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理性与效率 农户粮食生产行为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理性与效率 农户粮食生产行为研究
  • 晋洪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7602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20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253页
  • 主题词:农户-粮食作物-农业生产-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理性与效率 农户粮食生产行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言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

1.1.1 研究背景1

1.1.2 问题提出3

1.1.3 研究意义8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9

1.2.1 研究目标9

1.2.2 研究内容9

1.2.3 框架安排10

1.3 研究假设与方法11

1.3.1 研究假设11

1.3.2 研究方法13

1.3.3 技术路线13

1.4 研究范围与对象13

1.4.1 概念界定13

1.4.2 研究对象21

1.4.3 数据来源23

1.5 研究的创新点25

第2章 农民理性:一个概括性的观点回顾和评价26

2.1 “理性”还是“非理性”:延续至今的争论26

2.1.1 理性概念在传统经济学中的演变27

2.1.2 非主流经济学对理性主义的批评29

2.1.3 理性内涵的扩张与经济学帝国主义31

2.1.4 简要评论33

2.2 “道义经济”抑或“理性小农”:农民理性的经典论题35

2.2.1 道义经济36

2.2.2 理性小农38

2.2.3 第三条道路?40

2.2.4 简要评论41

2.3 最优化农民:基于理性视角的农民行为总结43

2.3.1 利润追求型农民43

2.3.2 风险规避型农民44

2.3.3 劳苦规避型农民45

2.3.4 市场参与型农民46

2.3.5 简要评论47

2.4 本章小结47

第3章 家庭经济周期理性:一个农民理性分析框架的构建48

3.1 基本假定48

3.2 一个概念49

3.3 两个假设51

3.3.1 农业外部兼业度假设51

3.3.2 农业内部兼业度假设59

3.4 理论构建62

3.4.1 核心思想:以变化观点认识农民理性62

3.4.2 基本思路:以农户富裕度为分析视角63

3.4.3 分析框架:农户理性随富裕度的变化64

3.4.4 几点解释:家庭经济周期理性的实质69

3.5 本章小结71

第4章 自给型粮食生产:小康阶段的农民理性与行为特征72

4.1 从温饱到小康: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转变72

4.1.1 经济发展阶段的一般划分73

4.1.2 “小康”是中国特色的阶段划分74

4.1.3 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76

4.2 从生存到致富:小康阶段农民的理性目标77

4.2.1 农村发展滞后于国民经济整体水平78

4.2.2 农村经济发展仍处于小康起步发展阶段79

4.2.3 现金收入最大化是小康阶段农民的理性目标81

4.3 从高产到自给:现金收入最大化下农户粮食生产特征85

4.3.1 农户家庭资源由农业生产转向非农生产86

4.3.2 农户家庭粮食安全由自我防范转向市场保障87

4.4 自给型粮食生产的一个简单例证:河南调查88

4.4.1 粮食生产“口粮化”89

4.4.2 农业生产“简单化”91

4.4.3 非农经营“主业化”93

4.4.4 留守劳力“低质化”94

4.4.5 资金流向“生活化”95

4.5 本章小结97

第5章 河南16村千户粮食生产总体描述98

5.1 数据说明98

5.2 基本特征99

5.2.1 观察村特征99

5.2.2 观察户特征105

5.3 观察村农业生产概况105

5.3.1 劳动力职业分化105

5.3.2 农业和粮食生产108

5.4 观察户粮食生产概况109

5.4.1 粮食播种面积109

5.4.2 粮食产量111

5.4.3 营地农户比率112

5.4.4 营粮农户比率113

5.5 本章小结114

第6章 农户粮食生产与消费行为的联立考察116

6.1 引言116

6.2 农户粮食生产和消费决策的理论分析117

6.2.1 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118

6.2.2 基于新家庭经济学的分析125

6.3 农户粮食生产和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130

6.3.1 粮食生产:土地生产率提高引致的产量增加131

6.3.2 粮食消费:恩格尔定律作用下的口粮下降135

6.3.3 粮食储售:双重因素导致的粮食商品率上升137

6.3.4 粮食收支:逐渐趋向脆弱的农家内部平衡140

6.3.5 简要结论:现金最大化下的粮食生产与消费141

6.4 本章小结142

第7章 农户粮食生产劳动力的分配143

7.1 引言143

7.2 农户劳动力分配的理论分析144

7.2.1 女性不参与市场工作的时间配置145

7.2.2 女性就近参与市场工作的时间配置147

7.3 农户粮食生产劳动力分配的实证分析149

7.3.1 劳动力样本特征150

7.3.2 劳动时间:农业和非农业间的分配151

7.3.3 性别分工:家庭成员的角色安排154

7.3.4 粮食生产:不同农户的时间投入158

7.3.5 简要结论:现金最大化下的劳动力配置163

7.4 本章小结164

第8章 农户粮食生产效率的全面分析165

8.1 引言165

8.2 方法和变量167

8.2.1 研究方法167

8.2.2 变量定义168

8.2.3 效率指标171

8.3 结果讨论171

8.3.1 小麦生产效率172

8.3.2 稻谷生产效率174

8.3.3 玉米生产效率175

8.3.4 简要结论176

8.4 本章小结177

第9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178

9.1 基本结论178

9.1.1 小康阶段农民经济行为的目标是现金最大化178

9.1.2 “自给化”是小康农户粮食生产的基本特征179

9.1.3 当前粮食增产来源于技术进步下的单产增加179

9.1.4 农户粮食收支平衡和家庭粮食安全趋向脆弱180

9.1.5 农业劳动妇女化在目前对粮食生产影响不大181

9.1.6 考察粮食生产效率需要从农户家庭角度评价181

9.2 延伸结论182

9.2.1 农民种粮行为从根本上仍然受理性原则支配182

9.2.2 农户兼业和职业分化是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183

9.2.3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会影响粮食安全184

9.2.4 政府增产目标和农户增收目标并不完全一致184

9.2.5 粮食安全政策的制定必须充分认识到时空性185

9.3 确保中长期粮食安全的宏观政策建议186

9.3.1 尊重和相信小农户,激发小农户种粮积极性186

9.3.2 消除农村性别鸿沟,政策制定更多考虑女性188

9.3.3 重视农业技术进步,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189

9.3.4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191

9.3.5 重新审视有关制度,从整体上考虑政策设计193

9.4 未来的研究展望198

参考文献200

后记214

“华村一家”团队已出版专著名录2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