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社会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左玉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2999X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68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85页
- 主题词:环境社会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社会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篇 环境伦理篇3
第一章 伦理学概述3
第一节 伦理学的基本概念3
一、伦理与道德3
二、伦理学的对象6
三、伦理学的类别7
四、伦理学的方法和价值10
第二节 中外伦理思想概述11
一、中国传统伦理思想11
二、西方传统伦理思想18
一、道德的起源与发展27
第三节 道德概述27
二、道德的目的33
三、道德的本质、结构和社会功能33
第四节 道德规范体系和实现方式35
一、道德规范体系35
二、道德之实现40
第二章 走向环境伦理43
第一节 人类的危机43
第二节 危机根源47
第三节 环境伦理学概述55
一、什么是环境伦理学55
二、发展历程56
三、学派种种61
四、功能或价值65
第一节 人类中心主义67
第三章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67
第二节 动物权利论73
第三节 生命中心论79
第四节 生态中心主义81
第四章 环境伦理规范体系89
第一节 公正原则89
一、代内公正90
二、代际公正92
三、人地公正93
第二节 环境道德规范94
一、控制人口96
二、清洁生产98
三、合理消费100
四、适度发展105
五、尊重自然、善待生命106
第二篇 环境法津篇115
第五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导论115
第一节 法学基础概述115
一、法的本质和特征115
二、法的渊源和分类117
三、法的作用119
第二节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产生和发展121
一、外国环境法的产生和发展121
二、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产生和发展124
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成为一个独立法律部门的历史必然性126
第三节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概述127
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概念127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性质和特征127
四、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129
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目的和任务129
第四节 中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130
一、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131
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131
三、奖励综合利用的原则131
四、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的原则131
五、环境保护的民主原则132
第五节 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技术133
一、关于立法的技术性要求133
二、关于法的结构134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136
一、我国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136
第六节 中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136
三、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142
四、环境标准149
五、其他部门法中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规范150
第六章 中国环境污染防治法153
第一节 环境污染防治法概述153
第二节 有关环境污染防治的基本法津制度154
一、土地利用规划制度154
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154
三、“三同时”制度154
四、许可证制度154
九、环境污染监测制度155
八、污染限期治理制度155
十、环境目标责任制度155
六、经济刺激制度155
五、征收排污费制度155
七、对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的淘汰制度155
第三节 环境标准156
一、环境标准体系156
二、环境标准的作用157
三、环境标准的法律意义157
第四节 主要环境污染防治法简介157
一、大气污染防治法157
二、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法176
三、水污染防治法181
四、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86
五、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0
六、环境影响评价法192
七、清洁生产促进法199
第一节 自然资源保护法概述203
第七章 中国自然资源保护法203
第二节 与自然资源保护有关的基本法津制度204
一、自然资源权属制度204
二、自然资源规划制度204
三、自然资源调查和档案制度205
四、自然资源许可制度205
五、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206
第三节 主要自然资源保护法简介206
一、土地管理法206
二、水法209
三、森林法213
四、草原法216
五、水土保持法222
六、矿产资源法223
七、渔业法225
八、野生动植物保护法234
九、防沙治沙法237
十、防洪法239
十一、特殊区域环境保护法241
第八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243
第一节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法津责任制度243
第二节 环境民事责任244
一、环境民事责任的定义及归责原则244
二、环境民事责任的承担形式246
三、追究环境民事责任的程序248
第三节 环境行政责任251
一、环境行政责任的定义及特点251
三、环境行政责任的形式252
二、环境行政违法行为种类252
四、追究环境行政责任的程序254
第四节 环境刑事责任257
一、环境刑事责任的定义257
二、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的构成258
三、我国《刑法》中关于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具体规定258
第九章 国际环境法267
第一节 国际环境法概述267
一、国际环境法的产生和发展267
二、国际环境法的概念和渊源269
三、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270
第二节 国际环境争端的解决271
一、国际环境责任271
二、国际环境争端的解决272
一、我国参加的国际环境保护主要条约273
第三节 我国参加的国际环境保护主要条约和文件273
二、我国参加的国际环境保护重要文件277
第三篇 环境管理篇281
第十章 环境管理概述281
第一节 管理学与环境管理学281
一、管理的定义281
二、管理学282
三、环境管理学286
第二节 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287
一、环境管理的发展288
二、环境管理的要素290
三、环境管理规则303
第一节 环境管理体制与政府职能308
一、环境管理体制概述308
第十一章 政府环境管理职能308
二、环境管理中的政府职能313
第二节 环境战略321
一、可持续的人口战略322
二、可持续的资源战略325
三、可持续的能源战略326
四、可持续的社会战略326
五、可持续的经济战略328
六、可持续的消费战略329
七、城市环境战略330
第三节 环境政策332
一、环境政策的概念332
二、中国环境政策体系332
第四节 环境管理制度345
一、污染控制制度345
二、生态保护制度352
三、综合性制度353
四、我国环境管理制度的发展355
第五节 环境管理中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357
一、政府职能转变的含义358
二、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358
三、环境管理中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359
第十二章 企业环境管理职能368
第一节 企业环境管理368
一、企业环境管理的含义368
二、企业环境管理的现状370
三、企业环境管理的内容372
第二节 清洁生产374
一、清洁生产的定义及理论基础374
二、清洁生产的内容和实施376
三、清洁生产与末端控制方式379
四、国际上推行清洁生产的成功做法382
五、清洁生产的发展趋势384
第三节 环境会计388
一、建立环境会计的客观要求和理论基础388
二、环境会计的本质390
三、环境会计的基本内容391
四、环境会计披露和分析394
五、适应企业环境管理需要的会计管理技术和方法397
六、环境会计的发展399
第四节 环境管理体系401
一、ISO14000系列标准401
二、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405
三、生命周期分析406
四、环境标志408
五、环境管理体系和其他管理体系相结合409
第五节 绿色企业文化410
一、营造绿色企业文化410
二、定位绿色市场412
三、实施绿色生产413
四、开展绿色营销415
第十三章 非政府非营利机构环境管理职能419
第一节 非营利机构简介419
一、定义419
二、分类419
三、非营利性机构的基本特征421
四、非营利机构的产生和发展421
五、中国的非营利机构426
一、环境监测部门429
第二节 专业组织429
二、环境教育部门432
三、环境科研部门436
第三节 民间环保组织的环境管理职能443
一、民间环保组织的含义、发展历程及其发展现状443
二、民间环保组织的环境管理职能444
三、民间环保组织环境管理职能的演变447
四、我国民间环保组织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448
第四节 妇女和宗教组织的环境管理职能452
一、妇女参与环境管理的社会根源452
二、妇女组织及其环境管理职能453
三、宗教意识与环境保护460
四、宗教组织的环境管理职能461
主要参考文献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