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逻辑缀词理论与汉语特殊句式句法解构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逻辑缀词理论与汉语特殊句式句法解构](https://www.shukui.net/cover/66/34438393.jpg)
- 吴会芹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312290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05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26页
- 主题词:现代汉语-句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逻辑缀词理论与汉语特殊句式句法解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理论篇2
第一章 课题论证2
1.1 词素、词缀、语缀与逻辑缀词2
1.2 本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6
1.3 选题的价值及意义8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8
1.4.1 理论板块8
1.4.2 应用板块9
1.5 基本观点11
1.6 研究思路13
1.7 研究方法13
1.8 创新之处13
第二章 问题的提出15
2.1 管约论——词库与运算规则15
2.1.1 移位规则15
2.1.2 删除规则15
2.1.3 插入规则16
2.1.4 特征改变规则16
2.1.5 复制规则16
2.2 最简方案——词库与运算规则17
2.2.1 合并18
2.2.2 移位19
2.3 “粘附”——现有句法运算系统中的疏漏20
第三章 虚词there的句法难题与逻辑缀词理论新框架的构建25
3.1 逻辑缀词问题研究25
3.2 格理论框架下虚词there的句法难题26
3.2.1 虚词there主语说存在的问题26
3.2.2 虚词there主语说与虚词it的句法特征相异28
3.2.3 虚词there与无定NP的匹配问题29
3.2.4 虚词there与vP/VP的匹配问题30
3.3 逻辑缀词理论探讨31
3.3.1 虚词there与locative-PP逻辑关系的确立31
3.3.2 逻辑缀词原型说及新的理论框架的建立33
3.3.3 虚词there的显化动因初探34
3.3.4 逻辑缀词在不同语言类型或句法环境中的参数特征37
3.4 逻辑缀词理论框架下虚词there句法解构39
3.5 余论40
第四章 逻辑缀词理论框架下的汉语存现句研究42
4.1 “有”字句与存现句42
4.2 汉语存现句中的逻辑缀词现象46
应用篇50
第五章 逻辑缀词理论框架下的汉语轻动词句法解构50
5.1 轻动词是如何生成的50
5.2 西方句法学理论中的轻动词范式53
5.3 轻动词范式的发展56
5.4 在逻辑缀词理论框架下彰显汉语句式结构的魅力61
5.5 轻动词的属性及内在动因探寻64
5.6 低位轻动词假设66
5.7 结论与余论68
第六章 芸芸众生轻动词70
6.1 体貌式轻动词70
6.1.1 状态式体貌词71
6.1.2 势态式体貌词72
6.1.3 逻辑缀词理论框架下的体貌词解析75
6.2 动趋式轻动词75
6.2.1 动趋式结构的以往研究及分类75
6.2.2 动趋式结构最新研究77
6.2.3 逻辑缀词理论框架下的动趋式轻动词句法解构79
第七章 逻辑缀词理论框架下的汉语疑问小词句法解构81
7.1 英汉疑问句句法运作差异81
7.2 疑问义是“吗”、“呢”等句末小词的基本义82
7.3 现有理论中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87
7.4 小词“吗”、“呢”与wh-词的关系88
7.5 小词“吗”、“呢”显性的内在动因90
7.6 逻辑缀词理论框架下小词“吗”、“呢”句法解构92
7.7 汉语wh-词与小词“吗”、“呢”的受约机制97
7.8 Wh-语素(逻辑缀词)现象的普遍性101
第八章 逻辑缀词理论框架下的汉语否定句句法解构104
8.1 与否定词相关的议题与争议104
8.2 否定句NegP语类的逻辑缀词现象105
8.3 英语否定句NegP语类的逻辑缀词现象106
8.4 法语否定句中的逻辑缀词106
8.5 意大利语否定句中的逻辑缀词108
8.6 汉语否定句的逻辑缀词现象109
第九章 逻辑缀词理论框架下的介词语类句法解构111
9.1 英语双重介词现象111
9.2 汉语语链式介词短语113
第十章 逻辑缀词理论框架下的转折句式句法解构115
10.1 表示强转的标句词及其逻辑缀词117
10.1.1 “然而”标记下的逻辑缀词117
10.1.2 “可(是)”标记下的逻辑缀词118
10.1.3 “但(是)”标记下的逻辑缀词118
10.2 表示弱转的标句词及其逻辑缀词119
10.2.1 “只是”标记下的逻辑缀词119
10.2.2 “(只)不过”标记下的逻辑缀词119
10.2.3 “就是”标记下的逻辑缀词120
10.3 逻辑缀词理论框架下转折句式句法解构121
第十一章 从特征移位到功能提升——汉语“X-Neg-X”结构中I[+Qu]与C[+Qu]功能转换问题探讨123
11.1 学界对“X-Neg-X”模式存在的困惑124
11.2 “X-Neg-X”的功能分解125
11.3 “X-Neg-X”的屈折功能假设127
11.4 “X-Neg-X”特征移位及功能提升132
11.5 逻辑缀词理论框架下的“X-Neg-X”句法解构133
11.6 结语135
第十二章 逻辑缀词现象在口语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136
12.1 汉语口语指称语的逻辑缀词现象136
12.1.1 指称语逻辑缀词的分布136
12.1.2 指称语逻辑缀词的褒扬功能137
12.1.3 指称语逻辑缀词的贬损功能139
12.1.4 指称语逻辑缀词的语义类型及形式表征综述140
12.2 英语口语中的标句词及其逻辑缀词143
12.2.1 英语指称语的逻辑缀词现象143
12.2.2 英语标句词的逻辑缀词现象143
12.3 其他语言中的标句词逻辑缀词现象148
第十三章 短语语类中的“普遍语法”152
13.1 动词短语语类153
13.2 名词短语语类153
13.3 动词短语语类155
13.4 介词短语语类157
13.5 形容词短语语类158
13.6 副词短语语类159
13.7 短语语类中的“普遍语法”159
第十四章 逻辑缀词理论框架下的功能语类研究161
14.1 CFC假设161
14.2 INFL分解假设162
14.3 CP分解假设166
14.4 The Double VP Shell假设173
14.5 LAS假设174
第十五章 余论177
15.1 逻辑缀词的镜像性177
15.1.1 v-VP与VP-v177
15.1.2 AspP-V与V-AspP178
15.2 逻辑缀词的粘附性179
15.2.1 QuP-particle[+Qu]结构180
15.2.2 CP-particle[+c]结构181
15.3 逻 辑缀词与XP之间的层级关系182
15.3.1 V与Vd之间的层级关系182
15.3.2 Asp与V之间的层级关系183
15.4 “逻辑缀词+命题”:命题研究的新视角184
参考文献187
后记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