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问题抉择论 生态文明时代的理性思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环境问题抉择论 生态文明时代的理性思考](https://www.shukui.net/cover/29/30827734.jpg)
- 高中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80190216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50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75页
- 主题词:散文随笔 外国文学 作品集 文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问题抉择论 生态文明时代的理性思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中文提要1
SUMMARY1
前言1
第一章环境问题的提出:由边缘走向中心1
第一节环境问题1
——20世纪全球面临的中心难题1
一 环境成了“问题”1
二研究环境问题的意义5
第二节环境问题思考的着眼点18
一环境问题的浅层分析19
——运用“系统”范式反思环境问题20
二 环境问题深层思考的意含20
第二章 环境问题的根源分析:经济、思想和社会24
根源探讨24
第一节环境问题的经济根源:工业化发展观的24
“负面效应”24
一工业化发展观利弊分析26
二 经济的“外部性”与生态系统有限自净能力的矛盾28
三 生态危机:对经济理论的质疑34
四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无限膨胀的36
矛盾36
第二节观念层面:环境问题的思想根源40
一理论反思:机械世界观和文化观的支配40
——兼评莱斯《自然的控制》50
二 观念透视:“控制自然”的效应与实质50
一 唯物史观对自然“异化”根源的揭示63
第三节交往层面:环境问题的社会历史根源63
二评“资本的逻辑”与“生活的逻辑”的68
冲突与对立68
第三章 环境问题的实质:现代文明同生态系统之间的尖锐冲突71
第一节现代文明的技术内涵:生态危机的技术根源72
一现代文明转型过程中的技术渗透73
二 人工自然和技术圈的兴起与生态系统的矛盾75
三 科学技术在技术化社会中的“双刃剑”效应76
四 生态危机的技术内涵:技术危机及其评析79
一 从文明的兴衰史看文明与生态系统的冲突82
——兼评《表土与人类文明》82
尖锐冲突82
第二节 环境问题的实质:工业文明与生态系统的82
二 工业文明的反生态系统性86
第三节有关文明“异化”几个问题的思考90
一 文明——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92
二现代文明“盛”“衰”的启示94
三 评现代文明是一种“机能失调”的文明99
四 析文明的“客观病”和“主观病”问题101
五 对“增长”、“发展”与“进步”等观念的质疑105
六 文明的新模式与文明的新阶段113
——评邱耕田先生的“生态文明”和113
黄明理先生的“智业文明”113
一 新文明即生态文明的生态基础120
第四节生态文明的兴起与反思120
二 有关对生态文明研究的几个相关问题124
三 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127
四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探索129
第四章环境问题与人的价值观:对所谓“人类中心”困境的辨析137
第一节人类中心论的梳理与“困境”辨析137
一 人类中心“困境”的提出137
二 梳理和澄清:人类中心论的当代阐述140
三 学理上辨析:人类中心的超越与不可超越的辩证法145
四 实践层面:人类中心的“走入”与“走出”154
第二节生态伦理、可持续发展与人类中心观念变革156
一 生态伦理学的基本观点与评述156
二 生态伦理和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关系165
三 可持续发展中的人的价值取向168
第三节生态美学:理论背景与哲学观照171
一 生态学时代呼唤生态美学172
二 生态美学的哲学观照176
第五章环境问题的抉择: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181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思想与《中国21世纪议程》181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与完善182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涵义与思想183
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86
四 《中国21世纪议程》的制定与中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对策189
第二节西部开发与国家生态安全200
——由沙尘暴引发的深层思考200
一 国家生态安全与西部开发201
二 西部地区资源、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204
三 坚持西部地区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走向国家生态安全的基本保障207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考213
一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回顾213
二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218
三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主客体关系的思考228
四 “人”与“自然”233
——中西科学与哲学认识起源探析233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人的生产与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244
一 克服反“自然”的生产方式244
二 协调两种生产:物的生产和人的生产250
三社会关系的变革: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思考260
四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意识269
第六章儒家中和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研究277
第一节中和思想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278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278
二 中和思想的起源、形成和发展283
三 中和思想的基本形态296
四 中和思想在儒学及中国文化中的地位304
第二节 中和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比较研究311
一 中和思想与可持续发展观之比较311
二 中和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论根据313
三 中和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普遍和谐观321
四 中和思想对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启示330
结束语341
参考文献343
后 记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