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研究
  • 王立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7795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91页
  • 主题词:农业现代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导论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基本概念4

(一)中国农村与中国农民4

(二)现代化9

(三)“社会基础”15

三、研究内容及叙事框架20

(一)研究内容20

(二)叙事框架22

四、创新观点和进一步研究展望25

第一章 基本理论及研究基础27

一、基本理论27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论述27

(二)毛泽东“组织起来”思想31

(三)关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社会学理论40

(四)社会基础分析框架的理论品格48

二、研究基础56

(一)理论原型56

(二)中国农村现代化研究的核心命题62

第二章 市场化战略的实施:对中国农村现代化既有社会基础的双重消解71

一、市场伦理与传统伦理——乡土社会的消逝71

(一)乡土社会的内在结构72

(二)市场化的兴起对乡土社会的冲击79

二、市场逻辑与革命逻辑——总体性社会的瓦解81

(一)总体性社会形成的历史逻辑82

(二)市场逻辑对总体性社会的消解86

三、市场化背景下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的再造——真正的问题90

第三章 构建农村基层基本连接模式: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再造的政治制度供给92

一、纵横交织:传统中国农村政治构架的特点92

(一)保甲制:传统乡村社会自上而下的政治控制92

(二)士绅:联结传统乡村社会“双轨政治”的中介96

(三)差序格局:传统乡村社会基础的内核100

二、革命的实践——以阶级的名义104

(一)革命政权建设:塑造工农阶级主导的政治基础105

(二)嵌入传统乡村社会结构的基层政权建设107

(三)扎根并翻转基层:“革命”中的社会基础改造109

三、人民公社——国家意志的压倒性体现112

(一)人民公社:国家目标与社会基础的对接113

(二)集体主义:赶超战略下重构农村社会基础的实践及其运作机制117

四、村民自治——构建中的农村基层政治秩序123

(一)“遭遇”自治的农村社会123

(二)“一肩挑”:一条探索中的解决之道126

(三)村民自治框架下的重构农村基层政治秩序128

第四章 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再造的重要路径132

一、农村公共产品生产的困境——农村合作组织的必然性132

二、农民合作——农民主观理性的“非理性”选择140

三、农民合作困境的化解之道143

(一)农民合作中行动主体的类型143

(二)村庄之外的力量:农民合作的催化因子145

(三)组织资源:走出“囚徒困境”的基础149

第五章 重构农村金融: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再造的重要经济纽带154

一、农村金融与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154

二、传统中国农村金融的典型表现——高利贷156

三、改革以来农村金融政策实践轨迹161

四、当前农村金融资金供给状况167

五、再造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实现农民与资本的良性对接172

第六章 重构乡村秩序: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再造的社会治理实践175

一、农村社会纠纷的解决方式175

二、私力救济机制在村庄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分析177

三、社会型救济之调解的历史回顾与现实困境180

四、公力救济及其在乡村中的实践186

五、规范性司法制度在乡村社会秩序构建中的局限性190

六、走向多元化的乡村秩序建构之路192

第七章 重建农民的观念世界: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再造的文化视域195

一、作为一般概念的“农民观念世界”195

二、农民观念世界的政治性表达196

(一)农民的阶级观念196

(二)农民的国家观念198

(三)农民的“农民”观念208

三、农民观念世界的日常生活表达212

第八章 农村税费改革:中国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再造的行政策略217

一、“压力型体制”与“营利性经纪”:税费改革前的乡村关系与乡村治理217

二、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社会影响的一般性描述224

(一)农民负担减轻的实证数据224

(二)地方财政下降的实证数据225

三、农村税费改革对于农村社会诸关系的影响227

(一)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对乡村关系的影响227

(二)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对于农民合作水平和一致行动能力的影响——以一事一议为例232

(三)在严格的政策压力下,各种变通行为不断产生234

(四)“压力型体制”仍然是政绩考核系统的基本属性235

(五)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增大236

(六)税费改革政策在政策连续性方面的缺憾237

(七)对加强基层国家政权建设产生不利影响239

四、简要的政策建议241

第九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再造的国家战略247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在哪里247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空定位问题252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间维度分析252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空间维度分析257

(三)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空定位的综合分析259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在于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再造262

结语270

后记272

热门推荐