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抗体分子与肿瘤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抗体分子与肿瘤
  • 陈志南,刘民培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157414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98页
  • 文件大小:93MB
  • 文件页数:61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抗体分子与肿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抗体分子概论3

第一章 抗体分子概述3

第一节 抗体研究简史3

一、抗体的发展4

二、抗体与肿瘤的研究9

三、结语12

第二节 抗体分子的种类13

一、按来源及产生的方式分类13

二、按性能分类14

三、按表达的形式分类15

四、按制备原理和技术分类15

五、按结构和功能分类26

六、结语28

第三节 抗体分子的产生30

一、抗体分子产生的有关细胞30

二、产生抗体分子的过程33

三、与抗体分子产生的有关因素36

四、结语39

第四节 抗体分子的结构40

一、抗体分子的基本结构40

二、功能区结构42

三、立体结构43

四、基因结构44

五、抗体分子超家族49

六、结语51

一、免疫球蛋白生物合成的过程52

第五节 抗体分子的生物合成52

二、免疫球蛋白的组装53

三、免疫球蛋白的糖基化54

四、免疫球蛋白的分泌54

五、免疫球蛋白突变体55

六、分泌型与膜型免疫球蛋白的合成组装再认识55

七、结语56

第六节 抗体分子的表达58

一、在B细胞分化中的表达58

二、等位基因排斥59

三、廇基因易位59

四、抗体分子的多样性59

五、结语61

第七节 抗体分子的代谢62

第八节 抗体分子的调控64

一、抗体分子产生的调控64

二、抗体分子生物合成的调控69

三、抗体基因转录的调控69

四、独特型网络的调控70

五、神经内分泌系统对抗体分子的调控72

六、结语73

第九节 抗体分子遗传学73

一、免疫球蛋白的变异体74

二、等位排斥77

三、免疫球蛋白的基因重排78

四、结语82

第十节 抗体分子的生物学效应83

二、活化补体作用84

一、与抗原特异性结合84

三、与Fc受体结合及亲细胞性85

四、免疫调节作用86

五、抗体的免疫原性88

六、通过胎盘作用88

七、免疫损伤效应89

八、抗体分子的抗肿瘤作用90

九、结语91

第十一节 抗体分子受体92

一、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92

二、IgFcR92

三、Ig FcR介导的信号传导96

四、结语97

第二章 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分子的制备98

第一节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98

一、肿瘤抗原的制备98

二、免疫动物的选择103

三、免疫的途径104

四、佐剂104

五、免疫方法106

六、多克隆抗体的采集107

七、多克隆抗体的质量测定108

八、结语110

第二节 小鼠B细胞杂交瘤单克隆抗体的制备111

一、基本原理111

二、有关的仪器及试剂112

四、抗原的准备114

三、动物的选择114

五、免疫方案115

六、小鼠骨髓瘤亲本细胞的准备117

七、细胞的杂交融合步骤119

八、杂交瘤细胞的选择性培养120

九、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培养121

十、杂交瘤细胞的冻存与复苏122

十一、杂交瘤细胞及单克隆抗体的鉴定124

十二、杂交瘤细胞污染的处理130

第三节 大鼠B细胞杂交瘤单克隆抗体的制备133

一、制备大鼠杂交瘤细胞与小鼠杂交瘤细胞的比较133

二、大鼠抗体分子的特点133

三、大鼠杂交瘤的制备134

四、结语137

二、人-人杂交瘤138

第四节 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138

一、人单抗与鼠单抗制备的异同138

三、人-鼠杂交瘤140

四、人B细胞的EBV转化及融合技术141

五、人单克隆抗体存在的主要障碍145

六、制备人单克隆抗体的新对策146

七、结语153

第五节 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155

一、抗体的独特型155

二、抗独特型抗体155

三、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检测156

四、结语157

第三章 基因工程抗体的研制159

一、人-鼠嵌合抗体160

第一节 鼠单克隆抗体的人源化160

二、改型抗体163

三、结语167

第二节 单价小分子抗体170

一、Fab抗体170

二、单链抗体172

三、单域抗体176

四、高变区多肽176

五、结语177

第三节 多价微型抗体179

一、多价单特导性微型抗体179

二、多价微抗的表达及稳定性183

三、多价微抗的一般特征184

四、多价微抗的亲和力及柔韧性185

五、多价多特异性微型抗体186

六、结语186

第四节 双特异性抗体188

一、双特异性抗体的发展188

二、双特异性抗体的制备与构建189

三、双特异性抗体的表达192

四、双特异性抗体的作用机制及应用192

五、结语198

第五节 细胞内抗体201

一、细胞内抗体的构建策略201

二、细胞的抗体的医学应用201

三、结语203

第六节 抗原化抗体204

一、抗原化抗体的分子生物学基础205

二、抗原化抗体的性质205

三、抗原化抗体的构建206

四、抗原化抗体的应用206

五、结语207

第七节 抗体融合蛋白209

一、免疫粘附素210

二、免疫毒素212

三、催化抗体214

第八节 免疫脂质体221

一、免疫脂质体的种类221

二、免疫脂质体用于肿瘤导向治疗的优越性222

三、免疫脂质体在应用中的问题223

四、结语224

第九节 噬菌体抗体225

一、基本原理225

二、噬菌体抗体库的分类226

三、噬菌体抗体的克隆和表达228

四、噬菌体抗体的应用235

五、结语238

第四章 抗体分子的标记241

第一节 荧光素标记抗体241

一、基本原理241

二、荧光抗体的制备241

三、荧光标记抗体的应用249

四、结语252

一、基本原理253

第二节 酶标记抗体253

二、酶标抗体的制备254

三、酶标抗体的纯化255

四、结语256

第三节 放射性核素标记抗体256

一、常用的放射性核素256

二、放射性核素与抗体分子的标记256

三、结语264

第四节 免疫毒素265

一、毒素及其衍生物265

二、毒素与抗体的标记267

三、结语268

二、化疗药物与抗体的标记269

一、导向化疗药物269

第五节 化疗药物标记抗体269

三、结语272

第六节 化学发光物标记抗体273

一、化学发光物273

二、化学发光物与抗体的标记275

三、结语280

第七节 脂质体标记抗体281

一、脂质体概述281

二、免疫脂质体的制备283

三、结语286

第八节 胶体金银标记抗体287

一、原理和优点287

二、胶体金的制备288

三、免疫金银法292

四、结语294

第九节 铁蛋白标记抗体294

一、铁蛋白的特性294

二、探针的制备295

三、结语296

第二篇 抗体分子与肿瘤免疫299

第一章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299

第一节 肿瘤相关抗原的识别300

一、肿瘤抗原的分类301

二、抗体分子与肿瘤相关抗原的识别机制303

三、结语303

第二节 肿瘤抗原的纯化及生物化学的基本特性304

一、基本原理304

二、肿瘤相关抗原纯化的有关技术305

三、肿瘤抗原的生化性质311

四、结语312

第三节 肿瘤的生物学行为313

一、肿瘤相关抗原的检测分析313

二、对肿瘤抗原调变的监测314

三、对捐资转移与扩散生物学行为的认识314

四、结语315

第四节 肿瘤治疗及预后316

一、抗体检测对肿瘤治疗及预后的意义316

二、抗肿瘤单抗的临床应用317

三、结语318

第二章 抗体分子的肿瘤免疫学诊断320

第一节 肿瘤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320

一、上皮源性肿瘤标志物321

二、间叶源性肿瘤标志物328

三、神经源性肿瘤标志物333

四、淋巴造血系统肿瘤标志物336

五、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有关问题337

六、结语339

第二节 肿瘤可容性蛋白抗原的测定340

一、检测方法340

二、肿瘤相关抗原的检测344

三、结语344

第三节 免疫电镜的应用345

一、抗原定位的方法345

二、铁蛋白标记抗体的免疫电镜347

四、胶体金标记抗体的免疫电镜348

三、酶标记抗体的免疫电镜348

五、结语349

第四节 在流式细胞仪中的应用350

一、基本原理350

二、检测技术351

三、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351

四、结语353

第五节 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中的应用354

一、基本原理354

二、在抗体检测中的应用360

三、结语361

第六节 肿瘤的放射免疫显像及预定位362

一、 肿瘤的放射免疫显像362

二、 预定位技术364

三、 结语366

第七节 抗体芯片367

一、概述367

二、抗体芯片技术367

三、抗体芯片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368

四、结语368

第八节 有关肿瘤的免疫学诊断370

一、肝癌370

二、胃癌373

三、肺癌378

四、大肠癌383

五、白血病393

六、妇科肿瘤399

七、乳腺癌403

八、胰腺癌405

九、其他肿瘤408

第三章 抗体分子的肿瘤免疫靶向治疗425

第一节 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地位425

一、肿瘤的免疫治疗425

二、抗体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426

三、结语427

第二节 免疫靶向治疗的作用机制428

一、直接作用429

二、间接作用429

三、结语429

第三节 运载的效应物质种类430

二、毒素431

一、放射性核素431

三、化疗药物432

四、激素433

五、酶433

六、生物反应调节剂434

七、重组融合蛋白435

八、脂质体435

九、结语435

第四节 免疫靶向治疗的途径436

一、体内法436

二、体外法436

三、局部给予法436

四、放射免疫导向手术437

五、结语438

第五节 抗体分子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439

一、主动免疫治疗439

二、被动免疫治疗440

三、结语441

第六节 抗体分子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442

一、抗肿瘤相关抗原的抗体分子治疗442

二、抗细胞因子受体的抗体分子治疗442

三、抗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抗体分子治疗442

四、抗肿瘤多耐药基因抗体分子的治疗443

五、抗瘤基因产物等的抗体分子治疗444

六、结语444

第七节 抗独特型抗体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445

一、独特型抗体与肿瘤疫苗445

二、抗独特型抗体的抗瘤效应中的实验研究446

三、抗独特型抗体在临床中的抗瘤效应研究448

四、结语449

第八节 抗体分子在肿瘤病人骨髓移植免疫中的应用452

一、移植物抗宿主病及其发病机制452

二、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和治疗453

三、结语455

第九节 免疫脂质体在靶向治疗中的应用457

一、脂质体的结构和作用特点457

二、免疫脂质体及其在靶向治疗恶性肿瘤中的应用457

三、结语459

第五节 抗体分子生物半寿期的延长460

一、延长抗体片段半寿期的意义460

二、延长抗体分子半寿期的方法461

四、结语463

三、展望463

第四章 抗体分子与肿瘤相关基因465

第一节 抗体分子与瘤基因466

一、瘤基因的分类466

二、瘤基因的活化与癌468

三、瘤基因产物的免疫学作用470

四、抗瘤基因抗体的应用470

五、结语470

第二节 抗体分子与抑瘤基因471

一、抑瘤基因的分类472

二、抑瘤基因的生物学活性472

三、抑瘤基因灭活的机制475

四、抑瘤基因在细胞癌变中的作用475

六、结语476

五、抑瘤基因产物的免疫学作用476

一、肿瘤转移的相关基因477

第三节 抗体分子与肿瘤转移477

二、肿瘤转移抑制基因479

四、抗体分子的作用481

五、结语481

第四节 抗体分子与免疫共刺激因子483

一、免疫共刺激分子的基因概念483

二、抗体分子对免疫共刺激分子的研究483

三、结语484

第一节 工程抗体产业化的基本概念487

二、工程抗体产业化的基本概念及其目的487

一、工程抗体的基本概念487

第一章 工程抗体产业化概述487

第三篇 工程抗体产业化487

三、工程抗体产业化的实施过程488

第二节 工程抗体产业化的发展488

第二章 工程抗体的中试研究493

第一节 中试研究的基本条件493

一、中试研究室的设计要求494

二、中试研究室的管理规程495

三、中试研究室的安全规程495

四、中试实验室的无菌操作规程496

第二节 中试研究的仪器设备496

一、中试研究的一般仪器497

二、生物反应器497

二、中试生产工艺的优化503

一、中试生产工艺的设计503

第三节 中试生产工艺的研究503

第三章 哺乳动物细胞的大规模培养505

第一节 细胞培养过程的放大505

一、筛选细胞系506

二、确定培养条件506

三、产物表达的优化506

四、中试放大506

五、放大生产506

第二节 动物细胞培养的环境507

一、培养用物品的无菌处理507

二、培养条件508

一、天然培养基509

第三节 动物细胞培养基509

二、合成培养基510

第四节 常用培养方法512

一、悬浮培养512

二、贴壁培养513

第五节 动物细胞培养的操作方式515

一、分批式操作515

二、流加式操作515

三、半连续式操作516

四、连续灌流式操作516

第四章 细胞工程抗体产业化518

第一节 单克隆抗体的生产方法518

一、小鼠腹腔体内生产法518

二、生物反应器大规模生产519

三、转基因动物体内生产520

一、培养基的配制521

第二节 大规模生产的操作521

二、种子细胞的制备522

三、杂交瘤细胞的大规模培养522

四、产品的分离纯化523

五、产品的冷漠干燥526

第五章 基因工程抗体产业化527

第一节 基因工程抗体表达系统527

一、大肠杆菌表达系统528

二、酵母表达系统528

三、昆虫细胞表达系统529

四、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529

一、培养设备530

第二节 基因工程抗体产业化的工艺530

二、培养方式531

三、发酵工艺532

第六章 工程抗体的分离纯化535

第一节 工程抗体的初级分离535

一、离心沉降分离536

二、过滤分离538

三、吸附技术539

四、溶剂沉淀方法541

五、结语543

第二节 工程抗体的层析法分离纯化544

一、离子交换层析544

二、凝胶过滤柱层析548

三、疏水性相互作用层析553

四、亲和层析555

五、羟基磷灰石吸附层析558

六、亲硫吸附层析559

七、混合态层析560

八、灌注层析560

九、结语562

第七章 工程抗体的质量控制565

第一节 工程抗体的物化指标测定565

一、纯度测定565

二、含量测定570

三、相对分子质量测定572

四、结语574

一、安全性评价的目的575

第三节 工程抗体的安全性评价575

第二节 工程抗体生物活性的测定575

二、工程抗体新药安全评价的要求576

三、工程抗体新药安全性评价的方法576

四、结语577

第四节 工程抗体稳定性577

一、纯度分析577

二、活性分析577

三、结语578

第五节 抗体分子的保存578

一、影响抗体分子保存的因素578

二、抗体分子的保存方法579

三、结语581

[附录]缩写词中英文对照5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