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粮食主产区农村金融体制创新路径的实证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粮食主产区农村金融体制创新路径的实证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
  • 范静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80257630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01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215页
  • 主题词:农村金融-金融改革-研究-吉林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粮食主产区农村金融体制创新路径的实证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我国30年农村金融体制变迁的历程1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阶段划分2

一、第一阶段是农村金融体制的初步形成阶段(1979—1984)2

二、第二阶段是农村金融的发展阶段(1985—1995)2

三、第三个阶段是农村金融改革的深化阶段(1996—2006)5

四、第四个阶段是探索农村金融市场的增量改革(2006—至今)7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过程的基本特征8

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8

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一个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9

三、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一个渐进市场化的过程11

第二章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及问题13

第一节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14

一、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快速增加14

二、不断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15

三、不断扩大农村金融基础服务覆盖面16

四、新型涉农金融机构快速发展,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所提高17

五、不断深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与创新17

六、不断推进农村支付体系建设19

七、逐步改善农村信用环境20

八、农业保险风险防范作用逐步凸显20

第二节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21

一、尚未建立多元化、多层次、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21

二、农村信贷市场拓展的深度、广度不够22

三、缺少信贷市场、证券市场、保险市场的联动机制22

四、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滞后22

五、与农村金融相关的政策法规不健全23

六、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不到位23

七、农村抵押担保方式创新面临制度障碍24

第三章 吉林省农村金融的困境:农村金融排斥实证分析27

第一节 绪论28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28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30

三、相关概念及理论37

四、研究目标及内容39

五、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40

第二节 吉林省农村金融排斥现状41

一、地理排斥42

二、评估排斥45

三、条件排斥47

四、价格排斥50

五、营销排斥51

六、自我排斥53

第三节 吉林省农村金融排斥的地域差异54

一、指标体系的选择55

二、灰色关联、灰色聚类原理56

三、聚类分析过程58

四、基于农村金融排斥指数的测度65

第四节 吉林省农村金融排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71

一、变量及模型说明71

二、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73

三、吉林省农村排斥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76

四、吉林省农村金融排斥影响因素的方差分析78

五、吉林省农村金融排斥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80

第五节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84

一、研究结论84

二、减轻吉林省农村金融排斥的政策建议85

第四章 吉林省农村金融体制创新的路径:财政直补担保贷款的实证研究87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88

第二节 文献综述89

第三节 财政直补担保贷款的发展历程及其优势92

一、财政直补资金担保贷款定义92

二、财政直补担保贷款的优势92

三、财政直补担保贷款的政策内容94

四、财政直补担保贷款的运作方式和程序96

第四节 财政直补资金担保贷款现状及运行绩效分析97

一、财政直补担保贷款的现状分析97

二、财政直补担保贷款的绩效分析98

第五节 财政直补担保贷款的主要制约因素100

一、财政直补资金的稳定性要求会限制直补担保贷款规模的扩大100

二、财政直补资金规模的有限性与农户信贷需求规模不匹配的矛盾101

三、财政直补担保贷款对促进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效果仍待考察101

第六节 完善财政直补担保贷款的对策建议101

一、保持农业经济政策的连贯性,维护现有农户预期现金流的稳定102

二、创新财政补贴形式,积极推动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利用现金流融资102

三、推动农村资产流转市场建设,为直补担保信贷提供规范的市场环境102

四、规范财政直补担保贷款运行模式103

第五章 吉林省农村金融体制创新的路径: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的实证研究105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106

第二节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107

一、担保贷款107

二、土地收益保证贷款109

三、信贷配给理论109

四、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110

五、农村土地流转制度111

六、担保抵押制度113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115

一、信贷配给及其原因研究115

二、信贷担保问题研究116

三、农村信贷市场产品创新研究117

第四节 吉林省土地收益保证贷款试点的制度背景与运行模式119

一、土地收益保证贷款推出的制度背景120

二、土地收益保证贷款运行模式122

第五节 吉林省土地收益保证贷款试点现状125

一、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的地区分布125

二、金融机构投放土地收益保证贷款占比125

三、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用途126

四、土地收益保证贷款年限126

第六节 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的绩效分析126

一、政府的介入缓解了农村信贷市场的市场失灵127

二、合法地实现了农业贷款担保方式的突破性创新127

三、突破传统担保体系的限制,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拓宽农民融资渠道128

四、具有手续简便、成本更低、风险可控、形式灵活等特点129

五、在贷款制度设计上避免了农民失地风险,切实保护农民的权益129

六、有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129

七、是实现土地使用权担保和融资功能统一的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130

八、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的市场发展前景广阔130

第七节 土地收益保证贷款试点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131

一、农村土地确权登记不到位,土地信息资源未实现网络共享131

二、物权融资公司的机构设置问题及其持续运营问题131

三、物权融资公司的风险覆盖能力和担保风险问题131

四、土地承包经营权挂牌流转缺乏运行规范132

第八节 吉林省土地收益保证贷款需求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133

一、数据来源及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133

二、吉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的实证分析137

三、研究结论与启示142

第九节 完善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的对策建议143

一、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发证工作143

二、推动土地收益评估、土地流转的中介服务和市场建设143

三、加大财政支持力度144

四、建立信用记录机制144

五、进一步完善土地收益保证贷款配套平台的建设144

六、尽快出台惠农保障基金管理办法145

七、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145

第六章 吉林省农村金融体制创新的路径:政策性农业保险研究147

第一节 吉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历史及现状148

一、吉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起步149

二、吉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149

第二节 吉林省农业保险发展特征与成效152

一、保费规模不稳定增加,赔付率趋于稳定152

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承保品种不断增加153

三、农业保险的事前风险防控促进了农业防灾防疫机制的不断完善154

四、初步形成具有吉林特色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机制154

五、农业保险业务操作体系逐步规范,保险服务水平不断提高155

六、提升了农业数据统计、风险评价与分级、防疫检疫工作水平156

第三节 吉林省农户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行为调查研究156

一、影响农户玉米保险需求因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156

二、影响农户玉米保险需求因素的实证分析163

三、研究结论170

第四节 吉林省农业保险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170

一、农业保险的性质定位与发展目标不明确171

二、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补贴方式有待完善171

三、缺乏政府扶持农业保险的配套政策173

四、缺乏分散巨灾风险的有效机制174

五、农业保险市场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显现174

六、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基础条件和专业人才的制约175

第五节 促进吉林省农业保险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176

一、建立和完善省级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176

二、明确农业保险的主管部门,建立部门间合作机制176

三、加大农业保险的财政扶持和行政支持的力度177

四、不断提高保障水平,逐步实行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的机制178

五、加强研究,广泛开展农业保险的风险区划和费率分区179

六、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多层次农业巨灾风险保障体系179

七、加强农业保险的政策宣传,提高农民保险意识181

参考文献182

附录185

附录1 东丰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户财政性直补资金担保小额贷款试点工作方案186

一、指导思想186

二、服务优势186

三、具体实施方案187

四、工作部署189

五、配套措施189

附录2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吉林省分行“粮农宝”农户直补资金担保贷款实施细则(试行)189

附录3 吉林省土地收益保证贷款试点暂行办法195

附录4 农业保险条例1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