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国丛书 第1编 76 历史地理类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中国古代社会史 古代甄微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民国丛书 第1编 76 历史地理类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中国古代社会史 古代甄微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 郭沫若,侯外庐,陈寅恪著;蒙文通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书店
  • ISBN:7805691797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1129页
  • 文件大小:147MB
  • 文件页数:11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国丛书 第1编 76 历史地理类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中国古代社会史 古代甄微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版自序9

解 题9

导 论 中国社会之历史的发展阶段9

第一章 社会发展之一般11

第二章 殷代——中国历史之开幕时期17

第三章 周代——铁的出发时期——奴隶制22

第四章 周代以来至最近时代之慨观27

第五章 中国社会之概览32

第一篇 卜辞中之古代社会35

序 说 卜辞出土之历史37

第一章 社会基础的生产状况47

第一节 渔猎48

第二节 畜牧54

第三节 农业61

第四节 工艺66

第五节 贸易67

第二章 上层建筑的社会组织72

第一节 氏族社会的痕迹76

(一)彭那鲁亚制77

(二)母懽中心86

(三)氏族会议及联带行动91

第二节 氏族社会的崩溃94

(一)私有财产的发生94

(二)阶级制度的萌芽96

第二篇 周金中的社会史观107

序 说109

第一章 周代是青铜器时代111

第二章 周金中的奴隶制度112

第三章 周金中无井田制的痕迹115

第四章 周金中无五服五等之制122

第五章 古金中殷周的时代性127

第三篇 诗书时代的社会变革与其思想上之反映131

序 说133

第一章 由原始共产制向奴隶制的推移141

第一节 原姑共产社会的反映141

第二节 奴隶制的完成147

第三节 宗教思想的确立175

第二章 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推移194

第一节 宗教思想的动摇194

第二节 社会关系的动摇204

(一)阶级意识的觉醒206

(二)旧家贵族的破产213

(三)新有产者的勃兴217

第三节 产业的发展221

刑罚的买卖222

爵禄的买卖224

工商业的发达225

农业的发达231

第四篇 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241

发 端243

第一章 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244

第一节 生活的基础249

(一)渔猎250

(二)牧畜252

(三)商旅(交通)254

(四)耕种255

(五)工艺(器用)256

第二节 社会的结构258

(一)家族关系260

(二)政治组织262

(三)行政事项265

第三节 精神的生产274

(一)宗教275

(二)艺术278

(三)思想(辩证的观念)283

第二章 易传中辩证的观念之展开287

第一节 辩证的宇宙观291

第二节 辩证观的转化297

第三节 折衷主义的伦理301

第四节 大学中庸与易传的参证304

附 录 追论及补遗313

一 殷虚之发掘315

二 由夨彝考释论到其他317

三 附庸土田之另一解328

四 夨令簋考释332

五 明保之又一证342

六 古金中有称男之二例346

七 古代用牲之最高纪录348

八 殷虚无铁的发现352

九 夏禹的问题354

十 『旧玉亿有百万』362

新订正版后记363

自序369

第一章 亚细亚古代社会法则之研究379

第一节 亚细亚「生产方法」论争之各派意见379

第二节 亚细亚生产方法究竟是什么381

第三节 关于亚细亚古代底文献395

第四节 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起源之差别性404

第二章 中国古代社会与亚细亚生产方法409

第一节 何谓生产方法409

第二节 殷代社会之特性411

第三节 周代生产方法底劳动力特性417

第四节 周代生产方法底生产手段特性431

第三章 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具体路径453

第四章 古文献中最初所表现的文明人类481

第五章 中国古代「城市国家」的起源及其发展491

第一节 封建外衣为后人裁制证491

第二节「封国」非封建制度辨494

第三节 殷末周初之作邑作邦与城市国家的成立497

第四节 西周营国筑城,「城市国家」的发展506

第六章 周代「城市国家」及其亚细亚特性523

第一节 国与城同义、迁国的历史性523

第二节 周代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国野、都鄙)及其历史悲剧528

第三节 春秋国家及其「耦国」制度536

第七章 中国古代氏族专政与统治阶级之起源547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明路径与先王的起源547

第二节 中国古代统治者权利的起源563

第八章 中国古代政治的变迁571

第一节 周代政治与氏族组织571

第二节 春秋战国的政治家比较575

第三节 由贵族官学到平民的民主584

第九章 周代的商人与自由民591

第一节 周代商业资本的路线591

第二节 周代自由民(国人)598

第十章 古文献中最初所表现的道德起源605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国民晚出与贤人考619

第十二章 中国古代氏族专政理论的修正与否定649

第一节 宗教先王到理想先王之孔墨观649

第二节 战国诸子对于先王观论争的思想线索658

第三节 战国末期对于先王的还元与否定670

第十三章 中国古代社会裹秦国文明源流考679

第十四章 中国古代的变法运动701

一 三皇五帝739

二 历年世系749

三 上古开化762

四 江汉民族774

五 河洛民族783

六 海岱民族790

七 上古文化800

八 虞夏禅让813

九 夏之兴替824

十 殷之兴替841

十一 周之兴替856

十二 三代文化878

一 叙论887

二 礼仪(附都城建筑)889

三 职官945

四 刑律959

五 音乐971

六 兵制977

七 财政990

八 附论1003

上篇 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1011

中篇 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1048

下篇 外族盛衰之连环性及外患与内政之关系11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