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发展战略、产权结构和长期经济增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发展战略、产权结构和长期经济增长](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0448808.jpg)
- 李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1364489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67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185页
- 主题词:国有企业-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研究-中国;国有企业-经济增长-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发展战略、产权结构和长期经济增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导论1
1.1 选题背景和问题的提出1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6
1.2.1 研究思路6
1.2.2 研究方法7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8
1.3.1 研究内容8
1.3.2 研究框架10
1.4 本书的创新之处11
2 文献综述13
2.1 引言13
2.2 发展战略13
2.2.1 重工业优先发展理论14
2.2.2 比较优势发展战略17
2.2.3 大国优势战略和竞争优势战略21
2.3 产权结构的效率:以中国为例22
2.3.1 理论方面的解释22
2.3.2 实证方面的讨论:以全要素生产率为例26
2.3.3 国有企业的宏观效率损失及其争辩27
2.4 结论性评述29
3 产权结构的微观动态效率及其临界条件32
3.1 引言32
3.2 文献述评、制度背景和研究假说的提出33
3.3 估计方法、指标和数据选取36
3.3.1 估计方法:面板门限回归模型36
3.3.2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38
3.4 实证分析40
3.4.1 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40
3.4.2 面板门限回归模型估计结果43
3.4.3 稳健性检验47
3.5 结论性评述49
4 产权结构的宏观动态效率Ⅰ:“增长溢出”效应及其临界条件51
4.1 引言51
4.2 理论模型53
4.2.1 模型假设54
4.2.2 模型求解55
4.2.3 一般均衡超边际分析57
4.3 实证检验59
4.3.1 数据和变量定义59
4.3.2 检验模型61
4.3.3 面板门限模型估计结果61
4.3.4 稳健性检验64
4.4 结论性评述67
5 产权结构的宏观动态效率Ⅱ:“金融溢出”效应及其临界条件70
5.1 引言70
5.2 文献综述与理论研究框架71
5.3 理论模型75
5.3.1 模型假设与现实经济环境描述76
5.3.2 模型求解77
5.3.3 一般均衡及超边际分析82
5.4 实证分析84
5.4.1 数据和变量定义84
5.4.2 检验模型87
5.4.3 面板门限模型估计结果88
5.4.4 稳健性检验92
5.5 结论性述评94
6 发展战略、产权结构与政府最优行为——对近代以来中国长期经济增长轨迹的解读97
6.1 引言97
6.2 理论模型100
6.2.1 基准情况(NN):无外部性和软预算约束101
6.2.2 扩展情形Ⅰ(NES):不存在外部性,存在软预算约束101
6.2.3 扩展情形Ⅱ(ENS):存在外部性,但不存在软预算约束102
6.2.4 扩展情形Ⅲ(ESR):存在外部性和软预算约束104
6.3 理解近代以来经济增长轨迹的理论框架108
6.3.1 近代(1840—1949年)的经济增长停滞阶段:错误的发展战略、产权结构的低效和政府的机会主义110
6.3.2 改革开放前30年(1949—1978年)的缓慢增长阶段:赶超战略、国有企业和政府的有效补贴114
6.3.3 改革开放后(1978年至今)的高速增长阶段:比较优势战略、民营企业和中性政府116
6.4 结论119
7 发展战略、产权结构与中等收入陷阱:以知识产权保护结构为例120
7.1 引言120
7.2 理论模型123
7.2.1 模型初始环境描述124
7.2.2 模型求解125
7.2.3 一般均衡超边际分析127
7.3 实证检验128
7.3.1 变量定义和数据来源129
7.3.2 检验模型130
7.3.3 面板门限模型估计结果131
7.3.4 稳健性检验134
7.4 结论性述评136
8 结论137
8.1 主要结论137
8.2 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展望139
附录141
附录A 第四章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解的实现过程141
附录B 第七章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解的实现过程144
参考文献146
索引162
后记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