学206
1 支持自由贸易的特点207
1.1 自由贸易和效率207
1.2 自由贸易的额外收益208
1.3 支持自由贸易的政治依据209
案例分析 从 1992 中获得的收益209
2 反对自由贸易的社会福利依据211
2.1 赞成关税的贸易条件改善论211
2.2 反对自由贸易的国内市场失灵论212
2.3 市场失灵论有多大说服力?214
专栏 市场失灵论:加利福尼亚的案例215
3 收入分配与贸易政策216
3.1 选举竞争217
3.2 集体行动218
3.3 政治决策过程模型219
3.4 谁得到了保护?219
4 国际谈判与贸易政策221
4.1 谈判的优点221
4.2 国际贸易协定的简短历史223
专栏 环境保护主义还是贸易保护主义224
4.3 乌拉圭回合谈判225
4.4 贸易自由化225
4.5 行政改革226
4.6 成本与收益227
4.7 特惠贸易协定228
专栏 自由贸易区与关税同盟229
专栏 贸易偏好有错吗?231
案例分析 南美洲的贸易转移231
提要232
第9章附录 证明最优关税为正值235
需求和供给235
关税与价格236
关税和国内社会福利236
第10章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240
1 进口替代的工业化241
1.1 幼稚工业理论241
1.2 通过保护发展制造业243
案例分析 智利进口替代的终结245
1.3 偏爱制造业的后果:进口替代工业化的问题245
2 二元经济问题247
2.1 二元化的症状247
案例分析 印度经济的二元化248
2.2 二元化劳动市场和贸易政策249
2.3 贸易政策是产生经济二元化的原因之一251
3 出口导向的工业化:东亚奇迹251
3.1 亚洲经济增长的事实252
3.2 HPAEs中的贸易政策252
专栏 中国的繁荣253
3.3 HPAEs的产业政策254
3.4 增长的其他原因255
提要255
第11章 发达国家的战略性贸易政策261
1 国家之间竞争吗?262
1.1 高增加值产业是理想的产业吗?262
1.2 竞争好的工作263
1.3 争夺高技术部门264
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复杂观点265
2.1 技术和外部性266
2.2 不完全竞争和战略性贸易政策267
3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践271
3.1 日本的战略性贸易政策271
3.2 其他国家的战略性贸易政策273
专栏 一个完全失败的动议274
4 战略性贸易政策案例研究275
案例分析 日本以钢铁为目标产业(1960年-70年代早期)276
案例分析 欧洲对飞机生产的支持277
案例分析 日本以半导体为目标产业(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278
提要279
第3篇 汇率和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283
第12章 国民收入核算与国际收支285
1 国民收入账户286
1.1 国民生产和国民收入287
1.2 资本折旧、国际转移支付和间接商业税288
1.3 国内生产总值289
2 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账户289
2.1 消费290
2.2 投资290
2.3 政府购买290
2.4 开放经济的国民收入恒等式291
2.5 一个虚拟的开放经济291
2.6 经常项目与外债292
2.7 储蓄和经常账户294
2.8 私人储蓄和政储蓄295
案例分析 政府预算赤字是否使经常项目恶化?295
3 国际收支账户298
3.1 成双交易的例子299
3.2 国际收支恒等式的基本平衡300
3.3 对经常项目的进一步讨论300
3.4 资本项目302
3.5 统计误差303
3.6 官方储备交易303
专栏 盈余的神秘消失305
案例分析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吗?307
提要310
第13章 汇率与外汇市场:资产方法315
1 汇率和国际交易316
1.1 国内价格和国外价格320
1.2 汇率和相对价格321
2 外汇市场321
2.1 参与者322
专栏 双 元 记323
2.2 外汇市场的特征323
2.3 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325
2.4 外汇掉期交易326
2.5 期货与期权326
3 外汇资产需求327
3.1 资产与资产收益327
3.2 风险与流动性329
3.3 利率330
3.4 汇率和资产收益330
3.5 一个简单法则331
3.6 外汇市场的收益 、风险和流动性333
4 外汇市场均衡334
4.1 利率平价:基本均衡条件334
4.2 当前汇率变动如何影响预期收益335
4.3 均衡汇率337
5 利率、预期与均衡339
5.1 利率变动对当前汇率的影响339
专栏 预测汇率的冒险行动341
5.2 预期变动对目前汇率的影响342
提要342
第13章附录 远期汇率与抵补的利率平价345
第14章 货币、利率与汇率350
1 货币定义:简短的回顾351
1.1 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351
1.2 作为计价单位的货币351
1.3 作为价值储藏的货币352
1.4 什么是货币352
1.5 货币供给是如何决定的352
2 个人货币需求353
2.1 预期收益353
2.2 风险354
2.3 流动性354
3 货币总需求354
4 均衡利率: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相互作用356
4.1 货币市场均衡356
4.2 利率和货币供给358
4.3 产出与利率359
5 短期货币供给与汇率360
5.1 把货币、利率和汇率联系起来360
5.2 美国货币供给与美元/欧元汇率362
5.3 欧洲货币供给与美元/欧元汇率364
6 长期货币、价格水平和汇率364
6.1 货币与货币价格365
6.2 货币供给变动的长期影响366
6.3 关于货币供给和价格水平的实证研究367
专栏 拉丁美洲的通货膨胀与货币增长368
6.4 长期中的货币与汇率369
7 通货膨胀和汇率的动态变化369
7.1 短期价格刚性与长期价格灵活性370
专栏 玻利维亚的货币供给增长与恶性通货膨胀371
7.2 永久性货币供给变动与汇率373
7.3 汇率超调374
提要376
第15章 长期价格水平和汇率380
1 一价定律381
2 购买力平价382
2.1 购买力平价和一价定律之间的关系382
2.2 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383
3 建立在购买力平价之上的长期汇率模型384
3.1 货币分析法的基本方程式384
3.2 持续通货膨胀、利率平价和购买力平价386
3.3 费雪效应387
4 购买力平价与一价定律的经验证明389
专栏 有关一价定律的一些生动证据392
5 如何解释购买力平价出现的问题394
5.1 贸易壁垒和非贸易品394
5.2 非自由竞争395
专栏 香港出乎意料的高通货膨胀396
5.3 不同国家价格水平计量方面的区别397
5.4 短期和长期购买力平价398
案例分析 为何国家越穷价格水平越低398
6 超越购买力平价:长期汇率的一般模型399
6.1 实际汇率400
6.2 需求、供给和长期实际汇率402
6.3 长期均衡中的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402
案例分析 为什么日元汇率不断上升?405
7 国际利差和实际汇率407
8 实际利率平价408
提要409
第15章附录 利用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研究费雪效应、利率和汇率413
第16章 短期产出和汇率419
1 开放经济总需求的决定因素420
1.1 消费需求的决定因素420
1.2 经常项目的决定因素421
1.3 实际汇率变动对经常项目的影响421
1.4 可支配收入的变动如何影响经常项目422
2 总需求函数422
2.1 实际汇率和总需求423
2.2 实际收入和总需求423
3 短期内的产出决定424
4 短期产品市场均衡:DD曲线425
4.1 产出、汇率和产品市场均衡425
4.2 推导DD曲线426
4.3 使DD曲线移动的因素427
5 短期内资产市场的均衡:AA曲线429
5.1 产出、汇率和资产市场均衡429
5.2 推导AA曲线431
5.3 使AA曲线移动的因素432
6 开放经济的短期均衡:DD和AA曲线的结合432
7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暂时变动434
7.1 货币政策435
7.2 财政政策435
7.3 保持充分就业的政府政策436
8 通货膨胀偏向和政策制定中的其他问题438
9 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永久性变动439
9.1 货币供给的永久性增加439
9.2 对永久性货币供给量增加的调整440
9.3 永久性财政扩张441
10 宏观经济政策与经常项目443
11 贸易流量的逐步调整和经常项目的动态分析445
11.1 J曲线445
11.2 汇率转嫁和通货膨胀446
专栏 韩国的贸易收支与韩国的汇率447
提要448
第16章附录Ⅰ IS-LM模型与DD-AA模型451
第16章附录Ⅱ 跨时贸易和消费需求454
第16章附录Ⅲ 马歇尔--勒纳条件与贸易弹性的经验估计456
第17章 固定汇率和外汇干预461
1 为什么研究固定汇率462
2 中央银行干预与货币供给462
2.1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与货币供给465
2.2 外汇干预与货币供给466
2.3 冲销操作467
2.4 国际收支与货币供给468
3 中央银行怎样固定汇率469
3.1 固定汇率下的外汇市场均衡469
3.2 固定汇率下的货币市场均衡470
3.3 图解分析471
4 固定汇率下的稳定政策472
4.1 货币政策472
4.2 财政政策474
4.3 汇率变动475
4.4 财政政策的调整与汇率变动476
5 国际收支危机和资本抽逃476
6 有管理的浮动与冲销干预479
6.1 资产完全替代和冲销干预的无效性479
专栏 墨西哥1994年的国际收支危机479
6.2 资产不完全替代情况下的外汇市场均衡481
6.3 资产不完全替代情况下冲销干预的影 响481
6.4 冲销干预发挥作用的证据483
6.5 干预的信号效应483
7 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储备货币484
7.1 储备货币本位制的运行机制484
7.2 储备货币发行国的特殊地位485
8 金本位制486
8.1 金本位制的内在机制486
8.2 金本位制下对称的货币调整486
8.3 金本位制的优缺点487
8.4 金汇兑本位制488
提要488
第17章附录Ⅰ 资产不完全替代情况下的外汇市场均衡491
需求491
供给492
均衡492
第17章附录Ⅱ 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493
第17章附录Ⅲ 国际收支危机的时点495
第4篇 国际宏观经济政策503
第18章 国际货币体系:1870-1973年505
1 在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目标506
1.1 内部平衡: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506
1.2 外部平衡:经常项目的最优水平507
2 金本位制下的国际宏观经济政策(1870-1914年)509
2.1 金本位制的起源510
2.2 金本位制下的外部平衡510
2.3 物价--硬币--流动机制511
2.4 金本位制下的 游戏规则 :神话与现实512
2.5 金本位制下的内部平衡512
专栏 休谟与重商主义者513
3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8-1939年514
3.1 德国的恶生通货膨胀514
3.2 金本位制的短暂 恢复514
3.3 世界经济的崩溃515
案例分析 国际金本位制和大萧条516
4 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517
4.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目的与结构518
4.2 可兑换性519
5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内外部平衡520
5.1 外部平衡的新定义520
5.2 投机性资本流动与危机521
6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政策选择522
6.1 保持内部平衡522
6.2 保持外部平衡523
6.3 支出--变动政策和支出--转换政策524
7 美国的外部平衡问题525
案例分析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衰败与瓦解527
8 世界性的通货膨胀和向浮动汇率制转轨530
提要533
第19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浮动汇率制下的国际协调539
1 支持浮动汇率制的观点540
1.1 货币政策自主性540
1.2 对称性541
1.3 汇率自动稳定器功能542
2 反对浮动汇率制的观点544
2.1 纪律性544
2.2 导致不稳定的投机行为和货币市场的动乱545
2.3 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不利影响546
2.4 互不协调的经济政策547
2.5 更大自主权的错觉547
案例分析 1973-1980年石油危机期间汇率经验548
3 浮动汇率制下宏观经济相互依存的两国模型553
案例分析 1980-1999年的通货紧缩、增长和危机555
4 1973年以来的经验562
4.1 货币政策自主性562
4.2 对称性564
4.3 汇率的自动稳定器作用564
4.4 纪律性565
4.5 导致不稳定的投机565
4.6 国际贸易和国防投资566
4.7 政策的协调567
5 固定汇率对大多数国家来说能称得上是一种选择吗?567
6 改革的方向568
提要568
第19章附录 国际政策协调的失败571
第20章 最优货币区和欧洲的经验576
1 欧洲单一货币的演变577
1.1 1969-1978年欧洲货币改革的原因577
1.2 1979-1998年的欧洲货币体系578
1.3 德国在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主欧洲货币体系的信誉理论580
1.4 欧盟 1992计划581
1.5 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583
2 欧元和欧元区内的经济政策584
2.1 马斯特里赫特一致性标准及稳定与增长协定585
2.2 欧洲中央银行体系586
专栏 设计并命名一种新的货币587
2.3 修正的汇率机制588
2.4 欧元区内各国货币的命运588
3 最优货币区理论589
3.1 经济一体化和固定汇率区的利益:GG曲线590
3.2 经济一体化和固定汇率区的成本:LL曲线591
3.3 加入货币区决策:把GG曲线和L曲线结合起来593
3.4 什么是最优货币区?595
案例分析 欧洲是最优货币区吗?595
专栏 欧洲会借鉴美国的财政联邦制经验吗?598
4 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未来600
提要601
第21章 全球资本市场:运行和政策问题607
1 国际资本市场和贸易收益608
1.1 三种贸易收益608
1.2 风险规避609
1.3 作为国际资产交易动机的资产组合多样化610
1.4 国际资产的种类:债务与权益的比较611
2 国际银行业务和国际资本市场611
2.1 世界资本市场的结构612
2.2 国际资本市场的增长613
2.3 离岸银行业和离岸货币交易614
3 欧洲美元和其他欧洲货币615
3.1 欧洲货币市场有多大?615
3.2 欧洲货币是如何被创造的616
3.3 欧洲货币贸易的增长619
3.4 管制不对称的重要性620
3.5 欧洲货币和宏观经济的稳定性622
专栏 武士债券与寿司债券:开放中的日本金融市场623
4 对国际银行业的管制624
4.1 银行倒闭问题624
4.2 管制国际银行业的困难626
4.3 国际管制的协调627
专栏 安布罗塞阿诺银行的倒闭629
案例分析 几乎是世界末日的一天629
5 国际资本市场的表现如何631
5.1 国际资产组合多样化的程度631
5.2 跨时贸易的规模632
5.3 国内利率与高岸利率的差别633
5.4 外汇市场的效率634
提要637
第22章 发展中国家:增长、危机和改革643
1 世界经济中的收入、财富与增长644
1.1 富国与穷国之间的差距644
1.2 世界各国的收入差距是否在不断缩小645
2 发展中国家的结构特征647
3 发展中国家的借款和债务649
3.1 发展中国家资本流入的经济学分析649
3.2 拖欠的问题651
3.3 其他形式的资本流入652
4 拉丁美洲:从危机到艰难的改革之路655
4.1 拉丁美洲的通货膨胀和80年代的债务危机655
专栏 道德风险的简单代数657
案例分析 阿根廷的经济停滞和复苏658
4.2 改革、资本流入和危机的重演660
5 东亚:成功与危机663
5.1 东亚的经济奇迹663
专栏 亚洲做对了什么?665
5.2 亚洲的弱点665
5.3 亚洲金融危机667
5.4 对其他发展中地区的影响668
案例分析 货币局制度能给固定汇率带来可信性吗?670
6 发展中国家危机的教训671
7 改革国际金融体系673
7.1 资本流动和汇率制度的三难选择673
7.2 预防性 措施675
7.3 处理危机676
7.4 困惑的未来676
提要677
数学附录683
第3章 特定要素模型685
1 要素价格、成本和要素需求685
2 在特定要素模型中要素价格的确定687
3 相对价格变化的影响689
第4章 要素比例模型690
1 要素比例模型的基本等式690
2 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691
3 要素供给和产出692
第5章 贸易下的世界经济693
1 供给、需求和均衡693
1.1 世界均衡693
1.2 生产和收入694
1.3 收入、价格和效用694
2 供给、需求和均衡的稳定性696
3 供给变化和需求变化的影响698
比较静态方法698
4 经济增长698
5 转移问题699
6 关税700
第6章 垄断竞争模型702
第21章 风险规避和国际资产组合的多样化704
1 最优资产组合的分析推导705
2 最优资产组合的图形推导706
3 改变收益率的影响708
索引712
主要人名对照表742
第四版译后记748
第五版译后记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